适宜品种
早竹又叫早园竹,别名雷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
栽培技术
早竹笋是竹笋中的上品,笋肉洁白,甘甜鲜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每100克笋中含蛋白质2.74克、脂肪0.52克、总糖1.68克、粗纤维0.55克,还有磷、铁、钙等微量元素,至少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培育早竹笋用林是生产竹笋的主要方式,产笋可达15.0~22.5吨/公顷,生产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是山区竹林增收致富的阳光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现将早竹笋用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建园
林地应选择远离工业污染区、污染源,交通方便,灌溉便捷,背风向阳,土层深度在70厘米以上,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土壤呈酸性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全垦整地,深度50~70厘米,造林时间从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除寒冻天气外均可进行。造林方法多采取移竹造林,母竹最好是二至三年生竹,根际直径2~3厘米,挖母竹时需保留来鞭30厘米左右,去鞭40~50厘米,一般将毗邻2~4株母竹联挖成丛,鞭蔸多留宿土,用草绳包扎。挖出的母竹,留枝4~5盘,砍去顶梢,造林用的竹要做到随挖、随包、随运、随栽,减少运输途中水分消耗,提高造林成活率。母竹栽植密度一般1 650株/公顷,栽植时先填表土,再填心土,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厘米。一般造林后第3年即可形成竹园,进入产笋期。
2.立竹管理
竹林结构包括地上部分结构和地下部分结构,合理的竹林结构是竹笋丰产的基础。竹林地上部分结构主要包括立竹密度、平均胸径、年龄组成,竹林平均胸径应为3~4厘米,立竹密度800~1 000株/公顷。竹林结构要合理,年龄组成通常1年、2年、3年、4年龄竹分别占30%、30%、25%和15%。竹林地下结构调整主要是清除土壤中影响正常竹鞭生长的无发笋能力的老鞭、腐朽鞭,挖除老鞭、腐朽鞭可在5-6月松土时进行,也可在冬季农闲林地深翻时进行,注意清除5年生以上老鞭时不要伤及新鞭、壮鞭及笋芽。通过清除老鞭、腐朽鞭,降低了竹鞭年龄,有利新鞭、壮鞭行鞭、孕芽、发笋,提高竹笋产量,提高竹林质量,使早竹在林中分布均匀,竹相整齐。
秋冬季应及时更新老竹,合理砍竹,砍竹按三砍三留原则进行,即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通过砍竹,使立竹分布更趋合理。
对早竹进行钩梢,一般在6-8月进行,降低竹林高度,防止风吹雪压造成竹林损伤。钩梢时,留林14~16盘。
3.土肥水管理
早园竹的土壤管理包括除草和深翻,及时中耕除草可防止杂草与竹子争水争肥,除草一年可分3次,分别为3-4月、5-6月、7-8月。深翻每隔2年进行1次,深度25~35厘米,有条件的地方每年12月可加客土3~5厘米。深翻时注意:一要彻底清除竹蒲头、树桩、杂草、灌木,挖除老鞭、死鞭,拣尽石头;二是要将竹鞭伸展区的土壤挖松,以利竹鞭伸展和吸收养分,同时注意保护好新鞭、壮鞭。通过中耕除草和垦复,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竹林生长。合理施肥是竹笋丰产的主要措施。在培育早竹笋用林过程中,要强化施肥的作用,早竹施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合理搭配。行鞭肥于春笋结束后,在5月中旬至6月施腐熟饼肥2.25吨/公顷,结合中耕除草施入土中。催芽肥于8月中下旬选择雨后土壤湿润的天气,施尿素525千克/公顷,磷、钾肥各225千克/公顷,洞施。孕笋肥于11月上旬至下旬,施腐熟的有机肥45~60吨/公顷。笋前肥在12月下旬土内幼笋开始生长时施入,以氮肥为主,施尿素750千克/公顷,磷、钾肥各300千克/公顷,开沟施入,或随客土一起铺于地表施入。早园竹喜湿润土壤,缺水会使竹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在7-10月笋芽分化期,缺水会影响笋芽分化,导致来年出笋数量减少,产量降低;在3-4月竹笋生长期,缺水会影响竹笋产量,导致竹笋出土慢,个体小,鲜嫩度下降。因此,在这2个时期,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干旱,应浇水灌溉,保证竹林生长,另外,早竹怕涝,易积水的地段要开好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
4.林地覆盖
对林地覆盖,可实现提前出笋。每年在12月施好笋前肥的基础上,用稻草或砻糠覆盖,覆盖前对土壤浇1次水,覆盖厚度20~30厘米。稻草覆盖下的土温稳定在7.5℃以上,养分充足,水分适宜,一般35~38天就可整齐出笋。
5.科学挖笋
挖笋时,应先扒开覆盖物,做到不伤鞭、不破笋,在发笋的高峰期稍后留笋养竹最佳。留笋时,选择笋体健壮、分布均匀、无病虫害的竹笋作种笋,并做好标记,实际留养数应比竹林结构要求多10%左右。
病虫害防治
早竹病害主要有竹丛枝病、竹锈病等,早园竹虫害主要有竹介壳虫、竹笋夜蛾和竹金针虫。在病害防治上加强竹林抚育管理,提高竹体抗病能力;冬季清除林内重病竹,人工刮除病斑。在虫害防治上,剪除有介壳虫的枝条,集中烧毁,危害严重的竹林,可用2.5%溴氰菊酯3 000~5 000倍液喷杀,或用5%辛硫酸颗粒剂30.0~37.5千克/公顷均匀撒入林内,翻入土中杀死害虫。

小编推荐

特色蔬菜甜竹笋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特色蔬菜甜竹笋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多年生菜类-竹笋
适宜品种近年来,广西柳州市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其中麻竹Dendrocalamu latiflorus Munro(别名甜竹、吊丝甜竹)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栽培技术
1.品种特征特性

植株高6~13米,地上茎基部粗5~6厘米。带箨笋毛笔形,长38厘米左右,横径1~2厘米,带箨单个质量100克左右,棕绿色,干枯时呈灰棕色,背面硬而脆,有栗色茸毛,内面平滑有光泽;去箨笋笔尖形,长30厘米左右,横径0.8厘米左右,笋节间长7厘米,单个质量65克左右。年平均生长适温12~17℃,出笋适温平均9~10℃,抗逆性强。鲜笋含水分中等,笋肉厚,质脆,有甜味,香味淡,品质好,主供鲜食。

2.栽培技术要点

(1)土壤选择及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酸性土种植,pH 4.5~6.2最为适宜。种植前全面清除杂草,开挖宽0.5米、深0.4米的种苗坑,种植的株距一般为4米,行距4.5米,每667平方米种植50株左右。每个种苗坑种植前在坑内均匀撒施1千克生石灰,然后施用腐熟有机肥25~30千克作定根肥。

(2)种苗定植

种苗定植适宜在4月5日(清明)前后,种苗在定植前最好放在流动水中浸泡,待长出新根时再栽植,其存活率可达100%(一般直接定植存活率在85%左右)。定植时要求将竹蔸完全放入坑内,深度15~20厘米,保持根系舒展,竹竿与地面呈45~60角,竹节芽眼水平朝向两旁,回填松土后压实,淋足定根水,盖上稻草或其他覆盖物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后遇上旱天每2~3天浇1次水,雨天要做好排涝以及防止人畜摇动。

(3)适时施肥

由于竹笋产量高,对肥料需求量大,故种植1个月后即开始施肥,每株施草木灰5~6千克,或土杂肥5~6千克,或腐熟农家肥3千克,第2个月后每株再施三元复合肥(N-P-K为12-24-12)25~50克,为不伤害幼根,在距离植株10~20厘米处挖2~3个穴,穴施复合肥,施后盖土,以免肥料流失。此后每月都可施肥1次,最好是有机肥和化肥交替施用。

(4)合理留苗

合理留苗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种苗定植后当年夏、秋两季开始发新芽(即出笋),当竹笋露出地面15~20厘米时,选择粗壮无病害的留作母竹,每蔸留2~3株,以后每年在采笋时都要留母竹2~3株,在夏季时适当砍去前茬留下的母竹1~2株。

(5)清洁田园

在每年11-12月进行,主要砍除三四年生退化的母竹和5年后的母竹、开花竹、弱株和病虫害株,清除枯枝落叶及衰老竹蔸,防止结盘,同时要注意在竹蔸周围翻土,最好全园翻土,深度10~15厘米,促进土壤晒白熟化,减少越冬病虫源。

(6)培土

留母竹时即可同时进行培土,以后随着笋苗生长逐渐培土形成竹笋苗墩。每年应在芒种节气竹笋盛产期前培完土,始终保留笋尖露出土面10厘米左右,经过培土的竹笋收获时不但鲜嫩,而且产量高、品质好。

3.及时采收

在当年6月21日(夏至)前后,即甜竹笋盛产期要及时采收,竹笋高50厘米左右时采收,产量高,品质好。在采收时用利锄和利铲一次凿断竹笋,不要伤及笋头以及其他笋苗。采笋最好在早晨进行,傍晚再覆土盖蔸,让竹笋头切面收干水分,防止腐烂,保证下季苗源。

病虫害防治
甜竹笋主要病虫害为煤烟病、竹象鼻虫和竹蚜等。防治煤烟病可在4-5月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克得灵(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可溶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竹象鼻虫可在4月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浇施竹丛根部,每丛浇施1千克即可;防治竹蚜可在7月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洒,12月中旬再喷洒1次,防治效果极为明显。

大棚早苋菜套种早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早春利用大棚种植早苋菜并套种早辣椒,既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丰富春淡蔬菜品种,经济效益显著。平均每667平方米可产早苋菜1500千克,早辣椒2500千克,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品种选择

大棚早辣椒要选择耐低温、耐高湿、耐弱光、抗病性强、易坐果且挂果集中的极早熟品种,如湘研11号或湘研1号等;苋菜选用耐寒又丰产性好的本地大圆叶红苋菜,注意白苋菜耐寒性不如红苋菜。

二、培育辣椒壮苗

辣椒插期以去年10月20日左右最佳,此期播种较11月上旬播种提早上市7天以上。过早易先期开花,苗龄太长且产量低,过迟不能早熟上市而价值低。

播前种子先在常温水中浸30分钟,后转入55℃热水中烫种15分钟,继而在常温水中浸种6-8小时,再浸入1%的硫酸铜溶液中5分钟后,取出用清水洗净。置于25-30℃下催芽,待7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在大棚内用8厘米10厘米规格的营养体育苗。营养土取50%中层菜园土加50%腐熟厩肥配制,并每500千克营养土加10千克三元复合肥加50%多菌灵与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1)的混合药剂0.5千克,混匀后堆闷3-4天即可装钵,浇足水,每钵播入2-3粒已催芽的种子,再撒一层盖籽土。将播种后的营养钵放在底铺绿苔、青草和粪渣混合酿热物的苗床上,盖上地膜,搭小拱棚。棚周围开好腰沟、围沟、以利排水。待70%种子出苗顶膜时,揭去地膜。视天气和钵内表土干湿情况适当补水,一般不露白不浇水,宁干勿湿。

当于叶展开刚出心叶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猝倒病。以后每隔10-15天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病,用5%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蚜虫。在辣椒苗2叶1心和4叶1心时各喷一次1000倍植物动力2003液和250倍复合二氢钾铵液,以增强幼苗御寒抗病能力。苗期注意温、光、气、水的综合管理,尤其注意保温防冻,降低棚内湿度。冬末初春加强大棚开闭管理和炼苗、间苗,每钵留2株壮苗。切记营养钵育苗中途不需假植,假植苗伤根,病害重,产量低。

三、适期播种苋菜,定植辣椒

1月上旬在塑料大棚内播种苋菜,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5千克。播前清除棚内杂草,深翻土地,两犁多耖,结合耖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整地前施入氮磷钾二元复合肥8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然后按畦净宽1米整平土地,扣上棚膜保温。苋菜播种前1天浇足底水,播时抢墒用齿耙将地表耙一遍,把种子均匀撒下,播后不盖土,用耙子浅耧一遍,使种子与土壤混合,再踏实畦面,然后再浇水。插后加盖地膜,膜上再盖稻草保温增湿。以后视生长采收和辣椒定植情况,苋菜还加播1次。

2月下旬当苋菜开始上市时,按行距45厘米,株距30厘米,采收辣椒定植穴5厘米周围苋菜,再打孔定植辣椒,每穴双株,每667平方米定植4500穴左右,然后搭上小拱棚,并对辣椒喷一次辣椒植保素,保花保果,防病治病,然后盖上小拱棚膜。保辣椒苗缓苗,并可促进苋菜生长。

四、田间管理

苋菜出苗后将地膜换成小拱棚,前期以增温保温为主,温度低有霜冻时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或农膜。小拱棚昼揭夜盖,并加强大棚温湿度管理,保持棚温白天25℃左右,夜间12℃以上。大棚早、晚注意通风换气。

当外界气温稳定通过15℃时撤去小拱棚。苋菜园生长期短,播种密度大,生长迅速,故生长期须保持肥水充足,尤其在首次间苗定植辣椒时及时追肥,用20%清粪水或800倍活力素液加尿素提苗助长,以后隔5-7天用5%复合肥液加四川成都朝阳生物激素研究所生产的芸苔素内酯481 12000倍液对辣椒苋菜进行叶面喷施,可使两种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及抗逆力,苋菜早熟丰产,又能使辣椒增加花蕾,提早坐果。叶面追肥后第2天视天气情况进行通风。此期关键要保持土壤湿润,棚内温度保持22-28℃,不随意敝棚,当超过30℃时进行小通风,以利苋菜正常生长。

当苋菜接近罢园,若辣椒封行后生长过旺,应全部采收苋菜后,可用150-300毫克/升矮壮素液对辣椒顶部喷1次。当辣椒进入盛果期,分次去顶整枝,以便通风透气,集中养分,并减少病害。

病害主要有辣椒疫病、灰霉病、炭疽病、病毒病和苋菜白锈病等,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病毒K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有蚜虫、烟青虫、蜗牛等,蚜虫用5%大功臣2000倍液防治,烟青虫等用1.8%虫螨克3000倍,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剂1500倍液,在3龄幼虫前喷雾防治。蜗牛危害苋菜严重,可撒施6%嘧哒颗粒剂防治,或于清晨揭开小拱棚捕杀,此时蜗牛爬在膜的边缘,可用半边塑料瓶刮下蜗牛使之落入瓶中,携出大棚外处理。

五、适时采收

菜菜播后50天左右可间苗上市,定位辣椒,辣椒根际5-8厘米范围苋菜连根整株采收上市,此后应间隔7天左右再采收觅菜,以利辣椒缓苗。以后每隔2-3天可采收觅菜一次,也可在苋菜采收时按株行距15厘米见方留部分摘心坐蔸发苗,经追肥仍可采收数次,青椒按常规采收,一般早摘门椒、对椒,以利植株上部多结果。若全部采红辣椒,每穴双株以结果600-700克为度,分次疏叶,最后一果坐稳后先去顶整枝,后在果实上端留1-2片叶。待下部两层果着老青色时,喷施200-250克/升乙烯利液,催红后即可采收。

菜用朝鲜蓟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菜用朝鲜蓟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多年生菜类-朝鲜蓟
栽培技术
菜用朝鲜蓟主要食用部分为花球上肥大肉质的苞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还含有天门冬酰胺、洋蓟酸等物质,食疗保健作用较好,是一种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优质特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对环境要求

朝鲜蓟为多年生宿根植物,生长期约7~10个月,一般1个生产周期为5~7年,尤其以第3~4年产量最高。朝鲜蓟喜温暖湿润气候,地上部耐热、耐寒性均不强,但地下部耐寒性较强,在北方经培土保温后可安全越冬。生长适宜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16~20℃,并需较强的光照。苗期需水量较少,中后期需湿润的土壤条件,但不耐涝,尤其忌田间积水。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壤质土壤中种植。

2.栽培时间

(1)晚秋扦插栽培

9-10月份利用蘖芽分株繁殖,宿根越冬,第2年5月份可抽薹开花,6-7月份收获。

(2)早春宿根栽培

10-11月份刨起宿根于地窖内贮藏,第2年3-4月份定植,6-7月份抽薹开花,8月份收获。

(3)早春播种栽培

由于其地上部不耐寒冷,在北方一般采用种子播种作一年生栽培,2-3月份于温室中育苗,3-4月份定植,6-7月可抽薹开花,8月份收获。在用种子繁殖时,应对种子进行低温春化处理。具体做法是在播种前30天,将种子进行浸种催芽,用30℃清水浸泡10小时,为防止病害发生,可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5~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置于25~30℃及湿润状态下进行催芽。约经4~6天芽萌发长至0.5~1厘米时,将发芽种子放入1℃环境中并保持一定湿度,再经20天后取出即可上床育苗。

3.培育壮苗

无论蘖芽繁殖栽培还是种子繁殖栽培,培育壮苗都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现把种子栽培时两种培育壮苗的方法作一总结:

(1)营养土

做畦育苗营养土配制方法为:取肥沃园地土6份加腐熟厩肥4份,混合均匀后,1立方米混合土中再加入腐熟粪干20~25千克、三元复合肥1.5千克、草木灰10千克,并掺入95%敌百虫粉剂60克,过筛堆闷一段时间即可使用。在播种前数天,将苗床内原土壤挖出约10厘米深,底部耙平后填入12厘米厚的营养土,踏实耙平后保持10厘米营养土层,畦面扣塑料薄膜以提高床温,经过3~4天烤畦后用撒播法播种,播后覆土不宜过厚,以1厘米为宜。

(2)营养钵

基质育苗选用6厘米8厘米的营养钵,以草炭、蛭石为育苗基质,比例为3∶2,填入营养钵内距上沿1.5厘米处,用点播法播种。温室中育苗时,播种后应立即进行提温处理,以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出苗。出苗后为防止幼苗徒长,白天温度维持20~25℃,夜间16~18℃,并适当进行通风降温。定植前加强炼苗,以适应定植环境。

4.整地定植

(1)施足基肥

耕地前用辛硫磷颗粒剂对土壤消毒,然后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草木灰300千克(或硫酸钾20千克),施肥后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

(2)做畦覆膜

耙平土壤后,按南北向做栽培畦,畦床宽140厘米,畦间距60厘米,然后盖地膜及拱棚,以提高地温和气温。

(3)移栽定植

当育苗床秧苗具4~5片真叶时进行移栽定植,移栽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每畦种2行,定植行距100厘米,株距60厘米,栽植深度为16厘米左右。在定植较早的地区(3月下旬),夜间应在拱棚上加盖草帘保温。缓苗后注意及时通风及遮阴。定植时最好浇足定植水,缓苗期可不浇水,当外界白天气温稳定在20℃时去除拱棚。

5.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①缓苗肥水 朝鲜蓟生长期长,因此要求施足底肥。定植缓苗后及时追缓苗肥,应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如每667平方米按人粪尿2000千克、硫酸钾20千克开沟施入,以促进生长,追肥后立即浇缓苗水。

②壮球肥水 此次肥水主要是促使花茎抽生、培育壮球。时间约在5月底,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每667平方米追三元复合肥25千克、硫酸钾25千克、尿素10千克,可开沟施入,也可随浇壮球水冲施。

③叶面喷肥 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随着植株花薹抽生、花球生长,为保护叶片功能,应进行叶面喷肥,每667平方米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尿素的混合液90千克,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施3~4次。

④养根肥水 8-9月份花球采收后、土壤封冻前,若以宿根越冬进行分株繁殖栽培时,为促进根系生长及积累充足的养分以安全越冬,应追施壮根肥水和越冬肥水,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开沟施入。

(2)培土防寒

培土是北方地区保证朝鲜蓟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每年越冬前25~30天,施足越冬肥后,可在叶片发黄枯萎时割去地上茎叶,晒茬4~6天,进行第1次培土。此时由于外界气温尚高,故培土宜浅,高约5厘米。严寒封冻前进行第2次培土,培土应为25~30厘米厚,到第2年春季解冻后扒去培土,以利出苗生长。

6.采收处理

当朝鲜蓟花球停止肥大、苞片半开半张、单球重200克以上时可陆续采收。一般每1~2天采收1次,采收时自花茎基部轻轻割下。采后的花球在常温下极易失水,导致品质下降,故不宜在常温下贮藏,应立即入库冷藏降温,以减少失水、保持品质。一般在2~3℃及95%相对湿度下可保持其品质25~30天。

病虫害防治
朝鲜蓟病害较少,在生长季节内主要应防治好小地老虎和蚜虫。5-6月份是防治小地老虎的关键时期,前期可进行人工捕杀或毒饵诱杀。蚜虫防治关键期是6-7月份和9-10月份,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福安市绿竹笋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

1. 种植地选择 为了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绿笋林,种植前必须根据绿竹对立地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 绿竹喜温、湿,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性能良好、保水能力强、不积水、土壤弱酸至中性,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的低丘山地、沿河两岸或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2. 整地挖种植穴 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种植质量和栽植后的生长,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绿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 整地要在移植前预先进行,一般在栽植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全面垦翻平整,使土壤充分分化,有利于春季种植后早发和正常生长。开穴在种植前进行,开穴时按4米4米的规格挖好穴宽60~70厘米、深60厘米左右的种植穴,每亩开40穴左右。3. 母竹选择 母竹应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节正常、芽眼充实饱满、无病虫危害,胸径5~6厘米的一年生新竹。母竹挖掘时先用锄头小心挖开基部,找出母竹与老竹干基的连接点,用快刀或锋利山锄截断,截面要整齐,注意保护好笋芽,起蔸时切勿摇晃,以免伤及竹根、笋芽,竹蔸应尽量多带宿土,挖好后截去竹梢,保留1米左右,沾上黄泥浆,并用草绳包扎好待栽,并做到随挖随运,及时栽植。4. 适时栽植 绿竹在福安市种植时间为2~3月。母竹运到造林地后,应立即栽植。种植之前,需在穴内施人基肥,每穴施优质土杂肥20千克、复合肥0.5千克、钙镁磷0.5千克作基肥。基肥施入后要覆盖一层表土并拌匀。种植时将母竹放入穴中,深度以竹蔸根盘表面低于穴面3~5厘米为宜,先覆盖表土,后填心土,分层填土、踏实,使竹根与土壤紧密结合,栽后应立即浇定根水,再覆盖松土至高出地面5~10厘米。栽后每天要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待竹苗吐出新芽后改为3~4天浇1次水,并在竹苗头部周围用稻草覆盖保湿。5. 幼年竹管理(1)留竹管理 竹苗成活后的一个生长季节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可能会长出较多的小竹笋。期间应及时留壮去弱,每株选留3~4株健壮笋苗,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竹林内严禁放牧。(2)水肥管理 新竹种植后久旱不雨要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对低洼山谷地,还要注意防止积水,避免烂根、烂笋,影响幼竹生长。施肥一般在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第一次在5~6月,每株施尿素0.2~0.4千克,可采取环沟施或用水冲施;第二次在9~10月,这时可施有机肥或化肥,每株可施有机肥3~5千克或优质复合肥0.2~0.5千克。(3)林地套种 坡度平缓的幼林地可套种毛豆、蚕豆等豆科作物,即可改善土壤肥力,又能有效防止林地杂草丛生。6. 成年竹管理(1)立竹结构调整 绿竹成林后一般每丛留母竹15株左右为宜,即每亩留竹数600株左右。绿竹的留竹数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一般山坡地种植的立竹数比溪河两岸和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相对少些。选留母竹的年龄结构对绿竹笋的影响较大,绿竹笋大部分都由一年生的母竹所生,二、三年生的母竹发笋较少,四年以后的基本不发笋。因此,每年每丛都要选留2~3个生长健壮的新竹作为母竹。留母竹的时期一般选择中期的笋,因为前期笋的市场价格高,加之前期的笋留下后对中后期的出笋有一定影响。另外,每年8~9月份要对绿竹林进行砍伐更新,即砍掉4年以上的母竹,保留3年以下健壮无病虫害的竹株。(2)水肥管理 绿竹需水量较大,在连续晴天或干旱季节,特别是在发笋期间要进行灌溉或浇水,以保证绿竹正常生长和发笋期间所需的水分供应。绿竹从萌芽发笋到长竹的整个生长过程所消耗的养分主要是靠其连生母竹来供应,发笋越多,养分消耗越大。因此,在产笋期间要及时科学的补充养分。合理科学施肥是绿竹笋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绿竹一年的施肥至少三次以上,第一次在清明前后结合培土亩施土杂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碳酸氢铵10千克;接下来是在出笋初期至后期(6~8月份)每隔半个月要及时补施速效肥料,主要是氮肥和磷肥,目的是促进早出笋、多出笋、出大笋。每丛施尿素1千克左右,或腐熟的栏肥50千克;10月份采笋结束后,结合清园施过冬肥,每丛施土杂肥100千克,加过磷酸钙1~2千克,以提高抗寒能力,有利越冬。(3)竹蔸培土 绿竹成林后,每年都要进行培土,以防止竹蔸裸露和缓解竹蔸上抬。竹笋在未出土时外壳呈黄褐色,笋肉幼嫩、味道鲜美,当竹笋出土见阳光后变绿,笋体老化而风味变差。出笋期要用细土覆盖竹笋,防止见光,提高竹笋的质量。一般入土深的竹笋,在其将出土时覆土10~15厘米,入土较浅的竹笋易露头,覆土厚度宜20厘米左右。(4)扒晒 扒晒就是每年清明前,将绿竹蔸外围的表土层扒开,铲除竹蔸周围的细根,注意不要伤到笋芽,让阳光曝晒一至半个月,既可适当抑制枝叶生长,又可提高土温,疏松土壤,刺激和促进笋芽萌发,并可使竹头下移,实现高产和稳产。扒晒后要及时进行培土,在清明前后当气温回升到1.5℃~20℃时,将扒开的疏松土壤重新覆盖正在萌发的笋芽,防止见光变绿而使笋体老化,以培养风味好,纤维细嫩,笋体充实的绿竹笋。培土厚度要适宜,一般培土厚度为15~30厘米,高出地面20厘米。(5)及时挖收竹笋 一般第三年竹子基本成林后,开始采笋。福安市绿竹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出笋,9~10月笋期结束,6~8月为出笋盛期。出笋初期和末期出笋慢,一般3天割笋一次,在出笋盛期每天割笋一次。挖笋时间应选择在清晨,在笋尖未出土或笋尖出土3厘米前采挖。可用割笋刀从笋身的凹部切割,采割时注意切勿损伤附近的笋目和破坏根茎,割笋后,应把土填回。在整个出笋期间,除留母竹外,其他的笋全部割除。病虫害防治绿竹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烟云病、枯梢病、竹蚜、卷叶虫、竹大象鼻虫、竹螟等,应及时做好检查防治工作。防治措施:一是做到合理留竹,伐除病虫害竹株,清除绿竹中下部枝条,保持竹丛通风透光,空气流通,可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进行药剂防治:对于叶斑病、烟云病、枯梢病等病害可选用石硫合剂、托布津、多菌灵等喷雾防治;防治竹蚜、卷叶虫、竹螟等害虫应在初发期可考虑选用吡虫啉1500~2000倍液、对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全园喷雾;竹象鼻虫发生时,应挖除受害笋,杀死幼虫;若发现有开花的竹子,应整丛砍除,重新补种,同时可以结合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促进生长。备注(福建省福安市水土保持试验站 福安 355000)

特种蔬菜——菜用黄麻的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特种蔬菜菜用黄麻的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绿叶菜-叶用黄麻
适宜品种
菜用黄麻依茎部颜色不同,可区分为二品系,一种为绿色品系,另一种为红色品系,植株性状无甚大差异。

栽培技术
菜用黄麻即长蒴黄麻,学名(Corchorus olitorius L.),又称叶用黄麻、埃及锦葵,阿拉伯人、日本人称莫洛海芽(muludhiya)英文名称(Jews-mallow),椴树科(Tiliaccceae)黄麻属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植物。食用部位为嫩叶。原产地第一中心为阿拉伯半岛、埃及、苏丹、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地,第二中心可能为印度或缅甸地区。

菜用黄麻是非洲人喜食的营养成分极高的蔬菜。我国华南地区有栽培,但不普遍。我国台湾省也正在研究发展这种蔬菜。日本作为一种高钙蔬菜进行栽培。

1.植物学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黄麻株高约150厘米,有主根,颇多细根及须根,茎部外皮厚约0.15厘米,纤维环抱,韧性强,中有木质部,色白质轻,多分枝。叶互生、卵状或披针形,叶长7.5~11厘米,叶宽4.2~5.2厘米,节间长4.5~7厘米,叶色深绿,端尖边缘有锯齿,叶柄长约4厘米,绿色,托叶长0.1~1.0厘米,最下面的一对锯齿长而成钻形,向下弯曲,长约2厘米,基出三大脉。叶下常开黄色小花,簇生1~2朵,花径约0.5~0.7厘米,单瓣,聚伞花序顶生及腋生,有花数朵,花瓣黄色,完全花,花瓣5,雌蕊1,雄蕊多数,花梗短约0.3厘米,花梗中段长有小须7条。蒴果长约6~8厘米,宽0.3厘米,长圆筒形,皮粗有纵裂凹沟,种子青绿至灰褐色或茶褐色,每荚五裂,每荚果约150~250粒种子,种子有8~10棱,无翅,种子小,千粒重约1.6~1.8克左右。以种子繁殖。

2.生物学特征

(1)菜用黄麻为热带及亚热带作物,需要在高温和多雨的环境中生长。要求较高的温度,菜用黄麻的植株在生长期极耐热,能耐38℃的高温条件,但不耐冷,15℃时便停止生长甚或生长点凋萎,遇霜即枯死,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生育期间气温须在20~30℃之间。高温高湿对其生长有利,耐旱力强,不耐涝,雨水过多须注意排水,多雨季节在排水不良之地易烂根。属短日照植物。但缺乏雨水时宜行人工灌溉。

(2)植株生长势强,病虫害少,管理方便,耐热耐湿,产量高,收获期长达5个月,采收方便。

(3)菜用黄麻为短日照植物,低温短日促使提早开花影响生长。

(4)土壤方面,宜栽植于含有多量有机质粘质壤土中,红土及石砾土壤不宜种植,粘土及沙质土亦非所宜,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颇广,但以微酸性为佳。

3.栽培季节与栽培方式

(1)露地栽培

南北方均可露地栽培,南方温度高,湿度大、无霜期长或整年无霜较适合叶用黄麻生长,产量高。北方地区可以在高温期种植,4月份育苗,5月10-20日前后定植,6-10月收获。

(2)保护地栽培

为延长产品的供应期,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保护地。因菜用黄麻为高温类短日照蔬菜,故而北方真正的冬季生产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温室生产只作提前或延后性栽培。日光温室可以2-3月种植,4-5月份可以收获。

4.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作畦

菜用黄麻一般都作多次采收的长期栽培,故而应施入充足的肥料,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与土壤充分混合,北方作成120厘米宽的平畦,灌溉、排水均要方便。

(2)种植方法

①直播法:整地作畦后,种子直接播植于畦中,每畦两行为宜,播种后浅覆盖,覆土厚约1厘米许,由于叶用黄麻有很强之丛生性,以点播时每穴4~5粒,株距以30~40厘米为宜,不可太密,否则易徒长,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小苗长至10~15厘米时间拔,保留1~2株,每667平方米6000~8000株。直播或定植后即应灌水,平时依田间情况,每周灌水1~2次,促进生长。

②移植法:必须先行育苗,在北方应每年于4月间开始育苗,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平地育苗均可。苗龄约30~40天,小苗长至10~15厘米,5~6片真叶,5月上旬气温在15℃以上时方可移植田间。定植密度可参照直播法的株行距,育苗定植。最后每667平方米定苗在6000~8000株为宜。可提高成活率,节省工时,提早收获。

(3)田间管理

①摘心及施追肥:小苗长至15厘米时,应行早期摘心,促进侧芽生长并随即施用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用尿素5~10千克,小苗逐渐长大,形成3~5枝侧芽,长至30厘米高时,再行第二次摘心及施用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用尿素10~15千克,采收期间每个星期追施一次肥料。

②中耕、除草:生长前期应注意及时中耕除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生长。

(4)收获

菜用黄麻于第二次摘心后10~15天,嫩芽长至20厘米时就可开始收获,采摘长度约15厘米最佳,所采嫩稍以颜色淡绿,尚未变红,用手可轻易摘下程度:收获量依植株大小逐渐增加,定植60天后,开始进入盛产,每次每株收获量约620克,7、8月间气温高,生长快速,约10~15天可收获一次。收获期很长,可陆续采收至10月底,北方不能采收种子。

5.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1)营养价值

据测定,每100克菜用黄麻茎叶含水量80.82克,-胡萝卜素5.23毫克,维生素E 0.03毫克,维生素B2 24.95毫克,维生素C 73.2毫克,钾561.8毫克,钙397.8毫克,磷102.9毫克,铁4.14毫克,锌0.686毫克。菜用黄麻水分少、钙、磷、铁、钾丰富。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全面的新兴蔬菜。菜用黄麻高钙、钾、低钠,是一种补钙佳蔬。

(2)食用方法

菜用黄麻的嫩茎叶可以凉拌、作汤、炒食、涮火锅或炸食。

①火锅生菜用:麻菜性凉,做火锅生菜有消暑降火保健之功效,为市民所喜爱。

②生炒:鲜麻菜洗净后,可以用油水调料炝锅后投入麻菜清炒,2~3分钟总即可出锅上盘。或作为肉食的辅料食用。

③汤食:小鱼、甘薯、麻荫汤,叶用黄麻叶片为食用部位,洗净后细切,放入高汤中煮开,即见汤汁自然浓稠,入口滑润,清凉退火,再加些小鱼仔乾及甘薯小块更为可口,为一道上品之乡土野菜,值得推广。紫菜蛋花麻荫汤,高汤煮开后加入黄麻、蛋、紫菜、葱珠及调味料即可以上菜。黄麻面线汤,以猪肉、鸡肉切丝,当高温煮开后放入,再放入黄麻及面线,煮熟后加调味即可。

④凉拌:将黄麻叶片洗净以开水川烫,冷却后置于盘上,起油涡爆姜片,再加调味料后淋在上面,另以蒜泥、辣椒、麻油,酱油等调味料淋在黄麻上面,亦很可口。

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拟尺蠖、斜纹夜盗虫、红蜘蛛、蚜虫、线虫、象鼻虫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等,由于叶用黄麻生长快速,经常收割,新叶不断长出,病虫害很少发生。

芹菜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适应性广、实心的品种,如:本芹类的开封玻璃脆、津南实芹等,西芹类的西奥尼、皇后等。

2 种植季节

芹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以秋芹菜和温室、大棚秋冬芹菜产量最高。秋芹菜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播种,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定植,10 月中下旬开始收获;大棚秋延后芹菜6 月中下旬播种,8 月下旬定植,11 月下旬收获,加以保护可延迟到元旦、春节。日光温室芹菜7 月中下旬播种,9 月下旬定植,春节前后上市。

3 育苗
3.1 苗床设置

应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好的地块,结合整地每667 m2 施腐熟有机肥4- 5 立方米,三元素复合肥 20kg,精细整地,耙平做平畦,备好过筛细士,供播种时用。

秋季及秋冬芹菜育苗均处于夏季,需要遮荫育苗,搭小拱棚或利用大棚骨架覆盖遮阳网,四周离地面50 公分以上,以便苗畦内透风凉爽。

3.2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凉水中浸种16-24 小时。
3.3 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搓洗干净,沥干水分,摊开稍加风干后,用湿布包好放在15℃-20℃处催芽。夏季温度较高,可采取井吊方式进行催芽,或每天放置冰箱冷藏2- 3 小时,每天用凉水冲洗一次,5- 7 天后当60%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3.4 播种方法

苗床浇足底水,待水分下渗后即可播种,水下渗后覆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再覆细土0.3- 0.5cm 厚。

4 苗期管理

苗期要小水勤浇,保持苗畦土壤湿润,浇水以早晚为宜,对密度较大的苗床在幼苗第一片真叶时及时疏间,结合间苗拔除田间杂草。8 月上旬后可逐渐拆去遮荫棚。

5 定植
5.1 整地施肥

定植前,每667 m2 施优质有机肥4- 5 立方米,复合肥40 公斤,耕翻整地,做平畦待植。

5.2 定植方法

定植前4- 5 天,育苗畦浇水准备起苗,在畦内按行距要求开沟穴栽,每穴1 株,随起苗,随定植,原则是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栽后浇水。大小苗分级定植,定植时如苗太高,可于15cm 处剪掉上部叶柄。

5.3 株行距

一般行距20- 25 公分,株距15- 18 公分。高水肥宜稀、低水肥宜密;西芹宜稀、本芹宜密。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

定植后至封垅前,中耕2-3 次,中耕宜浅,中耕结合培土和清除田间杂草。

6.2 水肥管理

芹菜对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要求高,浇水的原则是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旺盛期保证水分供给。温室、大棚浇水后要及时放风排湿。一般追肥2- 3 次,以氮肥为主,每667 m2 每次追施尿素15- 20 公斤。

6.3 温湿度管理

温室、大棚芹菜,生长期的适宜温度为12℃- 18℃,生长后期温度保持在5℃以上亦可。

7 防治病虫害
7.1 斑枯病
用50%多菌灵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温室、大棚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棚。

7.2 软腐病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3000- 4000 倍液喷雾。

7.3 叶斑病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

7.4 蚜虫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雾防治。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1)营养土配制辣椒幼苗对营养土的湿度、温度、营养和透气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配制高质量的营养土,才能培育壮苗。取土一般应取无有害生物、病菌、害虫、药害、5年内没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把在田间取的土过筛,筛好的细土和有机肥混匀,比例为细土:有机肥=3:1,制成营养土,用多菌灵500~600倍液对营养土进行消毒,然后覆上薄膜,使其充分腐熟。(2)浸种催芽播前一定要浸种催芽,一般采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边加水边搅拌,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55℃水温保持15分钟,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之后可用10%高锰酸钾浸泡15分钟,捞出种子冲洗干净,再继续浸泡10~12小时,洗净甩干后即可播种。(3)播种3月下旬开始催芽。先将腐熟的营养土灌至直径为8厘米8厘米的营养钵中,墩实,浇透水,然后将催芽的种子播在营养钵内,覆营养土约1厘米,土表撒毒饵以预防地下害虫。毒饵配制方法如下,将敌百虫晶体10克对水300克,喷在500克炒香的麸皮或豆饼上。最后加盖地膜。(4)苗期管理播种后不干不浇水(播种后至出苗前一般不用浇水),出苗前,棚内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15~18℃。一般浸种的种子10~15天出苗,催芽的种子5~7天出苗,当有5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立即揭去地膜,应及时适当通风排湿,逐渐降低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0℃左右,夜间不低于10℃。子叶平展时应进行疏苗,每钵2株,以免争肥、争水、争光,造成弱苗,利于缓苗。注意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移栽前15天,应控制肥水,加大放风量,进行炼苗,防止出现高脚苗、旺长苗。移栽前5~7天采取全天揭膜,进行适应性锻炼。4月底或5月初进行放风蹲苗,移栽前7天揭膜,进行幼苗锻炼。2. 适时移栽(1)整地与施肥辣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宜连作,一般轮作年限为2~3年。宜选择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或葱、蒜、豆类蔬菜等作前茬。秋深翻地,秋起垄,垄距70厘米。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土杂肥75吨、腐熟饼肥15吨、过磷酸钙750千克、硫酸钾150~225千克、磷酸二铵225千克。(2)移栽辣椒喜温,耐寒性差,且寒地地温上升慢,移栽不可过早,应于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后移栽。在克山农场适宜的移栽时间为5月下旬,移栽方法是垄上开穴,穴距25厘米,每穴双株。因寒地地温随深度渐降,移栽不宜过深,过深根系所处土层地温低,不利于根系发育。移栽后视墒情按穴浇水,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地温大幅下降。应及时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温,促发根缓苗。3. 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加强铲趟,以提高地温、控制杂草;加强培土,以防倒伏。(2)水肥管理及时浇水、追肥,保证土壤湿润,防止过分干旱和雨涝。追肥可结合浇水冲肥2~3次,也可穴施,但不可距根太近,多在18~20厘米处开穴施人,每公顷施复合肥285~360千克,后期不宜大量施用尿素。同时夏季出现连续高温干旱时,可及时浇小水1~2次,并结合浇水每8~10天喷一次叶肥,如磷酸二氢钾、绿芬威等,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也可延长后期生长和采收,还可防止早衰。(3)整枝及时打掉第1个分枝以下着生的侧芽,促进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4. 适时收获 作为鲜食,大都采收青果,也可以采收红果。而作为干辣椒的,则必须采收红熟的果实,采收要及时,否则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结果。病虫害防治1. 疫病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2. 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0%病毒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芜菁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芜菁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根菜类-芜菁
栽培技术
芜菁,俗称盘菜,属十字花科芸苔属越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大肉质根为产品的根菜类蔬菜。耐寒耐涝不而旱,种子能在2~3℃时发芽,肉质根膨大最适温度为15~18℃,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肉质根的膨大。盘菜生长期短,产量高,效益显著,一般667平方米产1500~2000千克,产值可达2500~3000元。我乡自1994年引进示范种植以来,面积逐年扩大,近年种植面积均达7000多亩,成为我乡蔬菜类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我乡农民增收创收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适进播种,培育壮苗

盘菜在我乡种植主要采用早中稻盘菜或西瓜盘菜两种种植方式。品种为温州盘菜,生产期65~70天,8月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下旬收获。苗床选择凉爽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通风透光的沙壤土或黄壤土。耙细整成高30厘米、宽100厘米的高畦,先用三元复合肥75克对水15千克喷湿畦面,再将种子拌适量细沙土,均匀撒播,用细山灰盖种,最后用清水喷湿畦面,搭上遮阳网,2~3天即可出苗,出苗后3天以内,每天喷清水2~3次。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直至移栽,苗期25天左右。

2.整地施肥,适时移栽

大田选地要求土质肥沃、阳光充足、通风透气、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移栽前土壤深翻晒白,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整成畦宽120厘米、高20厘米的高畦,沟宽3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3000株左右,打穴定植,穴深10厘米,每穴先施入三元复合肥5~10克于穴底,再用土杂肥与细黄土按1∶1混合后施入至畦面平。定植前一天对苗地用百菌清600倍液喷施防病,选用肉质根膨大至黄豆粒大小、两片子叶完整匀称、苗大小一致、叶片色泽嫩绿,4~6片真叶的菜苗带土移栽,栽植深度以埋土至菜苗第一片真叶的基部为宜,栽后浇透定根水。

3.田间管理

盘菜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量较大,水分供给适当,肉质根长得既大又白。移栽后每天用清水喷苗,晴天每天2~4次,阴天适当减少,保持幼苗及土面湿润,连续浇水3天。栽后一星期开始第一次追肥,追肥前一天应喷一次清水,每667平方米用0.25千克三元复合肥对对水50千克浇施,此后每两天浇一次清水。栽后两星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复合肥0.4千克对水50千克浇施,再保持每两天浇一次清水。再过一星期进行第三次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复合肥0.5千克对水50千克浇施,之后每两天浇一次清水,直至收获。期间如遇暴雨,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涝。

病虫害防治
盘菜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以及稻桩遗留的二化螟,病害主要是黑腐病。应掌握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移栽后一周可用锐劲特10毫升加1%吡虫啉10克对水15千克喷雾,防治菜青虫、二化螟等,成株期如遇高温高湿天气,最易引发黑腐病等病害,可用灰霉特800倍液喷雾或农用链霉素20毫克/千克灌根,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如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集中田块处理。提倡轮作换茬、水旱轮作,以减少或消灭土壤中潜伏的病菌,确保丰收。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