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灵武长枣盛果期周年管理技术

果树分类 杂果类-枣
设施类型 露地及覆盖
主要品种灵武长枣

环境要求
灵武长枣种植历史已达1300多年,果味鲜美,营养丰富,果色靓丽,富含维生素C等,被誉为活维生素丸。2006年国家林业局把灵武长枣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加以保护,宁夏自治区也把灵武长枣列为全区9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大力推广。截至2012年,灵武长枣种植面积已达0.87万公顷,其中有0.33万公顷进入盛果期,2011年产量达900万千克,产值1.2亿元。随着灵武市政府对长枣优势特色产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和宣传力度的加大,盛果期灵武长枣的管理问题迫在眉睫。为了提高长枣品质,保证长枣产业健康发展,建立标准化技术体系,本文结合多年的研究结果总结出灵武长枣盛果期周年管理技术。

定植后的管理
1.休眠期

时间为3-4月下旬。

(1)整形修剪

3月初开始整形修剪,以3月下旬-4月上旬为最佳时期,不宜过晚。修剪太晚,会影响枣头的萌生,新梢枣头生长较弱,不利于骨干枝培养。全园清除树下根孽,清除枣园枯枝落叶。

(2)疏枝

主要目的是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使枝条分布合理。采用四留、五不留的方法,疏除膛内过密的多年生枝和骨干枝上萌生的新枣头,以改善光照、强壮树势、提高结果能力。对于主干和骨干枝延长头均不再剪截。

(3)树体更新修剪

当骨干枝上二次枝的枣股结果年龄达到5-7年,所结果实品质下降时,每年自树体下部开始将1/5-1/4的骨干枝回缩至20-30厘米处,刺激萌发新的枣头。其余骨干枝以相同方法依次更新,保证树体结果母枝的活力和果品质量。

(4)施肥

4月10日前后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4月下旬追施萌芽肥,可促进萌芽充实整齐,有利于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每株结合灌水追施尿素21千克。

2.萌芽期至展叶期

时间:5月初-5月底。

(1)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促进土壤团粒转化和有机质含量的提高,为枣树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2)防治枣尺蠼

5月初当枣尺蠼幼虫有1-2龄时振摇树枝,使其吐丝下垂,人工杀灭。

(3)抹芽

原则是留壮芽、抹弱芽、抹里芽、留外芽;对于内膛或主干萌发的多余枣头,要及时抹除以促进坐果和果实发育,枣头、二次枝摘心后萌发的二次、三次枣头一律抹除。

(4)追肥

5月中下旬追施花前肥,又叫坐果肥,以氮肥为主,可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减少落花落果。每株追施尿素2-3千克。5月下旬开花前7-10天喷施500倍PBO,控制新梢,提高坐果率。

3.开花期

时间:6月初-6月底。

(1)保花保果措施

喷清水,每株每次喷3-4千克,2-3天喷1次,连喷3-5次;6月上旬当枣吊平均有5-8朵花开放时,叶面喷布20-25毫克/升赤霉素+15毫克/升硼酸,可有效提高坐果率。第1次喷布5-7天后,若效果不明显,立即加喷1次,特别是干旱年份可加喷第3次。喷布时间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5时后,主要喷布花朵,喷至花朵湿润即可。

(2)环割骨干枝、二次枝基部

以暂时切断和阻碍环割上部有机养分向下输送,有利于开花结果,环割深度达木质部即可。

(3)摘心

目的是控制营养生长,培养结果枝组,增加枣股数量,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包括枣头一次枝、二次枝、木质化枣吊摘心3种。在新枣头长到50厘米左右,具有6-8个二次枝时摘去顶心。二次枝只要达到摘心生长指标应及时进行,枣吊摘心要在开花坐果后,长度达40-50厘米时进行。

(4)病虫害防治

对于上年枣瘿蚊、桃小食心虫为害较重的果园,在6月上、中旬其越冬成虫出土前,在树冠投影内或全园地表覆盖塑料薄膜使越冬幼虫、茧和蛹窒息死亡。

4.幼果期至果实白熟期

时间:7-8月。

(1)追肥

7月上旬幼果期追肥,以补充开花坐果所消耗的养分,每株追施尿素1.5-2千克、过磷酸钙3-4千克或高效复合肥3千克。8月上、中旬果实膨大期追肥,以促进果实加速膨大,每株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高效复合肥1-1.5千克、磷酸二铵和硫酸钾1.5千克。

(2)叶面追肥

自7月下旬开始叶面喷施0.2%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喷施时间以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为宜,喷施时要注意均匀喷施叶背面,以提高喷施效果。

(3)病虫害防治

7月下旬-8月上中旬对树体喷洒1.2%苦烟乳油800-1000倍,或3%克菌清800倍液+森得宝15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混合液,防治枣叶壁虱、缩果病兼治枣瘿蚊、红蜘蛛。8月上旬喷PBO 300-400倍液,防落果。

5.果实成熟期

时间:9月初-9月底。

(1)防裂果病

9月初喷洒2次3000毫克/千克氯化钙水溶液或氨基酸钙800-1000倍液,防裂果病的发生。

(2)采收

适时采收,严格分级,果皮具有本品成熟时应有的光泽,果面全红时采摘。特等果果形端正、单果重大干15克、纵径大于4.4厘米,一等果果形端正、单果重12-15克、纵径3.5-4.4厘米;二等果果形正常,果皮具有本品成熟时应有色泽的85%以上,单果重9-12克,纵径2.8-3.5厘米。

6.落叶期

时间:10-11月。

(1)施基肥

果实采收后及时施足基肥,有利于根系恢复,增加树体贮藏营养,以满足第2年萌芽、抽枝、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的需要。每株施以羊粪、猪粪、牛粪为主的基肥100千克和高效有机复合肥2千克。

(2)清理果园

清理枯枝、落叶、病果,集中销毁;11月上旬灌冬水,增强枣树越冬抗寒能力和翌年春天的抗旱能力,冬水过后耙平树盘或地面覆膜保持土壤含水量。

扩展阅读

冬枣温室栽培技术


苗木选择与定植
1. 温室建造

(1)地势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盐碱度适中的地块。

(2)温室设计

温室东西长60~70米,净跨度7米,土墙厚1米,北墙高2.2~2.3米,东西墙高随温室构造设定高度,弧形棚顶,南部棚膜接地,脊高3.3米。总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北墙后建好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骨架为钢梁,脊北坡用苇板压泥土作保温层,进出口设在东山墙,外设缓冲间。棚面覆盖厚0.15毫米蓝色透光无滴膜和厚3厘米的草帘保温,草帘升降采取单臂卷帘机。

2. 栽植

落叶后即可栽植,株距1米,行距2.5米,栽前开挖深宽各60厘米的定植沟,沟底铺麦草、稻草一层,将有机肥与土混合均匀。填入沟内浇透水,待湿度适中时,选基茎粗度1.5厘米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优质冬枣壮苗,定植于栽植沟中,定植深度以不完全掩埋根颈为度,并在苗高50厘米处定干。

定植后的管理
1. 整形修剪

选择扁纺锤树形。休眠期调整树体结构,合理摆布骨干枝:视棚室高度控高落头,去掉中心枣头。其下保留2~3个枣头:疏除过密枝、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病弱枝等。回缩下垂枝、冗长枝。生长季平衡各枝系生长势,控制树体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采用摘心、拉枝、环剥、抹芽、拿枝软化、疏枝等措施。力求主从有序,势力均衡。秋季树体停止生长前对基部新生枣头进行拉枝,角度要求80左右。

2. 肥水管理

秋施基肥,枣果采收后及早施入有机肥料,如腐熟鸡粪等,每株50~100千克。可采取平施深翻法,沟施法或环状施肥法施肥,深度30~40厘米,施肥后浇水。追肥一般以速效肥料为主,主要在生长期进行。第1次追肥在1月底至2月初即萌芽前进行,此时追肥以氮肥为主,幼树每株0.25千克左右,大树0.75千克左右。第2次追肥在3月中下旬即花前期进行,每株追施氮、磷、钾混合肥0.25~0.5千克,配合浇水,浇水时要尽量保持地温上升,适合树旁沟灌,尽量不以大水漫灌或浇灌。第3次追肥在4月底至5月初。即幼果膨大期进行,以磷钾复合肥为主,每株可追施磷酸二铵或三元素复合肥0.25~0.5千克,施肥后浇水。整个生产季辅叶面喷肥,补充营养。

3. 花果管理

(1)授粉

从初花期开始在棚内放养蜜蜂,于蜂箱口放一平盘,盘内加糖水,诱使蜜蜂出入传粉。

(2)开甲

为提高坐果率,在盛花期对枣树树干进行开甲处理。开甲方法:第1年从主干地表上25厘米处开甲。宽度0.5~0.8厘米,要求开甲一定切断主干韧皮部,但不伤及木质部。开甲后15天甲口涂抹杀虫剂,防治甲口虫。保护甲口25~30天愈合。以后每年开甲位置向上移5厘米。如整株树枝不强壮,只有中央干或某一主枝特别强时可采用单枝环剥,甲口下弱枝作辅养枝保留。

(3)叶面喷肥和激素

花期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1~2次。坐果不好时,树上可喷布1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促进坐果。

(4)疏果

疏果时疏去并生果、病果、过早变白的小果及畸形果,一般留果量为吊果比1︰1.5。

4. 温湿度控制

扣棚时间一般在12月底,采取昼盖夜揭草帘的办法,创造低温环境,积累需冷量,一般进行20~30天。到1月下旬采用昼揭夜盖逐渐揭草帘的办法,白天先拉开1/3草帘,以后再拉1/2草帘,10天以后全部拉开草帘,逐渐升温,促进树体打破休眠。萌芽期温度控制在白天20℃~26℃,夜间12℃~18℃,抽枝展叶期温度控制在白天18℃~25℃,夜间10℃~15℃,初花期白天25℃~30℃,夜间12℃~20℃。盛花期白天27℃~32℃,夜间15℃~20℃,果实发育期25℃~35℃,温度和湿度过高时,白天开放大棚两端门户和底边覆膜通气、降温、降湿;温度过低时使用采暖炉、电灯增温。5月下旬,外界日最低气温上升到18℃后,温室顶风和底风开口全面打开执行上下通风开放方式。成熟期遇雨关闭顶风。

病虫害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枯枝和落叶,清洁果园,萌芽前全树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虫。生长期防治绿盲蝽象用吡虫啉类或啶虫脒类生物农药,防治桃小食心虫用甲维盐类生物农药,防治红蜘蛛用果螨红、阿维菌素等。防治枣锈病用200倍波尔多液或15%三唑酮,防治缩果病用真菌1号或农用链霉素。

枣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症状

(1)地上部

①花变叶,枣花为聚伞花序,腋生,受害后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丛枝。

②芽不正常萌发,病株1年生发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丛状,叶片小而萎黄。

③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易焦枯。

④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枝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凸凹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凹处是绿色,果肉组织松软,不堪食用。

(2)地下部

由于疯树主、侧根不定芽的大量萌发,露出地面或不露出地面,根蘖苗往往枝叶成丛。同一条根上可出现疯根多丛。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2. 发生规律

病原体在植株体内的运行方向与光合作用的产物运转方向是一致的,6月底以前随树液向上运转为主,6月底以后随树液向下运转为主,冬季在根部越冬。

(1)病原体一般是在1个小枝或几个枝的枣股上先侵染发病,有的是根孽苗上先发病。

(2)全树枝干上原是休眠状态的隐芽大量萌发或发育枝正副芽和结果母枝1年多次萌发生长,连续抽生细小黄绿色的枝叶,形成稠密的枝丛。

(3)地下部染病,主要表现为根蘖丛生。土壤干旱瘠薄及管理粗放的枣园发病严重。

从嫁接到新生芽上出现症状(潜育期)最短25天,最长可达1年以上。影响潜育期的长短主要有3个因素:一是嫁接接种时间,6月底以前嫁接的当年就能发病,以后嫁接的翌年才发病。二是接种部位,根部接种的当年发病早,嫁接枝干的当年发病晚或到翌年才发病。三是接种量,枝(芽)接块数多或接种病原物数量大时发病快。一般苗木比大树发病快。

3. 传播途径

(1)媒介昆虫。

在自然界中,除嫁接和根孽传播外,也能通过中华拟菱纹叶蝉、红闪小叶蝉、凹缘菱纹叶蝉、橙带拟菱纹叶蝉、绿盲蝽象等进行传播,它们在病树上吸食后,再取食健树,健树就被感染。传毒媒介昆虫和疯病树同时存在,是该病蔓延的必备条件。

(2)嫁接传播。

接穗或砧木有一方带病即可使嫁接株发病。嫁接后的潜育期长短与嫁接部位、时间和树龄有关。病原侵入树体7~10天后向下运行到根部,增殖后又从下而上运行到树冠,引起疯枝,小苗当年可疯,大树多半到翌年才疯。病原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转。病枝中有病原,病树健枝中基本没有;生长季节,病枝和根部都有病原,休眠季节末(3~4月),地上部病枝中基本没病原,而根部一直有病原。

4.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加强植物检疫,禁止带病种苗进入苗圃和新建枣园。

②选用抗病品种和优良砧木,培育无病毒苗木。

③对小疯枝应在树液向根部回流之前,从大分枝基部砍断。阻止类菌原体随树体养分下流,将其上部集中烧毁。

④加强枣园综合管理,春季刮树皮,消灭越冬虫卵,合理修剪,剪除病虫枝,使树体通风透光。对土质条件差的要进行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⑤彻底清除杂草及野生灌木、病虫枝及病株。

(2)化学防治

①在春季枣树树液上运初期,用手摇钻在病树根颈部钻孔,深达髓心,或10月树液回流期间皮下输液,每株病树滴注0.1%四环素药液500毫升,多年生大树或小树适加大减少药量。

②发病初期,按667平方米枣园喷施0.2%氯化铁溶液2~3次,隔5~7天喷1次。每次用药液75~100千克。6月初至9月下旬,对寄主植物适时喷洒2000倍2%天达阿维菌素或2000倍2.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盲蝽绝杀1000倍液,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减少传播途径。

皖枣1号枣


品种名称皖枣1号

分类 杂果类-枣
审(认)定年份2009年

审(认)定情况2009年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安徽省阜阳

品种来源从安徽省阜阳地方枣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早中熟、优质、丰产、适应性强的鲜食枣新品种

品种描述
果实性状

果实圆形,果形指数为0.99。果个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7.04g,最大单果重26.76g,大小均匀整齐。果面光滑,皮薄,成熟呈赫红色。果肉绿白色,肉质酥脆、细腻、无渣,汁多,风味极甜。果核小,核内无种仁。

皖枣1号具有优质、早果、丰产、适应性强优点,可作为鲜食品种推广。

品质分析

脆熟期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28.80%,酸0.268%,维生素C3.27mg/g。果实可食率98.0%。

物候期

在安徽合肥,9月上旬进入成熟期,果实发育期85天~90天。

鲁枣3号枣


品种名称鲁枣3号

分类 杂果类-枣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2010076号

审(认)定年份2010年

审(认)定情况2010年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丝小枣自然实生选种,2007年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鲜食品种。果实短椭圆或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0.3克;果皮鲜红色,富光泽;果肉质细,味酸甜;果实发育期80~85天,在泰安地区8月底成熟,比六月鲜早5~10天。

产量表现

定植后第2年平均亩产340.2公斤,第3年589.7公斤,分别是六月鲜的5倍和2.2倍。

品质分析

Vc含量427.3毫克/100克鲜果肉,比对照六月鲜高24.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5%,可滴定酸含量0.45%;可食率97.1%。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株行距2米3~4米,采用自然圆头形或主干疏层形树形;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六月鲜相同。

适宜地区
在全省枣产区种植利用。


植物名称枣

学名Ziziphus jujuba

异名 大枣、无刺枣
所 属 科鼠李科

所 属 属枣属

分布 北京栽培。全国各地广为种植。

描述
乔木。株高5~10米。树皮黑褐色。幼枝光滑,红褐色,成之字形弯曲。托叶成刺,一直刺长2~3厘米,一弯刺反曲成钩状。小枝簇生,复叶状,秋季整个脱落。单叶,互生,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圆楔形,偏斜,边缘有钝锯齿,3主脉;上面暗绿色,光滑;下面浅绿色,沿脉有柔毛;叶柄长1~5毫米。花黄绿色,直径约5~7毫米,2~5朵簇生于当年生小枝或叶腋成聚伞状,花梗短。花萼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花瓣5,线状匙形或匙形。雄蕊5,对花瓣;具明显花盘。核果,长圆形,暗红色,长1.5~4厘米,味甜,果核两端尖。花期5~6月,果熟9月。

繁殖方法:可用播种、嫁接法。新鲜种子采收后晒干再播种,约经30天发芽,每一粒种子能长出1-2株幼苗,经培育苗高30厘米以上即可作嫁接砧木,春季为嫁接适期。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佳,日照需良好。苗定植时预施基肥,每季追肥1次,成年树开花前按比例提高磷、钾肥,有利结果。幼株应修剪1次,以促使多萌发侧枝,果期过后修剪1次,老化的植株应施行强剪。枣性喜温暖,耐高温,生长适温的15-25℃;毛叶枣性喜高温,生长适温约23-32℃,冬季忌霜害。

应用价值:大树可观姿赏果,适作园景树。果实可食用,为著名中药。

用途
果味甜,为食用果品,可制蜜饯、果脯及各种糕点,又可为酿酒原料;果富含维生素C,入药能补脾胃、润心肺、益气养荣。木材坚硬致密,为制器具和雕刻用材。

鲁枣4号枣


品种名称鲁枣4号

分类 杂果类-枣
审(认)定年份2010年

审(认)定情况2010年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来源2005年从金丝小枣自然杂交实生苗中发现一优良单株。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于中熟品种。树姿直立,树势强,主干灰褐色,粗糙,皮易剥落。一年生枝紫红色,富光泽,皮孔大,圆形,开裂,凸起。针刺发达。长1~2.6厘米,不易脱落。结果母枝圆锥形,3~6年生平均抽生结果枝3~7条。结果枝长14.6~26厘米,着叶9~14片。叶中大,卵圆形。浅绿色,质地中厚,富光泽,长5.8厘米,宽3.0厘米,叶尖钝尖,锯齿粗,浅圆,1厘米有锯齿3~4枚。花蕾五角形,黄绿色,白天开裂。花量多,每结果枝着生花序11~13个,每花序着蕾9~14个。花中大,花径0.6厘米,萼片中长型,蜜盘黄色。

树冠呈自然圆头形,发枝力中等。定植当年株高1.81米,冠径0.83米0.87米,干径2.14厘米,平均萌发二次枝19条,结果母枝118个。一年生枝有较好的结果能力,未环剥果枝比1.2以上,酸枣砧嫁接苗及高接换头当年结果。连续结果能力强。裂果轻,无果实病害。抗干旱,耐涝,耐瘠薄,在山岭薄地生长结果良好。

果实性状

果长椭圆形,两端齐平,平均纵径3.1厘米,横径2.3厘米,平均单果质量10.1克,最大13.8克,大小均匀,整齐度较高。果顶圆或平圆,果肩平圆齐整,梗洼浅,中广,环洼中深,较宽大。果皮橙红色,薄,果面光洁。果肉绿白色,肉质细,疏松,汁液中多,味酸甜。果核长梭形,较小,平均单核质量0.2克。

产量表现

定植后3~5年进入丰产期,2年生树单株产枣0.4~1.6千克,4年生平均株产4.46千克,产量7426.5千克/公顷。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40.1%,可食率98.2%,维生素C含量3.87毫克/克,鲜食味佳。

物候期

在山东泰安,4月初萌芽,5月中旬始花,5月底至6月初盛花,9月上旬开始着色,中旬成熟采收,果实生长期95~100天。

栽培技术要点

1. 平原株行距2~3米3~4米,山区按等高线1.5~2米株距定植。

2. 植后灌水,覆膜。授粉品种推荐鲁枣1号、鲁枣2号。

3. 树形宜采用开心形和小冠疏层形。

4. 整形修剪以生长季为主。开花坐果期无须环剥,初花期新梢摘心,盛花初期喷施10毫克/升赤霉素,调节坐果量,合理负载。

5. 年施基肥1次,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75000~150000千克/公顷;追肥3次,分别在萌芽前、花前及幼果期进行,第1次氮肥为主,后两次磷、钾肥配合氮肥施入,施肥量根据树龄及树体生长状况确定。

6. 用常规法防治绿盲蝽象、桃小食心虫、枣瘿蚊和枣锈病等。

适宜地区
山东省适宜枣树生长的生态区域均可栽培。

鲁枣2号枣


品种名称鲁枣2号

分类 杂果类-枣
审(认)定编号鲁S-SV-ZJ-002-2009

审(认)定年份2009年

审(认)定情况2009年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品种来源山东肥城一农户院中发现的六月鲜的一个自然实生变异优株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树体强健、干性强,表现早熟、丰产、早实、稳产、裂果轻、抗逆性强。果实长倒卵或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5.5g,最大果重21.4g,果实大小均匀。果皮紫红色,果肉白色,肉质细,汁液中多,味酸甜。8月下旬全红成熟,果实生长期80~85天。风味佳,品质上等,为早熟鲜食品种。

品质分析

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7%,可食率96.2%。

栽培技术要点

1. 栽植密度:平原地2m3m或3m4m,山区按等高线2~3m株距定植。

2. 整形修剪:适宜树形为小冠疏层形和开心形。发枝力强,生长势中庸,枝条自然开张,在修剪时注意培养好主、侧枝,以利于形成良好的结果骨架,花期要对全树枣头及时摘心。

3. 肥水管理:幼龄树株施有机肥5~8kg,盛果期树80~100kg;在发芽前和花前各追肥一次,结合追肥每年浇水2~3次。

适宜地区
山东省枣适生栽培区。

鲁枣1号枣


品种名称鲁枣1号

分类 杂果类-枣
审(认)定编号鲁S-SV-ZJ-001-2009

审(认)定年份2009年

审(认)定情况2009年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品种来源枣品种金丝小枣自然实生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树体开张,树势中庸,表现早熟、丰产、早实、不裂果。8月中旬全红成熟,果实生长期70~75天。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8.2g,最大果重13.6g,果实大小均匀。果皮红色,果肉白色,肉质细,汁液中多,味酸甜。

品质分析

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1%,可滴定酸含量0.42%,Vc含量324.1mg/100g。风味佳,品质上等,可食率95.9%,出干率50%左右,为早熟品种,适宜鲜食和制干。

栽培技术要点

1. 栽植密度:平原地2m3m或3m4m,山区按等高线2~3m株距定植。

2. 整形修剪:适宜树形为小冠疏层形和开心形。发枝力强,生长势中庸,枝条自然开张,在修剪时注意培养好主、侧枝,以利于形成良好的结果骨架,花期要对全树枣头及时摘心。

3. 肥水管理:幼龄树株施有机肥5~8kg,盛果期树80~100kg;在发芽前和花前各追肥一次,结合追肥每年浇水2~3次。

适宜地区
山东省枣适生栽培区。

‘雪蜜’青枣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名称雪蜜青枣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果树分类 杂果类-枣
设施类型 露地及覆盖
主要品种雪蜜青枣

环境要求雪蜜青枣是潮州市果树研究所于2006年初引进的台湾青枣新品种,经几年的栽培研究,综合分析其生态适应性和品种特性,认为雪蜜青枣品种优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嫁接第2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可达85.7千克。

苗木选择与定植
1.品种特性

(1)植物学特性

雪蜜青枣为半落叶藤本植物,自然生长树树姿为开张型,栽培树为披垂型,树势中等。成叶叶片深绿色,阔圆形,叶尖钝圆,叶背有白色茸毛,叶片长8.63厘米、宽7.99厘米,叶柄长1.96厘米。节间刺少或后期退化,刺长0.46厘米。嫩枝淡绿色,着生白色茸毛,成熟枝条棕褐色,老熟枝条黑褐色,并有明显的白色裂痕。栽培稳产树冠幅可达610厘米560厘米,树高280厘米。

(2)枝梢生长特性

在潮汕地区1年可萌发4次梢,以春、夏、秋梢为主和少量冬梢,以夏梢和秋梢为结果母枝,秋梢是当年的重要结果母枝。部分冬梢能成花,但没有经济价值。冬梢大量抽发会消耗树体养分,降低果实品质,应尽量抑制。

(3)开花结果习性

雪蜜青枣的正常花为完全花,花蕾圆形。在本地区7月上中旬有少量成花,也称早花,早花如没有特殊处理,结果率较低。8月中下旬开始成花,主要花期集中在9月中下旬-10月上中旬,末花期在10下旬-11月上旬(为慢花)。

单花开放时间在每天午后,花期4-5天。与高朗1号(上下午都有开花)有所不同,故配栽高朗1号品种作为授粉树更能获得高产、稳产。

(4)果实性状

在本地种植均表现出:早结、果大、丰产稳产、皮薄光滑鲜绿、外形美观、肉质清脆、甜度适中、汁多爽口、退涩早、品质优等特点。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02克,最大单果重18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1%-13%,可食率95%-96%,维生素C含量59.84毫克/百毫升果汁。

(5)适应性和抗逆性

对气候和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在有水源灌溉的水田、旱田或微酸性沙壤土的地方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结构良好、通风透光日照长的环境最适宜。温度低于-3℃时,果实有冻伤现象,必须加以防冻措施。对白粉病抗性强。

2.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1)种植地选择

雪蜜青枣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栽培上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结构良好的水田、旱田,土壤深厚的微酸性沙壤土为宜。最好选择冬季无冻害的地方种植。

(2)种植时期和品种搭配

种植时间在每年2月上旬-3月中旬,推迟种植会影响当年的产量和品质。种植规格:株行距4米6米或5米6米。种植前挖80厘米80厘米的方穴,施入猪粪干5千克、磷粉0.5千克、豆饼1.0千克,搅拌均匀后待种。为保证栽培上丰产稳产,适当配置高朗1号青枣(雪蜜青枣:高朗1号为6∶1)为授粉树,以便品种间相互授粉,提高坐果率。

(3)高接换种

最佳时间在每年2月下旬-3月中旬,这时正是青枣叶芽萌动时期,故嫁接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树冠形成快,当年嫁接当年可形成产量。种植第2年在短截更新树体时将高朗1号授粉树改接雪蜜青枣,并在树与树之间保留或嫁接l枝高朗1号授粉枝,生长期间授粉枝要适当控制生长量,并在10月中下旬授粉受精完成后短截锯掉,为雪蜜青枣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

定植后的管理
(1)肥水管理

雪蜜青枣的肥水需求比高朗1号和脆蜜高,故种植后要加强管理,保证肥水的充足供应。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化肥和微量元素。一般年施肥5次,可分为短截肥、壮梢肥、花前肥、追果肥和采果前肥。

短截肥,即在母树短截前的2月下旬-3月上旬施,主要为磷钾肥,磷、钾比例为1∶2,每株施1-1.5千克;壮梢肥,每年6月中旬施,氮、磷、钾比例为2∶1∶2,每株施0.75-1.0千克;花前肥,每年开花前的8月上中旬施,以有机鸡屎肥+花生饼粉为主,每株施鸡屎干10千克、花生饼粉2.5千克、石灰0.5千克,氮、磷、钾比例为2∶1∶1,每株施0.5-0.75千克;追果肥,10月下旬-11月上旬施,氮、磷、钾比例为1∶1∶2,每株施0.75-1.0千克、硼砂0.1千克、硫酸镁0.15千克;采果前肥,每年12月上中旬施,以磷、钾为主,比例为1∶2,每株施0.75-1.0千克。同时,在果实生长期间、成熟前每月喷洒500倍或浇灌200倍氨基酸营养液肥1-2次,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提高。水分管理应掌握春湿、夏排、秋灌和冬控原则,注意保持果园的湿润。果实生育期需较多水分,果实成熟前1月要适当控制水分,以保证果实品质。

(2)保花保果

雪蜜青枣花量比脆蜜和高朗品种大,白花结实相对较低。据开花观察,雪蜜青枣午后开始开花,而高朗1号品种白天都有开花。对于树势旺的青年树或结果树,可在成花前和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剥促花和保果,也可用15%多效唑300-500倍液+0.2%磷酸二氢钾促花。

花蕾期喷2,4-D5毫克/升+0.15%硼砂,花期喷九二〇20毫克/升+0.2%磷酸二氢钾,可延长花期,谢花期、生理落果期喷九二〇50毫克/升+800倍绿芬威,保果效果明显。

(3)搭架

雪蜜青枣枝条比脆蜜和高朗1号品种柔软,果大、产量高,需搭架支撑枝条。搭架时间在枝条生长迅速、树冠形成前7月上中旬进行。搭井字形的竹架,高度150-170厘米。

(4)整形修剪

要求疏散披垂形的整形修剪,即生长期摘心促梢、控徒矮化、疏密增光以及结合拉枝等修剪技术,保持树冠冠幅大,侧生结果枝条多,树冠内部枝条疏密有间的丰产稳产形树冠。具体做法是:当新梢长至50-60厘米时摘心促发侧枝,新种第1年短截树干的,留3-4条新梢作为主枝。二年生以上短截更新的母树,每主枝留2条新梢作为更新主枝。枝条生长迅速的7、8月份,对生长壮旺的长枝条再进行摘心促梢,增加结果枝条,并将侧生枝条牵引上护架。顶端的旺生枝条可适当拉枝,注意拉枝幅度不能超过60。

花期剪除树冠顶端的徒长枝,疏除内膛枝和下垂枝,保持通风透光,以提高花量和结果率。

(5)疏果及果实套袋

雪蜜青枣花量大,慢花坐果率高,采收期长,一般每1-2节留1个果,长枝条留果6-8个,短枝条留果2-4个,疏两头留中间。当果实横径长至1.5厘米时,用青枣专用袋套果。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蛾类幼虫、介壳虫、红蜘蛛、天牛、果实蝇和鸟类。白粉病:为粉孢属真菌,从5月开始发生,8月发展加速,9-10月为全年危害高峰期,11月后发病率相对较低。初始为害叶片,叶片背面出现白色菌丝状小霉点,再之为害花果,花穗花蕊出现白色菌丝,果实外面出现白色丝状物,之后果皮变粗硬并形成斑片。防治应加强肥水管理,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果园通风透光,加强调查和预防工作。发现病状用5%保尔丰悬浮剂1500倍或25%敌力脱1500倍喷雾。蛾类幼虫:主要为害生长期的叶片和小果,可用48%乐斯本1500倍或80%敌敌畏800倍喷雾。介壳虫:主要是粉蚧,可用48%乐斯本1000倍或40%速扑杀1500倍防治。红蜘蛛: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高发期在冬季,可用1.8%阿维菌素2000倍防治。天牛:短截后在树干基部涂白,6-7月捕杀天牛成虫,10-11月注意天牛幼虫蛀食树干,发现树干有天牛粪便时用铁钩钩杀或用虫药封杀。果实蝇:果实套袋防治。鸟类:果实套袋后覆盖鸟网防治。

冬枣微膜套袋生产技术


定植后的管理
1. 微膜套袋技术

(1)新高脂膜。

微膜套袋技术主要是运用了高浓缩套袋型新高脂膜粉剂。新高脂膜高级脂肪酸是以与多种化合物科学复配,采用新工艺合成的一种可湿性粉剂。稀释使用后自动扩散,形成一层超薄的柔软膜,不影响作物吸水、透气、透光,保护作物不受外部病害的侵染,是塑料膜套袋的替代品。

(2)使用方法。

冬枣疏果定果后,枣果如花生米大小呈椭圆形时开始使用。将新高脂膜粉剂兑水400倍后喷涂于枣果面,保证枣果喷涂均匀、完全。然后随着枣果逐渐膨大,可以再喷涂2次该剂于果面。

(3)注意事项。

按要求浓度稀释喷洒。使用时宜单独喷涂,也可与叶面肥或药剂混合使用。

2. 配套技术措施

(1)精细修剪。

冬剪时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和老化枝,及时更新枝组,改善内膛通风透光条件。夏剪从萌芽期开始,进行抹芽、摘心、拉枝,花期进行环割,控梢促花,提高坐果率。

(2)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前期供氮、磷肥,后期增施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适时浇水和控水。采果后重施基肥,促进树势恢复。

病虫害防治
发芽前彻底清理枣园,剪除病虫死枝、盲蝽象卵块,集中烧毁。全园喷1次杀菌剂,防治枝干腐烂病。发芽期至幼果期重点防治盲蝽象、红蜘蛛和细菌性疮痂病。

台湾青枣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环境要求
1. 环境条件要求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无污染地区种植。

台湾青枣喜温怕冷、较耐旱、适应性强,适宜在日平均温度15℃、且霜冻天气较少的地区生长;在疏松的砂质土、砂壤土上种植,果实品质好;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上生长较旺盛、产量较稳定。

台湾青枣也可选择在山地、丘陵、平地上(最好是避风向阳的地方)种植,应避开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和碱性大的土壤。

2. 做好园地规划及整地备耕工作

种植面积较大的规划建园,按规格拉线定点开穴,穴长、宽1米,深50~60厘米,穴内施足土杂肥,并开好排水沟和工作道。如山坡地开垦种植应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保持水土,有利于保水保肥和保护植被,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无公害栽培。

苗木选择与定植
在4~5月或9~10月种植最佳,株行距为2米2米或2米3米。定植时应淋足定根水,并用稻草覆盖,保湿防旱,提高成活率。因4~5月份下雨天气较多,在定植后应做好清沟排水工作。

定植后的管理
1. 施肥管理

台湾青枣生长快,结果多,产量高,需肥量大。如肥料不足,难以达到丰产优质效果,所以基肥应足,以腐熟土杂肥为主,搭配施好花生麸肥,才能保证品质优。

(1)基肥

台湾青枣对基肥需求量比较大,约占全年施肥量的50%。新种果树基肥在打穴时施用,每穴施入腐熟禽畜粪肥10千克、麸肥1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各种肥料与泥土拌匀,然后填回表土,并高出地面,以防雨天积水。2年生以上的树,在收果整枝后15d内施足基肥,每株施腐熟禽畜粪肥约15千克、麸肥1.5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在树冠周围挖环形沟施下。以后随树龄递增,结果量增加,基肥施用量还要适当增加。

(2)追肥

①幼年树追肥幼苗长梢以氮肥为主,采用多次薄施的施肥原则。幼苗定植萌芽后开始浇稀薄人粪尿,每周浇1次,随着幼苗的逐渐生长,可适当提高使用浓度。由于幼苗根系较强,因此要结合进行根外追肥,每周用0.2%磷酸二氢钾+0.2%尿素喷施1次。开花挂果后增施氮肥和钾肥。

②结果树追肥结果树一般每年追肥3~4次。为促进花蕾发育和开花,一般在6~7月施促花肥1次,每株施尿素0.5千克,硫酸钾0.2千克。;壮果肥分别在8月和10月中下旬各施1次,每株施粪水20千克、复合肥1千克、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施肥位置应距离树头40厘米以上,不要太过接近树头,否则容易造成烂根。

2. 水分的管理

台湾青枣需水量较大。初花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枝梢生长。开花20d至幼果期(7~9月份)需水量相对减少,表层土宜保持一定的干燥度,坑沟保持湿润即可,不宜灌水,以利于花芽分化与坐果。待果实长至手指头大小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这时期骤干骤湿极易引起大量落果,要特别注意。

果园不宜长时间积水,可在果园中间开多条浅水沟排水。

3. 整形修剪

(1)搭架

台湾青枣枝梢生长修长且较脆,自然生长条件下枝梢下垂,甚至垫地,影响通风、透光,挂果多时又容易使枝梢折断。因此,应及时用竹竿、木条、铁线等材料进行搭架支撑,架高一般为120~150厘米,将枝条绑在架面上。

(2)整形修剪

当树高长至150厘米时,在主干梢末端处进行短截,以防止徒长。由于台湾青枣枝梢生长量大,再生长力强,修剪时可采用更新修剪的方法。2年生以上的青枣树,每年需更新1次,一般于2~3月采收后进行,主枝留1~1.2米后短截,并疏去主枝上的侧枝,然后于基部约30厘米处环剥刺激剥口下方萌芽。萌芽后选出靠近主干的1~2个壮芽,将其引绑在旧主枝上,培养成为当年的新主枝。3~4年后在主干分枝处以下截去主干进行树冠更新,以利于矮化栽培。在其他生长季节,应剪去过密枝、枯枝和病虫枝。

4. 花果管理

(1)保花保果

为了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除加强肥水管理外,在花果期应喷施0.5%磷酸二氢钾+0.3%硼砂+0.5%尿素+0.2%硫酸镁溶液。

(2)疏果套袋

疏果能使果实迅速增大,提高品质和商品性。疏果应在谢花后的幼果期进行,疏除过多过密的小果、畸形果、病虫果等。对结果相当多的树,可将枝梢尾部幼果或花穗摘除,以免花果太多而影响果实膨大。果实套袋,是提高青枣效益的一项关键工作,可大大减少鸟害和病虫害,减少雨后太阳暴晒果实变型,同时促使果实着色好,外形美观,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价格,还可以避免农药喷洒时污染,符合无公害要求。

为了减少害虫危害和机械损伤等,可在果实长至拇指大小时进行人工套袋,可用规格为10厘米15厘米无毒薄膜专用袋,袋底部剪1个黄豆大小的小孔,以利于透气和排水。果实套袋后,将袋口收紧并用包装绳绑扎好。

5. 做好防寒防冻

在霜冻来临前可采用果园喷水、果园熏烟的方法,提高大气温度。用塑料薄膜搭大棚防冻。

病虫害防治
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坐果后禁止施用剧毒化学农药。台湾青枣抗病力强、病害少,主要有白粉病和轮斑病。白粉病危害新梢、叶片、花穗及果实。幼果感病后容易脱落,大果感病后果皮变褐且稍凹陷,失去商品价值。该病可用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5天喷1次。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叶片脱落。该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台湾青枣主要虫害有蚜虫、凤蝶及毒蛾等。蚜虫主要危害嫩梢,致使束顶,可用蚜虱净1000倍液喷雾防治。凤蝶(幼虫)及毒蛾可选用杀灭菊酯15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及采后管理
台湾青枣果实成熟时,果皮肉青绿转淡绿或黄绿,果实外观饱满,皮色有光泽,果实成熟时要及时采摘。采收应分批采收,采收时要小心轻放,以免碰伤。采收后分级包装上市场销售或保鲜。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