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白韭菜之前3-5天,应先用薄膜将韭畦连同土沟(两韭畦之间60厘米左右宽的间隔带,主要是在韭菜覆土时从中取土,菜农俗称土沟)一起覆盖,并使 用茅草或者草帘等覆盖,促进土壤化冻及 韭菜萌发,同时也可提高土温,为以后覆土做好准备。

当韭畦内化冻后及时浇水,并使用竹劈起拱覆膜,起拱高度在40-45厘米为宜。覆膜后经过一周左右,当韭菜长到3-5厘米左右高时进行覆土,但要注意早覆 土为好。菜农可以将土沟内提前3-5天翻松 、拍细的土撒在垄间,要注意垄间的土层高度可以达到15厘米以上,而韭垄基部的土层厚度以不将韭菜生长点盖住为 宜。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韭畦南侧的温度低,韭菜生长速度明显慢于韭畦北侧的韭菜,这样菜农可以在韭菜的南侧覆盖一层地膜,并将风障上设置的反光膜调整 一下角度,使其反射的阳光照射到韭畦的 南侧,以使韭畦南北两侧的韭菜生长高度一致,便于以后的同时覆土,不过在覆土时要将地膜撤掉。

韭菜生长至10-30公分时,韭菜叶片生长飞快,在这个寒冷的季节由于韭畦内密不透风,并且韭菜周围环境湿度非常大,所以有可能在揭膜覆土时叶片出现干 尖的情况,而这样就会导致灰霉病及疫病由伤口处侵染,会让韭菜生长并不那么顺利,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菜农在揭膜覆土后,需要喷施预防灰霉病及疫病的一 些农药。预防灰霉病可喷施的农药有40%的嘧霉胺12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混25%的甲霜灵600倍液或69%的安克锰锌600倍液喷雾,在喷施这些 农药时要均匀的喷洒在韭菜叶子上和周围土地上,不要只喷施叶片,这样能防止土壤里面存在的病菌与韭菜的叶部接触,让病害蔓延更快。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