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地处浙西南.山水资源独具特色,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田复种指数下降,特别是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滑,粮食缺口越来越大。基于此,本县农业技术人员在农田稳粮增效上进行研究创新,着力示范推广春大豆-晚稻-萝卜一年三熟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取的明显成效,具有稳粮增效的重要重义。现将该模式特征及配套技术做一展示,供同类地区参考借鉴。

1. 模式特征

(1)水旱轮作,用养结合

农田水旱轮作,养地作物(豆)与用地作物(稻菜)轮作,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能,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提高地力。特别是春大豆的叶、秆、根瘤菌和稻草全部还田,增加了土壤中氮素和有机物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下茬作物可相对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2)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可循环持续利用

实行水旱和不同作物的轮作,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打破了病虫发生规律,使病虫基数减少。由于豆稻菜轮作的作物生物学特性和农艺管理技术发生了变化,豆稻菜轮作地区的病虫发生明显减轻,既节省了农药开支,又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破解了单一作物忌连作的禁忌,可循环持续利用。

(3)复种指数高,产能效益佳

推广鲜食春大豆-晚稻-萝卜种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使土地资源、温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鲜食春大豆和萝卜生育期短,鲜卖市场价格高,效益好,又有利茬口安排,能满足各季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全年丰收。

2. 配套技术

(1)品种选择

春大豆选高产、皮薄、荚宽,抗病较耐低温,生育期80~90天的早熟品种,如引豆9701、辽鲜1号、浙鲜豆3号等。晚稻选高产、优质、生育期135~140天的杂交水稻组合,如中浙优系列的1号、8号、10号和丰两优1号、8号等。萝卜选根形美、品质好,不易抽薹糠心,耐寒、产量高的品种,本地一般为农家自繁的本地老品种,以节省种子费用。

(2)适期早播,合理密度

在环境气候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各茬作物都宜早播,以利作物生长发育,争取早成熟、早上市。

①春大豆由于当地开春回温早,春大豆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到2月底至3月初播种。适当密植,一般种植密度掌握在30~35厘米20厘米,用种量112.5~150千克/公顷。每穴播种3~4粒,保证基本苗37.5万~45万/公顷。

②晚稻采用半旱育秧的宜在4月25日至5月上旬播种,实行稀播匀播育壮秧。秧龄掌握在30天左右,大田用种量7.5千克/公顷;采用机械育秧、插秧的,秧龄掌握在20天以内,根据前茬收获期,确定播种期,机播秧实行播种机定量播种.60厘米30厘米塑料育秧盘,每盘播60~75克杂交水稻种子,大田用种量13.5~15.0千克/公顷,每公顷一般需225盘左右秧苗。播前要备足1350~1500千克/公顷的菜园土、耕作熟化土或稻田细土作床土,床土水分控制在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好,床土2/3作育秧盘垫土,1/3留作种子盖土。

栽插密度:机插为30厘米21~23厘米,栽稻15.0万~16.5丛/公顷;手插为30厘米18~22厘米.栽插15.0万~18.0万丛/公顷。

③萝卜在9月下旬至10月5日前播种。为省工、节本,采取稻板直播,在晚稻收割时。稻桩留10~15厘米,不宜过高。将一半的稻草和田岸四周铲下的杂草晒干,烧制成焦泥灰。稻板菜畦一般宽4.0~4.5米,畦沟宽30厘米左右,用开沟机开,敲碎泥土。播种前施腐熟栏肥或三元复合肥作底肥,播种密度掌握在5厘米4厘米,用种量11.25~15千克/公顷,分畦定量匀播,播后撒施烧制的焦泥灰和畦沟碎泥作盖籽肥泥,而后用另一半稻草均匀撒人畦面还田,同时开好田间三沟,以利灌排水。出苗后需间苗定苗,根据用途需要留苗32万~40万株/公顷。

(3)合理施肥,科学用水

①春大豆采用重施基肥、早喷微肥、适施花荚肥的原则,在土壤翻耕后整畦前用复合肥600~750千克/公顷、硼砂15千克/公顷、钙镁磷肥750千克/公顷作基肥。在2~4叶期喷施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0.05%钼酸铵+0.15%硼砂溶液600千克/公顷,隔1周再喷一次,可明显促进豆苗生长。在初花期看苗浇施1%进口复合肥液肥7500千克/公顷,促进鼓粒,提高产量。

春大豆由于前期气温低,幼苗根系弱,要加强清沟排水,防止烂种死苗。开花结荚期是需水高峰期,如遇干旱天气,畦沟灌跑马水湿润,沟水不能漫过畦面。结荚鼓粒期如遇长期阴雨天气,要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田间湿度过高造成烂荚。

②晚稻根据中浙优系列品种的需肥特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施肥方案。施用复合肥600千克/公顷或水稻专用肥750千克/公顷作基肥,移栽后5~7天结合大田除草施尿素150千克加氯化钾75.0~112.5千克促分蘖,倒2叶露尖时施好穗肥,一般用尿素75千克/公顷,齐穗后结合病虫防虫喷施富硒增产剂,提高结实力,促籽粒饱满。

晚稻分蘖期,采用湿润灌溉,促早生快发,当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适时适度搁烤田,孕穗期至灌蘖初期稻田保持6厘米的水层,以利养胎和此期需水量,灌浆中后期实行干湿交替,以利活根壮秆,增强植株抗病虫和抗倒能力。

③萝卜采取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施肥原则。施用腐熟栏肥15.0吨/公顷或三元复合肥375~450千克/公顷作底肥,在间苗定苗后施用225千克/公顷尿素作追肥,在播后40~45d用300千克/公顷复合肥对成0.5%的液肥浇施。

如遇干旱天气或田土干燥,在播种前应灌跑马水,让田土湿润后再行播种,有利出苗齐苗。苗期要防干旱和暴雨,肉质根生长期要防干旱糠心,遇暖冬天气,注意田间积水,应及时排除。

(4)病虫草防治

①春大豆由于其植株较矮,杂草的控制是保证春大豆取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应在春大豆播种覆土后即用50%乙草胺乳油1500毫升加10%草甘膦7500毫升对水600千克/公顷,细喷雾于表土进行除草。病虫主要有锈病和蚜虫,可以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粉剂进行防治。

②晚稻主要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重点在分蘖期和破口期对症选药做好防治。

③萝卜主要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可选10%吡虫啉可湿粉剂或5%卡死克进行防治。

(5)适时采收

适期收获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为下茬作物腾出时间。一般春大豆在豆荚八成饱满时即可采摘上市,上市越早,售价越高,效益更好,争取在豆荚全饱满时采摘销售完毕。萝卜在肉质根直经3厘米时分批采收,当地此类萝卜多数为腌制加工或凉晒去除水分后煎菜头粒,所以直播萝卜既适应这一要求,效益又很好。

该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机械耕作.以减轻劳动强度,省工节本,争取农时季节,有利下季作物的种植和全年的茬口安排。

扩展阅读

设施蔬菜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措施


名称设施蔬菜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措施

栽培类型 未选择
蔬菜分类 未选择
栽培技术
设施蔬菜是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设施蔬菜生产已经成为建昌县农业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提高蔬菜生产效益,除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外,设施蔬菜地力培肥也是提高蔬菜产量、增加菜农收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先决条件。

地力培肥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成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然肥力、增加人工肥力,使土壤肥力水平不断提高,确保农业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目前建昌县设施蔬菜面积达6677万平方米,在培肥措施上加大力度,采取以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大力推行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应用,降低保护地土壤盐渍化并削减连作障碍,实行膜下滴灌等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对设施蔬菜地力培肥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使蔬菜产量显著提高和蔬菜品质得到改善。

1.改变错误施肥观念,科学合理施肥

(1)肥料用量过大

一些菜农盲目相信多施肥即可多产出。这种观点导致施肥量加大,土壤养分储量大幅度上升,施肥量超过蔬菜实际吸收量的3~5倍,甚至更高。这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还会引起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

(2)肥料施用不平衡

长期大量应用单一的肥料品种,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土壤酸化严重。调查显示,种植13年的大棚有的土壤pH值已降至4.31。主要表现为:

①氮磷用量偏高,钾肥用量不足。氮肥过剩,分解后产生铵离子过多时,影响作物对钾、钙、镁的吸收,造成养分吸收不平衡,作物生长受到危害,所以要适量施用氮肥。适于蔬菜的氮肥种类有硫酸铵和尿素。硫酸铵适合于一般土壤和各类作物,肥效迅速,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施用量因作物和土壤不同而不同;尿素宜作基肥和追肥,用量要比硫铵少一半以上,尿素作根部基肥或追肥时可刨埯或开沟施用。适合蔬菜的磷肥有过磷酸钙和磷酸铵。蔬菜施用磷肥一般以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用量在30~40千克。钾肥用量少,植物抗逆性差,病虫害严重,所以要重视钾肥的施用。适合蔬菜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和草木灰等,大多数蔬菜是忌氯作物,所以应以硫酸钾和有机肥为好。

②无机肥和有机肥投入比例不平衡,有机肥施用量偏低,导致保护地土壤退化现象日益严重。菜田有机肥施用量每667平方米一般5000~6000千克。

③中微量元素的应用未引起足够重视,设施蔬菜生产中,个别地区个别菜田已出现中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但不少农民对中微量元素的作用认识不足,忽略中微量元素的应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是蔬菜生长必不可少的,对微量元素尤其敏感,多则有害,少则生长不良。蔬菜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有钙、镁、硫、硼、钼、锌、猛、铜等。凡是含有钙的肥料都可以用做钙肥。常用镁肥有硫酸镁、氯化镁、硝酸镁等,都是水溶性肥料,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硫肥种类比较多,性质各异,应根据其性质科学施用,适于蔬菜的硼肥有硼酸、硼砂和硼泥等,硼肥有一定后效,一般可持续4年左右,常用钼肥有钼酸铵和钼酸钠;常用锌肥有硫酸锌和氯化锌;常用锰肥有硫酸锰和氯化锰,常用铜肥有硫酸铜。

只有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平衡配套施肥技术,采用减氮、减磷、增钾、增钙、补微的施肥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做到土壤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才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达到绿色蔬菜的要求。

2.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新技术

农业生产中人们把施肥当作增产的主要措施是错误的,由于错误的观念才导致化肥的用量越来越大,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造成生态破坏和食品污染。秸秆生物反应堆新技术的应用,为秸秆替代化肥找到了新途径和科学依据。

积存于秸秆中的微量元素,经过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定向转化释放出来,这些微量元素又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而且比例配得很好,因此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后,第1年可减少化肥用量50%以上,第2年减少化肥用量80%以上,第3年可基本不施用化肥,秸秆中矿质元素可循环重复利用,能被植物重新全部吸收。秸秆分解剩下的一些残渣,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留在土壤中,会使土壤变得肥沃而且松软,为根系生长创造优良的环境。土壤因长期施用化肥导致板结的现象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3.降低保护地土壤盐渍化、削减连作障碍

保护地蔬菜栽培比露地蔬菜栽培施肥量大得多,施入的肥料不能完全被作物吸收,大量残存的养分聚集在土壤表层。造成表层的土壤含盐量增高。同时,常年覆盖或季节性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土壤得不到雨水充分淋洗,形成设施中特殊的自下到上的水分运动形式,致使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加之棚室土壤温度显著高于露地,土壤的风化作用明显加剧,土壤矿物分解的离子和人为施入的肥料结合起来而使土壤盐分浓度快速增加。土壤盐类积累,造成土壤溶液浓度增加,使土壤的渗透势加大,作物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减弱,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因此,保护地蔬菜施肥时要注意考虑前茬肥料的后效。氮素过剩的土壤要增施碳氮比高的半腐熟有机肥,如生马粪等,可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缓解盐害。

(1)结合深翻基肥

由于棚室土壤盐分多积聚在土壤5厘米以内的耕种表层里,而25厘米以下的土壤中累积较少,使土壤板结或形成硬盖,因此每茬蔬菜收获后,结合深翻施基肥,使土壤充分混合,上下土层混合,把板结土表粉碎并翻到下层,可以大大减轻表土板结和盐害。

(2)以水压盐、以水排盐

改小水勤浇为大小水结合,即在保护地休闲期或整地后灌大水压盐,将表土积聚的盐分下淋以降低表土含盐量;夏季蔬菜换茬空隙,撤膜淋雨或大水浸灌,使土壤表层盐分随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层。作物生长期采取小水勤灌,并实行棚内地膜覆盖,达到减缓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提高棚内地温、节省灌水及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目的。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水旱轮作(即夏季在保护地内种一季水稻),达到洗盐效果。

(3)种耐盐作物

蔬菜收获后,利用夏茬种植吸肥力强的玉米、高粱、甘蓝、南瓜等作物,能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和酸性。还可选择耐盐力强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番茄、韭菜、莴苣等,或耐酸力较强的油菜、空心菜、芹菜等,达到吸除土壤盐分的目的。

4.应用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与滴灌施肥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即在滴灌带上覆盖一层地膜。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土壤不板结、团粒结构不破坏。滴灌时,土壤中的盐分随湿润峰下移到外缘,根系发育区形成低盐区,地膜覆盖抑制盐分上移,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局部环境条件。滴灌注入土壤的水分少,再加上地膜覆盖,土壤蒸发量小,所以土温较高,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总之,设施蔬菜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为建昌县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势蔬菜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可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棚春萝卜栽培技术


名称大棚春萝卜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根菜类-萝卜
适宜品种
白玉春、大棚大根(均属韩国种)。

栽培技术
春萝卜是渡淡补缺的优良蔬菜品种,鹰潭市月湖区引进韩国白玉春和大棚大根萝卜,利用大棚试种0.28公顷,收萝卜13 944千克,折合每667平方米产萝卜3 320千克,产值达5 000余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白玉春、大棚大根(均属韩国种),这两个品种产量高,肉质细嫩,不糠心,不易抽苔,肉质根、白净、整齐。

2.菜地选择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为好。

3.整地施肥扣棚

春萝卜产量高、肉质根长,后期生长有向上露肩的特性,要实行两耕两耙。翻耕工作宜在1月份完成,第一次翻耕时要深,将较大的土团破碎,第二次翻耕时,结合施基肥进行,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粪尿2 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要充分整细耙平。整地是否细,是关系到苗能否出齐的关键,混团过大,不易出苗。整地、施肥结束后扣棚,一般棚宽5米,长30-40米,覆盖大棚膜时,每50厘米用压膜线扣好棚,两边各用80厘米的围裙膜,棚内整成4块窄畦,畦宽80厘米。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时间在2月初时进行较为适宜,其产品采收期4月中下旬,市场正处于春淡。播种方式采用点播,播种前要浇透底水,每穴播种一粒,每畦两行,行距40厘米,株距18厘米,株距不宜小于15厘米。否则,地上部分旺盛生长,造成地下部分生长不良,肉质根细小,影响产量和品质。复土前对着种子和穴打一次防虫农药,药剂可用20%杀灭菊酯300倍液等。复士厚度为1厘米,为防止少量的缺株,可用营养钵预播,每钵1粒。

5.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子叶展平后,发现缺株及时补苗,确保每穴1株,补苗后及时追施一次稀薄的人粪尿,露出第3片真叶时追施第二次人粪尿

(2)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总的原则是,土壤保持湿润,一般畦面不见白。同时要积极作好排水防涝工作,积水或水分过多萝卜表面易出现黑色斑点,粗糙肉质根变硬。

(3)温度管理:大棚栽培要注意控温,苗期棚内适宜温度宜保持在15℃左右,这段时间,白天遇高温要注意通风,晚上要搞好覆盖,注意保温。当棚温超过25℃时,可全天打开裙膜,保持通风状态。注意在温度管理中,如发现苗叶萎蔫,要及时通风浇水。

6.采收

大棚内栽培的春萝卜,叶梗深绿、脆嫩、萝卜白净,表面无斑点,采收时,宜带有一定长度的萝卜蔓上市。如出现10厘米以内的抽苔,一般不会影响品质。

病虫害防治
以防虫为主。刚出苗后,必须及时打药防虫,主要害虫有蚜虫、黄曲跳甲、菜青虫等。农药可用杀灭菊酯、乐果、快杀灵、敌敌畏等交替使用。要勤检查,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根菜类-胡萝卜
适宜品种SK4-316

栽培技术
胡萝卜又称红萝卜或甘荀,也叫丁香萝卜、药性萝卜等。为伞形科胡萝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质根作蔬菜食用,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有降低血压、强心、消炎、抗过敏等作用,对贫血、肠胃、肺病等疾病也有治疗作用。此外,还可当水果生食,或制干、腌渍、酱渍等作泡菜及榨汁作饮料,产品深受当地菜农和加工企业的青睐。2003年晋江市引进试种SK4-316胡萝卜5公顷,2006年大面积示范100公顷,之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市常年种植面积2500公顷左右,产品除了国内销售外,还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每667平方米纯利润可达3000~5000元,经济效益显著。连片种植面积在10公顷以上的专业场(户)有140多场,其中总种植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专业场(户)有20多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原产地认定的有11场。初步探索出一条生产规模化、灌溉节水化、管理科学化、产品订单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子。现将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SK4-316胡萝卜植株叶丛直立,株高35~40厘米,叶色浓绿,2~3回羽状复叶,最后裂片叶柄浅绿色,绒毛少。肉质根圆柱形,根长22~25厘米,径粗5厘米左右,平均单根重0.33千克。根形整齐均匀,根表皮光滑,髓部小,皮、肉、芯颜色深红,无黄色髓心条纹。肉质细嫩,纤维少,口感甜脆,营养价值高。产品耐贮运,适合鲜食与加工用,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该品种适于沙质土壤和轻壤土壤生长,抗病性、耐寒性强,耐旱性中,畸形根率低,较抗抽薹,在晋江市10-11月份播种,至翌年3-4月份收获,生长期130~160天。产量高、商品性好、商品率高,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6000~6500千克,最高达7000~7500千克。

2.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环境选择,安装节水设施

生产基地尽量选择周边3千米内无三废污染源,水和空气质量良好,光照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或壤土地块。周边要配套深水蓄水池或机井等水利设施,安装沟带式或高架旋转喷头式节水微喷灌溉设施,并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SK4-316胡萝卜肉质根长,入土深,要求深耕土壤,保持土壤疏松、透气,防止肉质根弯曲、短小,甚至发生叉根。深耕时施人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禽畜粪500~8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30千克,客海沙5~10立方米一起深翻改良土壤,深耕25~30厘米。晒白后耙平作畦,畦面表土一定要细碎、平整,然后整成畦宽90厘米、畦高25厘米、沟宽30厘米,四周开设排水沟,以防田间积水。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晋江市属于沿海地区,台风影响较频繁,为避免受台风影响,最佳播种期一般掌握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最好选择在阴天播种,采用点播方式,用自制简易的专用设备进行点孔,孔深约1厘米,每孔播1粒种子。每畦播4行,行距13~15厘米、株距6~8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3.5万~4.0万株。播种后用腐熟土杂肥或蘑菇土盖种,以保持土壤湿润及增加土壤肥力。

(4)科学管水,合理追肥

①水分管理,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适时喷灌,采用播种后保湿促齐苗、齐苗后控水蹲苗、膨大期均衡供水促高产、后期注意排水防裂根的水管原则。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苗期每天喷灌1次,每次15~20分钟,以保持土壤半湿润状态。苗期后一般每2天喷灌1次。追肥前3~4天要控制水分,配合开沟晒根,可晒到叶片略显萎蔫,以促进主根下扎。追肥后7天内应多喷水,每天喷灌1次,每次20~30分钟,以利肥料的吸收。播种70天后,可3天喷水1次,促进根的生长。生长后期遇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根部开裂或引发病害发生。

②合理追肥,SK4-316胡萝卜属嗜肥性作物,生长期较长,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分2次追肥。第1次为提苗肥,播种后45~5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复合肥20~25千克,在行间拉浅沟施下,促进幼苗期叶片和根系生长。第2次为膨根肥,播种后75~8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钾复合肥70~75千克,促进肉质根伸长与膨大。

(5)适时采收

SK4-316胡萝卜生长期较长,不易抽薹。但过早或过迟采收会影响其产量及商品性状。130天左右就要注意观察,因苗而异,掌握在肉质根充分肥大时分批采收。若管理较好的地块,视客户需求及市场行情可延长至160天采收,以充分发挥其潜在产量及经济效益。

病虫害防治
①喷施除草剂,胡萝卜一般出苗较慢,从播种到出苗期间需7~10天。播种后3~4天,每667平方米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于表土,预防杂草生长。

②中耕除杂草,出苗后20天,适时中耕除草。SK4-316胡萝卜须根主要分布于6~10厘米土壤中,故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及根系,影响肉质根的形成和生长。

③防治病虫害,该品种抗病性强,病虫害较少。据观察害虫有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甜菜夜蛾等,主要是地老虎为害;病害有白粉病、花叶病、黑斑病、软腐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合理品种布局。播种前要注意清理田园,改良土壤,深翻暴晒,降低虫源基数。

物理防治:应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化学防治:重点防治苗期地下害虫,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200毫升拌细土30千克撒施。白粉病和黑斑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农抗120600~800倍液喷施,软腐病每667平方米用根腐灵600~800倍液灌根。采取化学防治时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或选用能防治以上病虫害的其他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

大拱棚春萝卜栽培技术


名称大拱棚春萝卜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根菜类-萝卜
适宜品种
早春大根、白玉春、春早生、春玉1号、春玉2号等。

栽培技术
近几年,莒县陵阳镇利用大拱棚栽培春萝卜清明前后上市,每667平方米收入3 000元左右,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良种

早春的气温较低,并且不稳定,种植春萝卜必需选用耐抽薹的良种。目前,适宜大拱棚栽培的主要是白萝卜,品种有:早春大根、白玉春、春早生、春玉1号、春玉2号等。

2.整地施肥

萝卜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以及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上种植。冬前深翻土地35厘米左右晒垡,可消灭一些地下害虫。播种前10-15天,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粪肥5 000千克左右,腐熟的饼肥1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千克,拌匀撒施后,再将棚地浅翻一遍,耙细整平。南北方向起垄,垄距80厘米,垄顶宽40厘米,垄高20厘米。

3.适期播种

大拱棚栽培春萝卜,一般于2月上中旬播种,播种过早温度低,萝卜苗易通过春化阶段而先期抽薹。播种应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采用穴播,穴深1.5-2厘米,穴内先浇水,待水渗下后,每穴点播3-4粒种子。每垄播种2行,小行距30厘米,大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覆土后平整垄面覆盖地膜,以利于保温、保湿,促种子早发芽。

4.科学管理

(1)温度和光照:播种前15-20天扣好大拱棚膜。萝卜出苗前,白天一般不通风,夜间在棚膜上加盖一层草苫保温。草苫要适当早揭晚盖,保证每天有充足的光照时间,尽量提高大棚地温,促萝卜早出苗。幼苗出土后,及时破膜引苗,夜间棚内最低气温控制在8-12℃,白天棚温超过28℃时通风降温,保持20-25℃,防止萝卜幼苗高温徒长,形成高脚苗。肉质根膨大期,白天温度保持在18-20℃,夜间控制在10-15℃。当外界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15℃以上时,棚膜上可不再加盖草苫。

(2)及早定苗:萝卜苗出齐后,进行间苗,长到有2片真叶时定苗。或在萝卜苗长出2-3片真叶时一次性定苗。

(3)肥水管理:大拱棚春萝卜幼苗期一般不浇水,以免降低地温。破肚时浇一遍水,每667平方米随水冲施复合肥10-15千克。肉质根膨大期浇二遍水,随水冲施复合肥15-20千克。以后,可根据萝卜生长情况,酌情浇水追肥,保持地面见干见湿,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

(4)及时收获:大拱棚春萝卜的收获要根据品种和播种期来确定,一般以肉质根充分膨大为适期。收获过早萝卜产量低,过晚价格下降,收入减少。

病虫害防治危害大拱棚春萝卜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和黑腐病、蚜虫、菜青虫等。霜霉病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6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病毒病在防治好蚜虫,减少传毒介体的基础上,于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1 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软腐病和黑腐病可采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 000倍液防治。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可用5%抑太保或5%农梦特乳油2 000倍液防治。以上病虫害防治措施,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2-3次。

667平方米产5 300千克丝瓜配套技术


名称667平方米产5 300千克丝瓜配套技术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瓜类-丝瓜
适宜品种坊前90-3肉丝瓜。

栽培技术
据曾锡良等1992年开始探索丝瓜大面积连片栽培技术,每667平方米产达到5 300千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

1.良种壮苗

选择深受无锡市民欢迎的丝瓜良种坊前90-3肉丝瓜,该品种具有主蔓结果性能好,第一雌花节位5-6节,雌花节率70%以上,抗病毒病能力强等优点。3月15日前后大棚电热线育苗,种子需籽粒饱满,苗龄不超过40天,4月20日-25日定植。

2.重施基肥

丝瓜生育期长,而且连续结果,需要大量的基肥。第一次每667平方米撒施鸡、鸟、羊粪1 000千克或浓人粪尿2 500千克、25%复合肥25千克,外加过磷酸钙15千克、氯化钾5千克,做好垄后再在垄中开12-15厘米深的沟,施第二次基肥,随即盖土整平并在土表喷除草通或都尔等除草剂,覆盖地膜。

3.密植搭架

采用高密度栽培法,株行距为18厘米75厘米,每垄种双行,两行间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4 000株。瓜地四边打桩,埋水泥柱或粗毛竹,用铁丝固定拉紧,筑成1.8米高的大平棚,棚顶用铁丝和草绳扣成18厘米(15-30)厘米大小的网眼,每株瓜秧旁插竹梢1根,梢顶端用草绳连接棚顶,这样行与行,田块与田块之间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大平棚。

4.整枝打叶

丝瓜定植后2个月内,竹梢上主蔓所结的果实都是早期产量,此时应打掉所有侧蔓,确保主蔓开花、结果,并向棚顶延伸,期间要用稻草绑蔓2-3次。主蔓透出棚顶后,留一半在棚上,另一半摘去顶芽,不使主蔓延伸,让其在竹梢上结果,一般可结果5-7条,待竹梢最顶端果实采收后,在离地面60-70厘米处,将主蔓截断,让其萌生侧蔓继续结果。上棚的主蔓视棚面覆盖情况对主侧蔓进行整理,让枝蔓各自朝正前方延伸,并剪除过密叶片及老弱病叶,此项工作要结合采摘丝瓜反复进行,务使每片叶能照到太阳,每条瓜果都从棚面垂直下挂。

5.及时采摘

丝瓜在开花后7天左右即达到商品成熟度,必须及时采摘,这是高产的关键之一。整个采摘期保持隔天采摘1次,高峰期必须每天采摘。

6.疏雄除须

丝瓜枝蔓大多数节位都着生雄花序和卷须,严重浪费养分。可在现蕾期疏去80%雄花序和剪去大部分卷须,并辅以绑扎引蔓。据1995年试验,疏雄除须者比对照或瓜数平均增17.9%,单瓜质量增15.9%,产量增36.8%。

7.勤施追肥

为满足丝瓜长期大量结果之需,定植成活应立即每667平方米施稀粪水1 500千克,并在主蔓瓜上棚前再施1次。整个采收期每隔20天左右,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2 500千克,直到出茬前20天停止肥。丝瓜枝蔓覆盖棚面后,用人粪尿泼浇瓜田(除瓜垄外),每50千克人粪尿中加尿素100克。并结合使用农药喷施叶面肥。

病虫害防治
丝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和疫病,虫害有瓜蚜、斜纹夜蛾、跳甲。除在定植前用毒饵诱杀小地老虎外,整个生育期贯彻防重于治原则。掌握防治关键,对症下药。即5月中旬预防霜霉病和疫病;5月底6月初防病毒病和瓜蚜,7月中旬和8月上旬防治瓜蚜、斜纹夜蛾、跳甲等。

白玉春萝卜大棚栽培技术


名称白玉春萝卜大棚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根菜类-萝卜
适宜品种
白玉春萝卜

栽培技术
1.育苗

(1)整地施肥

根据白玉春萝卜生长周期短,肉质根人土深,产量高的特性,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种植。基肥要深施、施足,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30千克,整地前一次性施入,施后翻耕,要求土层深耕30厘米以上,打碎耙平,精耕细作,做到土壤疏松,细碎均匀,然后整地做畦。畦面做成龟背形,连沟畦宽1.0米,种2行,畦高25~30厘米。

(2)适时播种

白玉春萝卜冬春大棚高产栽培在12月下旬播种,由于种子昂贵,应采用开穴直播,每穴点播1~2粒,穴间距20~25厘米,667平方米播6000~7000穴。播后用细土覆盖,播种不宜过浅或过深,同时覆盖土也不能过厚或土块过大,一般厚0.5厘米,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降低出苗率。盖土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种子发芽。地膜要求拉紧铺平紧贴地面,四周用泥压实。由于冬春萝卜栽培播种时气温低,易通过低温春化,因此,播种后即采取再扣小拱棚塑料膜覆盖,保温促齐苗。

2.定植后管理

(1)出苗至破白期管理

一般播后5天左右出苗,此时要及时破膜,用手指勾出一个小洞,使小苗露出膜外。第8天左右,对缺株应及时点播补苗。播后20天左右,萝卜开始破白,此时应用泥块压住薄膜破口处,既可防止薄膜被顶起,又能增温保湿。

(2)温度管理

冬春萝卜春化过程主要在种子发芽、出苗阶段,但生长前期连续3天温度低于5℃,也易造成春化抽苔现象,一般膜内应保持12℃以上,遇冷空气需加盖防寒物。苗长至7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在生长后期,白天保持20~25℃,夜间15℃左右,以促进肉质根养分积累。若后期棚内超过30℃,将不利于肉质根的生长,应及时通风降温。

(3)肥水管理

冬春萝卜栽培在施足基(厩)肥的基础上,还应补施追肥。追肥在萝卜定桩时,施尿素每667平方米8~10千克,穴施于株间空地,施后及时覆土。切忌浓度过大与离根部太近,以免烧根或烧苗。

萝卜的耐旱能力较差,整个生育期都要求土壤保持湿润。如生长期间土壤过干,可以选在晴天午后灌半沟水,灌后2小时即排干,切勿积水过夜,更不可浸串灌。也可采用滴灌技术。特别在萝卜肉质根迅速膨大期,若气候干旱应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达到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3.收获

萝卜的采收一般在肉质根充分膨大,肉质根的基部已圆起,叶色转淡,开始变为黄绿时。一般在3月中下旬,根据萝卜生长情况及时采收,但早春萝卜的采收应灵活掌握,采收时间不仅考虑品种的特性、特征,还应考虑市场行情及市民的消费习惯,以提高经济效益。

春胡萝卜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整地、施肥(一)选地:要选择前茬为非伞形科蔬菜的地块,以无土壤、水源、大气污染且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有水浇条件的沙壤地为最好。(二)秋翻:上年秋收后,清洁田园,秋翻25厘米以上(土壤生茬),翻后进行耙压,达到蓄水保墒良好程度。(三)春灌:来年播种前如墒情不好,要及时利用河水、井水进行春灌,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四)施肥:胡萝卜属喜钾肥蔬菜作物,因此应重施钾肥。选用腐熟好的优质农家肥5000-8000千克/亩,种化肥可选用磷酸二铵10-15千克,加硫酸钾5-7.5千克;也可选用胡萝卜专用肥40-5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40-50千克,如前茬为玉米田,第一年生产,施复合肥应略少,为35千克左右。品种选择(一)品种选择:应选择品质好、高产、抗病能力强、耐抽薹、耐贮运、抗逆性好的里外三红品种,如红映二号、旭光五寸、千红100日、黑田五寸等品种。(二)种子处理:对所预购的散种子,播种前应在太阳光下晾晒2-3天,有利于提高芽率芽势和防治病虫害。包衣种子不需处理。亩用种量250-280克左右。播种根据品种特征特性、自然条件以及当地胡萝卜预收期来确定过早易出现未熟抽薹现象,过晚生产后期温度过高影响肉质根的产量和品质。围场一般在4月上中旬待土壤10厘米深温度稳定在4℃时播种。播种、覆膜选用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多功能一体胡萝卜播种机,调试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每穴2-3粒种子),沟深10-12厘米,用25马力拖拉机作动力,每床种4行,一次性完成。为防地下害虫可在开沟后用50%辛硫磷乳油250ml拌谷粒2.5千克施入播种沟内。为控制苗期田间杂草生长,用48%氟乐灵乳油200-250克,加水50-60千克稀释,在覆土后覆膜前均匀喷施在床面上。播种后人穿平底鞋,顺垄踩实,形成自然小垄沟,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出苗。然后覆膜,要拉紧压实,每隔50-100厘米用土横向压在膜上,或用塑料袋装土200-300克适当压苗床,防止大风揭膜。田间管理(一)保苗与间定苗要及时视膜内温度放苗,当膜内温度达到27-28℃,苗已长到第二片真叶时及时扎眼放风,最初每10米左右扎一个眼,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和苗大小陆续再扎眼,达到30厘米左右一个放风眼。4-5片真叶时间定苗,一般苗距10厘米,去掉弱苗、小苗、病苗,间定苗后周围要培土压实,防止肉质根顶端露出地面形成青肩,尽量保证苗齐苗匀,防止出现大头胡萝卜。(二)合理水肥春胡萝卜在春播前浇足底水而且夏季雨水较好的情况下,直到采收一般不用浇水。除非在中后期特别干旱情况下,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浇水,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出现裂根,影响商品性。(三)病虫害防治1、虫害防治:春播胡萝卜虫害较少主要是地下害虫和蚜虫危害,防治方法: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拌谷糠、玉米渣等1-2千克(用锅炒熟)拌毒饵,播种时顺垄沟撒施,或在旋耕前均匀撒施床面,可防治金针虫、蝼蛄、蛴螬、蒙古灰象甲、四绒金龟甲等害虫。蚜虫用杜邦万克灵6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2、病害防治黑腐病:发病初期可用45%的施保克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这两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黑斑病:同黑腐病药剂防治方法相同。软腐病: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8%万家800—1000倍液灌根,隔7天-10天喷1次,共防2-3次。适时收获当肉质根充分膨大,达到商品标准时,适时收获。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肉质根的商品性,从而影响产量。肉质根达到18-20厘米,根重200-250克,肉质根尖变得饨圆时应及时收获,以获得品质佳的成品。

洋扁豆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洋扁豆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扁豆(眉豆、蛾眉豆)
适宜品种洋扁豆。

栽培技术
洋扁豆是江苏省启海地区著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豆类蔬菜作物,鲜籽粒皮薄粒大,肉质细腻,酥糯爽口,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炒、煮、煨汤均可,风味极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还可速冻保鲜,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投放市场,销售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通过对洋扁豆的生产特点、生产环境、种植模式、肥料运筹、病虫防治等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启东市大面积推广,增产增效显著,现种植面积从原来的600公顷发展到2 000公顷,大棚洋扁豆每667平方米产青荚1 500千克,产值达6 000多元;玉米间作洋扁豆每667平方米产青荚400千克,产值1 200元左右。

1.大棚洋扁豆特征特性

洋扁豆属一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根系发达,侧根多,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强,极耐旱,与豇豆族根瘤菌共生形成球形根瘤。茎蔓性,茎长达6米。三出复叶,互生,叶色浓绿,中央小叶柄较长,两侧较短,小叶片卵形,先端尖,基部广楔形,全缘,表面光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白色。青荚为绿色,硬荚,鲜粒为淡绿色,干枯后为黄白色,荚长7-10厘米,荚果扁平,镰刀状,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种子2-5粒,干籽粒种皮、种脐均白色,椭圆形,略扁,千粒重500克左右。洋扁豆喜温怕冷,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生长适宜温度为23-28℃。洋扁豆一般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为好,在栽培上分纯作、间套作两种。近年来,我市大棚洋扁豆种植发展较快,大棚生产的洋扁豆上市早,经济效益高。可与大棚早番茄、早黄瓜等间套作,洋扁豆藤蔓前期攀缘在原番茄等作物的棚架上,中后期攀缘在大棚架上,省工节本。洋扁豆也可以和玉米间作,扁豆蔓攀缘在玉米秸秆上。

2.大棚洋扁豆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

薄膜大棚栽培洋扁豆于3月初套种在早番茄或早黄瓜等作物行间,也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纯作。

(2)种植密度

大棚洋扁豆一般行距80厘米、穴距40厘米,每穴2株,每667平方米密度4 000株左右。

(3)引蔓搭架

洋扁豆出苗后将蔓引至原番茄等作物的棚架上,中后期要增加棚架面,用绳子、塑料带子或竹竿等材料将大棚架与原番茄棚架或其他作物棚架连接起来,使洋扁豆藤蔓向空中发展。纯作洋扁豆出苗后,采用吊秧法,在豆苗30-40厘米时用尼龙绳或编织带一端拴在豆苗根部,另一端吊在大棚顶部拉的铁丝上,使豆苗呈S形攀绕。

(4)清除前茬

前茬作物采收完后,要及时清除前茬秸秆。

(5)温度管理

3-5月上旬,大棚内白天气温保持为25-28℃,夜间15℃,超过该温度时要揭膜通风。5月中下旬开始把大棚裙膜揭起,要昼夜通风。出梅以后可把薄膜全部揭去。

(6)肥水管理

洋扁豆藤蔓发达,攀缘面积大,需肥较多。出苗后及时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花荚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加尿素10千克。洋扁豆结荚期间,如遇干旱需勤浇水。洋扁豆行间可用作物秸秆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洋扁豆开花结荚期,用高效叶面肥八八三或液体复合肥澳优等叶面喷施3-4次,能提高结荚率,增产显著。

(7)整枝与化控

洋扁豆生长中后期如有旺长趋势,应适当除去部分幼嫩分枝,保持结荚枝蔓分布合理,棚架内通风透光。用多效唑化控,能促进藤蔓短壮,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结荚率,一股用多效唑20克对水20千克叶面喷施。

3.玉米间作洋扁豆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

洋扁豆一般在3月下旬-4月底播种,播种方式可与春玉米同时播种,也可以在玉米出苗后播种在玉米棵间。玉米品种一般选择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的中熟品种。

(2)种植密度

一般每4-5穴玉米间作1穴洋扁豆,每穴下种3-4粒,每667平方米栽植密度2 500株左右,以玉米秆为支架,藤蔓攀缘在玉米杆上。

玉米收获后,将每2-3穴玉米秸秆的上半部分折断并绕在一起,加强玉米秆支撑力度,以便洋扁豆藤蔓攀缘和通风透光。

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同大棚栽培。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化学防治,限量使用符合国家GB 4285和GB/T 8321规定以内的农药。

①病害防治:洋扁豆病害主要是病毒病。防治方法:选无病株留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早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全株喷洒。

②虫害防治:洋扁豆主要虫害有食心虫、蚜虫、红蜘蛛等。洋扁豆发生蚜虫,要及时用蚜虱清20-30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防治食心虫,可在洋扁豆幼荚期用90%晶体敌百虫700-1 0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防治1次。防治红蜘蛛用扫螨净10克对水10千克,叶背面喷雾防治。

黑叶春不老萝卜栽培技术要点


 1、整地、施基肥深耕,并打碎耙细,施足基肥。—般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粪肥35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草木灰50千克,耕入土中。2、播种①播种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②播种量:0.25千克/亩。③播种密度:行距40-50厘米,株距35厘米。4500窝/亩左右。④播种技术:播种时先浇粪水,再播种,播后覆土或康壳约2厘米厚,不宜过厚,保持土壤湿润、疏松。3、田间管理①间苗:及时间苗(即匀苗),一般植株1-2片叶时,进行第一次匀苗;3-4片叶时,第二次匀苗;5—6片叶时定苗,每窝留1株。②浇水:理好排水沟。9月中旬以前容易干旱,注意保持土壤湿润;9月中旬以后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③追肥:当萝卜根长至0.15㎏时,根据情况追肥。追肥时注意不要浇在叶子和萝卜上,要施在它的旁边。4、病虫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和青虫,用甲维盐防治。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农用链霉素防治)、病毒病(病毒A防治)、霜霉病(杀毒矾防治)。

观赏和食用蛇瓜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观赏和食用蛇瓜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瓜类-蛇瓜
适宜品种
蛇瓜也称蛇丝瓜、蛇豆、蛇王瓜等,品种依皮色分为灰白色系、绿色系、青黑色系,本院种植的品种初为灰白色,渐渐变老为浅红色,到老时变成橙红色。瓜条细长,瓜身圆筒形或弯曲,瓜先端及基部渐细瘦,形似蛇,故称蛇瓜,是葫芦科栝楼属中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澳大利亚,在西非、美洲热带地区等地也有栽培,中国只有零星栽培。由于其瓜形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观光的主栽品种之一。蛇瓜以食用嫩果实为主,嫩叶和嫩茎也可食用,嫩蛇瓜可切片素炒,也可与肉炒或作汤,瓜去皮后有轻微特殊臭味,肉无臭味,煮熟后臭味消失,清香可口,别具风味。蛇瓜性凉,能清热化痰,润肺滑肠,利尿降压,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蛇瓜鲜有病虫害,可成为无公害蔬菜,且蛇瓜耐高温,可在夏季生长,作夏秋季度淡蔬菜,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栽培技术
1.特征特性

蛇瓜茎蔓纤细,长可达5~8米,茎横切面呈五角形,植株分枝能力强,叶片绿色,掌状深裂,裂口较圆,叶面有细茸毛,同株雌雄异花,花瓣白色,5裂或6裂,雌花花托肥大,花单性,雄花多为总状花序,蕾期为青绿色,将开时浅黄绿色,雄花发生早于雌花,一般雌花于主蔓12节位左右开始着生,以后主蔓、侧蔓均能连续着生雌花,但侧蔓结的瓜瓜条小,畸形瓜多。果实长筒形,两端尖细,尾端常弯曲,横径4~6厘米,长40~160厘米,嫩果有细长茸毛、瓜皮灰白色,上有多条绿色条纹,肉白色松软,有淡腥味,单瓜质量300~600克,成熟果皮为橙红色。种子为土褐色,表面粗糙,千粒质量200~250克。蛇瓜喜温、耐湿热,根系发达、侧根多,易生不定根,在15~40℃的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5℃。各种类型的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沙质壤土为最佳。生育期180~200天。

2.栽培要点

(1)栽培方式

按搭架方式可分为篱架栽培或平棚栽培,按栽培方式可分为大棚温室栽培或露地栽培。

(2)适时育苗

蛇瓜的适应性比较强,在15℃以上温度即可顺利出苗,超过30℃仍生长良好,所以育苗时间根据栽培方式自由掌握。大棚+地膜+小拱棚可在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露地栽培可用小拱棚+地膜于3月中下旬进行育苗。蛇瓜种皮较厚且硬,一般播前晒种1~2天后,用55℃的热水烫种3分钟,烫种时要不断搅拌,当水温冷却至30%时,捞出种子放入30%左右的清水中浸泡1~2天,期间要擦洗去种皮上的黏液,到种子充分膨胀后捞出,用湿的纱布包裹保湿,放在30℃条件下催芽,当有80%的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育苗可采用营养钵、穴盘或营养土块育苗。营养土由3年以上没有种过葫芦科作物的园土或水稻土5份、草炭2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份混匀制成,如无草炭可用废菇料或肥沃园土。装钵后浇透水,每钵平放l粒已萌芽的种子,盖细土1厘米厚。苗床一般安排在大棚内,并在苗床上覆盖地膜保湿保温,出苗前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5~30℃,出苗后揭去地膜。如为露地育苗,要视气温情况加盖小拱棚;如为大棚早熟栽培,前期气温低,可覆盖小拱棚并加盖无纺布保温。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5~20℃以培育壮苗。当幼苗3叶1心时可定植,定植前7~10天应适当降低温度进行炼苗,苗龄一般为30~45天。

(3)整地定植

蛇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土壤均可栽培。如进行连片种植,应选择近3年没有种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块。为使蛇瓜生长良好,获得高产稳产,定植前10天,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钙镁磷肥30千克,NPK三元复合肥30~50千克作基肥,肥料施后翻耕,整细、耙平,作畦宽2米(连沟)。作篱架栽培,每畦种2行,株距80~100厘米,每667平方米定植600~900株;作平棚架栽培,每畦种1行,株距70~100厘米,每667平方米种400株左右。一般在幼苗3叶1心时定植,每穴1株,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并且要根据当时气温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温护苗措施。

(4)田间管理

①幼苗期管理 蛇瓜喜温喜光,苗期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养分,其适宜生长温度是13~28℃,在早春连续阴雨低温、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株容易出现叶色发黄、茎秆纤细、幼苗徒长等症状,所以,缓苗后,要适当控制浇水,宁干勿湿,防止烂秧死苗。苗期白天适宜温度为20~28℃,夜间13~18℃,提高温度可缩短苗龄。白天生长温度适宜,适当降低夜间温度,有利于幼苗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促使雌花形成。定植时挑选壮苗,淘汰病苗、弱苗、畸形苗。

②肥水管理 蛇瓜在适宜温度下生长速度快,整个生育期间对肥料需求量较大,定植缓苗后应追肥1次,可用3%~5%复合肥水溶液浇根,促发新根。在抽蔓至开雌花前,根据植株长势情况,可酌情浇施3%尿素水溶液,使植株生长健壮。第1个瓜坐住后要追施复合肥,每667平方米用25~30千克,对水稀释后浇根,以后每采摘2~3次追1次肥,追肥可用稀粪水、腐熟的饼肥或复合肥,看长势情况,适当增减用肥量。配合叶面喷施0.4%~0.5%磷酸二氢钾液。如生长期间出现脱肥现象,则会出现瓜条畸形茸,瓜长不大,影响产量和效益。

蛇瓜株型大,根系发达,耐旱力较强,但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过于干旱缺水会造成结瓜少,瓜小,畸形瓜多,因此坐瓜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炎热的夏季,应严防植株早衰,一般结合追肥每周浇水1次,防止土壤干旱。

③中耕锄草 及时中耕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搭架前在行间进行1次深中耕,清除杂草,疏通排灌沟。搭架后视土壤及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后要培土,以免根群外露。

④搭棚 蛇瓜抽蔓后要及时搭棚。连栋大棚栽培一般采用篱架栽培,方法是在大栅肩高处按棚方向拉上铁丝,再在铁丝上放下塑料绳,使蔓顺绳缠绕向上生长,其特点是可以密植、产量高。普通栽培一般采用2米高的平棚栽培,其特点是瓜垂直,果形好,观赏性好。零星种植以平棚为好。植株到中后期,挂果量增加,要及时加固棚架。

⑤引蔓整枝 当瓜蔓长超过30厘米时,要及时绑蔓。蛇瓜连续坐果能力强,主侧蔓都能结瓜,但一般主蔓结瓜瓜条大,畸形瓜少,而侧蔓结瓜瓜条小,畸形瓜多,因此,上架前应进行整蔓,摘除侧蔓,只留主蔓。篱架栽培密度高,更应摘除侧蔓。主蔓不能摘心,上架后,侧蔓可根据生长势留1~2个瓜后,再于瓜前留3~4片叶后摘心。盛果期间,若蔓叶茂密,影响通风透光,造成落花落果,须摘除过密的老叶和黄叶、细弱的侧枝、畸形瓜、病瓜,以减少病虫害,延缓植株衰老。整蔓、理果、摘心要在晴天露水干时进行。在留足授粉雄花的前提下,摘除植株基部节位着生的雄花穗、上部雌花节位着生的雄花穗以减少养分损耗,促进雌花生长。早熟栽培,还须人工辅助授粉。

(5)适时采收

从开花到长成商品瓜,随着气温不同,生长时间差异很大。早春气温低,适时采收需要20~25天,到6-7月气温达到30℃以上,只需10~12天即可采收。瓜条采收标准为老嫩适中,一般当花冠枯萎、瓜条不再伸长时即可采摘,这样既不影响品质,又利于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蛇瓜的病虫害发生较少。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霜霉病可用50%甲霜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施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施防治,隔7~10天喷1次,共2~3次。发现枯萎病病株,要及时拔除,并浇石灰水防止病害扩散。虫害主要为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茭白丽茭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名称茭白丽茭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水生菜类-茭白
栽培技术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L.)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也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近几年发展迅猛,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超过3万公顷,已成为浙江省效益农业的一个新亮点。2000年7月,在浙江省缙云县大洋镇高山茭白产区种植的吴岭茭白(美人茭)中发现2个茭墩,其采茭时间较其他茭墩早12天左右,2000-2003年进行对比、选种试验,表现性状稳定,品质优,极早熟,命名为丽茭1号,2004-2005年开展品种比较和试种,2006-2007年示范推广。于2007年7月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1.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性

丽茭1号属单季茭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240-250厘米,叶片披针形,长180-190厘米,宽3.8-5.3厘米,叶鞘长50-60厘米,植株分蘖力中等;肉质茎竹笋形,表皮白色、光滑,质嫩品质好,长12-25厘米,直径3.5-4.5厘米,壳茭质量140-210克,肉茭质量100-150克;生长适温15-28℃,孕茭适温20-25℃。在丽水海拔8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下旬、8月初进入盛收期,熟期比美人茭早12-14天。

(2)产量表现

经2005-2006年生产性试验,丽茭1号壳茭产量23.84-30.16吨/公顷(表1),平均27.58吨/公顷,比对照美人茭平均增产6.50%。一般大田产壳茭27吨/公顷左右。
 (3)品质及抗性

丽茭1号茭体4节,茭肉长16.7-18.6厘米,其中第2节和第2节纵、横径分别为7.43,4.66厘米和4.84,3.57厘米;单茎壳茭质量142.5-178.6克,茭肉净质量105.6-128.6克,净茭率71.8%-74.1%;茭肉白嫩、光滑、品质好。2004年对丽茭1号、磐安单季茭和美人茭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表2结果表明,丽茭1号的胡麻斑病和锈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都小于磐安单季茭和美人茭,表现出较高的抗病能力。

2.繁种育苗技术

茭白采用无性繁殖,种性极易退化分离,因此在栽培留种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田间的提纯复壮工作,及时去除雄茭和灰茭,淘汰不良植株。
 (1)精选茭墩

茭白收获时,在大田中选择产量高、生长一致、品种特征明显、无病虫害的茭墩,挂牌标记,作为种株。

(2)薹管扦插

在茭白采收结束后,准备好扦插育苗田。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剪取长度20-40厘米薹管作为扦插材料。扦插时,秆要露出水面,扦插后田间保持一层薄水,以促进成活。次年3月中旬,茭白移栽前10-15天,留种田撒施尿素75-150千克/公顷,促进秧苗早发,培养壮苗,一般清明前后移栽,并做到随挖、随分、随栽。

(3)冬季管理

茭白茎叶逐渐枯萎后,及时处理枯枝残叶,在冬至前把茭墩齐泥割平,结合清田再次剔除杂株和受病虫危害的茭墩,留种茭墩在种苗田内浅水湿润越冬。

(4)适时移栽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做好翻耕平整土地,施好基肥的前提下,掘取上年选中的茭墩移入种苗田,密度5.25万穴/公顷,每穴3-4苗。

(5)田间去杂

种苗田进一步选择生长整齐、茎紧缩,结茭多、茭白嫩而油光洁白,成熟一致性好,长足后包裹的叶梢一边稍有开裂,茭白眼成乳白色,母株丛中没有灰茭和雄茭的茭墩留种。

(6)供苗前管理

第2年春季,茭苗萌发时,要及时做好水浆管理,施好分蘖肥,促进茭墩分蘖生长,当茭苗长到30厘米时,再次淘汰萌发时不整齐的、长势过旺或过弱的、叶色过绿的茭墩,选择生长一致的茭墩作为种苗,供应农户。一般种苗田面积:大田面积为1∶10-12。

3.栽培技术

目前,单季茭白在生产上提倡一年一种,有利于保持种性一致和优良品质,提高结茭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秋栽,9-10月直接用薹管扦插;春栽,3-4月采取小苗定植。秋季栽培技术如下。

(1)整地、施基肥

茭白生长期长,植株庞大,需要大量肥料。一般施腐熟有机肥22.5吨/公顷,浅水翻耕,耙平备用。

(2)栽植

9-10月挑选当年结过茭、种性好的薹管进行扦插。由于丽茭1号较早熟,生育期较短,宜适当密植,一般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80厘米、窄行38厘米,株距30-35厘米,1公顷栽茭白薹管5.25万根。

(3)田间管理

①水层管理:萌芽期水层宜浅,保持水位3-5厘米,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萌发。分蘖前期仍宜浅,保持水层4-6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茭白分蘖后期到孕茭前宜采取干湿管理。5月底到6月初,开始第1次搁田,时间约7天左右,以稍露泥面为限,促进根系生长,抑制无效分蘖。第2次搁田,时间掌握在出梅前抢早搁田。通过此次干湿管理,平衡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为茭白早产、高产打下基础。孕茭期宜灌深水,促进孕茭,使茭白保持白嫩。最高水位不宜超过假茎的2/3高度。当盛夏30℃以上高温时,应灌深水降温,并做到定期换水,防止土壤缺氧引起烂根。休眠期保持浅水或湿润状态越冬。

②肥料管理:茭白基肥、追肥各占50%。首先要重施基肥,一般用腐熟有机肥22.5吨/公顷,碳酸氢铵750-1 2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1 200千克/公顷,氯化钾225-300千克/公顷,或茭白专用肥1 125千克/公顷。二是适施分蘖肥,分蘖肥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用,此次追肥应特别注意根据茭苗长势而定,否则易引起长势过旺,雄茭率上升;弱苗多追一些,强苗少追一些,一般用复合肥75-112.5千克/公顷。三要巧施孕茭肥,孕茭肥要施得准而猛。准是指施肥时间上不能过早或过迟,一般是在植株生长减缓,部分分蘖发扁,孕茭初始时施用为宜;猛就是施肥量要足,一般用尿素150-300千克/公顷或茭白专用肥300千克/公顷。

③植株管理:茭苗分蘖高33厘米左右时,进行疏苗,将细小密集的分蘖除去,同时在茭墩根际压泥壅根,使分蘖散开,改善营养状况,一般控制有效分蘖数28.5万-33万/公顷。大暑到白露期间,应摘除植株黄叶2-3次,以利通风,促进孕茭。采收后,将地上部枯叶齐泥割去,留下地下根株。

④采收:采收时,于薹管处割断,留叶鞘0.4厘米,切去叶片,然后包装。茭白最好鲜收鲜销,如运销外地,应将壳茭放置阴凉处,浸入水中,可贮存1周。剥出的茭肉,每20-30支为1捆,浸入1%-2%的明矾水中,可贮藏5-7天。
茭白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防治方法。在冬季及时销毁遗株残叶,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虫源、菌源;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锌肥;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当茭白受病虫危害时,使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锈病可用世高2 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可用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蓟马、螟虫可用三唑磷1 000倍液防治。但应注意,孕茭前后不宜施用杀菌剂。

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区种植应预防倒春寒危害。应加强锈病防治。

鲁中南地区春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鲁中南地区春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根菜类-胡萝卜
适宜品种
选用早熟、丰产、迟抽薹的品种,如夏时五寸、改良黑田五寸人参、超级黑田五寸人参等。

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胡萝卜肉质根入土深,如果耕层太浅或土质坚硬,透气性差,易形成畸形根。所以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排水条件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这样的土壤在早春季节升温快,有利于幼苗生长。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圈肥2500~3000千克、复合肥40~50千克,深翻、耙平、作畦,畦宽1.2米。

2.播种

(1)播种时期

春胡萝卜播种期较为严格,播种过早易抽薹,播种过晚不利于肉质根生长,鲁中南地区一般以3月底至4月初播种为宜。

(2)种子处理

春胡萝卜种皮革质,密生刺毛,播前应搓去种皮上的刺毛,晴天晒种1~2天,用25~30℃的温水浸泡5~6小时,稍晾后装袋闷种10小时,然后播种。

(3)除草

春胡萝卜栽培密度较大,且幼苗生长缓慢,除草费工费时,因此,播种后要及时使用除草剂。一般用50%扑草净100克对水70千克左右喷洒地面,也可每667平方米用25%除草醚0.75~1千克稀释150倍左右喷洒土面。出苗后可667平方米用10.8%盖草能(吡氟氯禾灵)20毫升对水30千克喷洒,可除去单子叶杂草。

(4)覆盖麦秸、地膜

春季风大、气温低,为了保温保湿,加快出苗速度,采用麦秸、地膜双重覆盖。先盖麦秸,待种子拱土后将麦秸去掉,然后放玉米秸盖地膜,出苗炼苗后再去掉地膜。加拱棚者,播期可提至3月上中旬。

3.播种后的管理

胡萝卜播种后10天左右可出苗,幼苗出齐后,选择晴朗无风天,最好在上午将覆盖物麦秸或地膜揭掉。但注意在寒冷、大风天揭覆盖物易闪苗。

(1)间苗

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选择晴朗无风天的中午进行第一次间苗,苗距2~3厘米;幼苗3~4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可定苗,苗距在10厘米左右。定苗后浅中耕1次,结合中耕,进行松土、除草、培土。春胡萝卜生长量相对较小,宜适当增加密度,改良黑田五寸人参宜采用行距12厘米,株距10厘米,每667平方米留苗55000株。

(2)肥水管理

春胡萝卜发芽期、幼苗期正值早春低温季节,除非特别干旱,在播种水、出苗水浇足的前提下,直到破肚期不再浇水。肉质根膨大期气温升高,要求勤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肉质根膨大的需要,并有适当降低地温的效果。一般后期追肥2~3次,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2.5~3千克对水100~125千克进行根外追肥。

4.适时收获

一般在6月上中旬收获,此时肉质根已充分膨大,可根据需要分批分期采收。利用塑料拱棚栽培的可提早20天上市,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气温上升到30℃,不仅抑制肉质根的膨大,还会影响胡萝卜的品质,所以应及时全部采收。收获后,有条件的贮存在0~3℃的冷库内,可在整个夏季随时供应。

“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适宜品种
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
栽培技术
1. 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肥沃的土壤,起畦开沟,畦宽120 厘米,畦沟宽30 厘米,每667 米 2施腐熟有机肥2 000 千克、缓释性复合肥90千克、缓释性氮肥20 千克等作基肥。
2. 繁殖
桂特一号菊花菜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具有生长快的特点,生产上多采用此法。扦插繁殖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4~6月、9~10月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时选取健壮枝条,剪成15 厘米长,摘去基部2~3片叶后,再扦插于苗床。苗床经常保持湿润,夏季应遮阳降温,冬天可加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温。20~30 天后,植株长出足够根系时,即可大田定植。按照株行距20 厘米20 厘米,采用平棚遮阳网或其它遮荫形式栽培。
3. 田间管理
每次采收后,应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追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多种肥料,追肥主要有淋施水溶性冲施肥、喷施叶面肥、施肥入土等方式。水分管理需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有特殊的菊花芳香味,而在栽培过程中,基本无病害发生。但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在保持田园清洁基础上,每季度应淋施1次石灰水进行土壤及环境消毒,如出现病虫害,要对症下药,施用生物农药及低毒农药予以防治。另外,在生产中根据植株的生长需要,及时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可适量追施钙肥或微肥。在生产上若出现嫩茎叶皱缩不展现象,可加施钙肥或补施熟石灰,增施有机肥,以提高产品品质。当植株生长过密时,要结合松土施肥进行间苗。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种植1次,连续收获3~5 年后,宜换地种植。
4. 采收
大叶菊花菜以采收嫩茎为主。嫩茎采收长度一般在10 厘米,春季气候适合,在肥水供应充足时,嫩芽采收长度可达15 厘米以上,其它季节嫩芽采收标准长度在8~12 厘米间,每隔25~30 天左右采收1次。在南宁市气候环境条件下,桂特~号大叶菊花菜能够实现一次种植,多年采收。
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种植,1年采收以14次计,每亩每次采收600千克计,每亩年产量8400千克以上。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