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国福208(黄皮羊角)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品鉴椒2011015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06-406-5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羊角形杂交一代品种,中早熟。植株生长健壮,果实长粗羊角形,果形顺直,肉厚腔小。果纵径27厘米左右,横径3.6厘米左右,单果重100克左右,辣味中。持续座果能力,青熟果翠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果面光亮,质脆腔小。商品率高,耐热耐湿,耐贮运。

产量表现

2007、200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744.4公斤,比对照茂椒4号增产10.7%。2008、2009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96.2公斤,比对照茂椒4号增产11.7%。

品质分析

青熟果中,Vc含95.8毫克/100千克、可溶性糖含2.81%、可溶性固形物含4.85%。

抗性

高抗病毒病和青枯病、耐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华北地区保护地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3月上至下旬定植。露地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定植,小高畦栽培,株距35~40厘米,行距50~6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3000~4000株。

2. 华南地区露地栽培8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定植,高畦栽培,每667平方米栽3000~4000株。

3. 海南地区栽培10~12月播种,培育壮苗移植,株行距50厘米见方。

4. 重施沤熟基肥,及时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搭支架栽培,以防倒伏。

5. 栽培过程中应重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同时注意钙肥的施用,果实膨大期避免发生缺钙现象。

适宜地区
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华南地区露地种植。

小编推荐

国福602辣椒


品种名称国福602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中早熟F1,无限生长型:耐低温,低温寡照下座果优秀,持续座果能力强;膨果速度快;果实特长牛角形,果基有皱,果型顺直。果型为27厘米5.3厘米,单果重100~140克。果皮黄绿色,耐贮运,较耐热耐湿。

抗性

抗病毒病和青枯病。

适宜地区
适于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保护地种植。

国福304辣椒


品种名称国福304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绿果采收炮椒类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微辣型炮椒F1,植株生长健壮,果形锥牛角形,果长18~20厘米,果宽5.0~5.8厘米,单果重100~160克,果味微辣,质脆口感好,果面顺直,果大美观,绿、红椒均可采收,产量高,耐贮运。

抗性

抗病毒病突出。

适宜地区
适宜长江流域春季及秋延后拱棚种植。

国福403辣椒


品种名称国福403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 syn. C. 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品鉴椒2011018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06-8306-9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线椒杂交一代品种,中熟。生长势强,半直立株型,植株有短绒毛,连续坐果能力强,青熟果深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果面光亮,辣味浓,且辣中带甜,口感好,食味极佳商品性好。果纵径22~24厘米左右,横径1.5厘米左右,单果重23~28克左右。持续收获期长,绿红果兼收,适宜多种加工。耐热、耐湿性强,耐贮运,适宜露地栽培。

产量表现

2007、200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953.4公斤,比对照8819线椒增产15.1%。2008、2009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69.1公斤,比对照8819线椒增产18.0%。

品质分析

青熟果中,Vc含111.0毫克/100千克、可溶性糖含2.48%、可溶性固形物含5.2%。

抗性

高抗病毒病,抗青枯病、炭疽病和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华北地区保护地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3月上至下旬定植;露地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定植。小高畦栽培,株距35~40厘米,行距50~6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3000~4000株。

2. 华南地区露地栽培8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定植,高畦栽培,每667平方米栽3000~4000株。

海南地区栽培8至10月播种,培育壮苗移植,株行距50厘米见方。

3. 重施沤熟基肥,及时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搭支架栽培,以防倒伏。

4. 栽培过程中应重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同时注意钙肥的施用,果实膨大期避免发生缺钙现象。

适宜地区
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华南地区露地种植。

国福305辣椒


品种名称国福305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早熟辣椒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早熟微辣型泡椒F1,果形锥牛角形,膨果速度快,果长18~20厘米,果宽4.5~5.2厘米,单果重90~130克,果肉微辣,质脆口感好,仅适宜绿椒采收,产量高,耐贮运性较好。

抗性

抗病毒病。

适宜地区
适宜长江流域春季及秋延后大棚种植。

国福308长牛角辣椒


品种名称国福308长牛角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品鉴椒2011017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Sy05-36Sy05-55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牛角形杂交一代品种,早熟。生长势强,株型紧凑,耐低温弱光,持续座果能力强,膨果速度快。果实特长牛角形,青熟果黄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近果柄处略有折皱,果面光亮,果纵径30厘米左右,横径5.0厘米左右,单果重140克左右。辣味适中,品质佳,耐贮运,较耐热耐湿。适合设施长季节栽培。

品质分析

青熟果中,Vc含91.3毫克/100千克、可溶性糖含2.48%、可溶性固形物含4.05%

产量表现

2007、200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703.4公斤,比对照龙禧2号增产10.6%。2007、2008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66.1公斤,比对照龙禧2号增产10.6%。

抗性

抗病毒病和青枯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华北地区保护地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3月上至下旬定植。露地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定植。小高畦栽培,株距35~40厘米,行距50~6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3000~4000株。

2. 北方拱棚秋延后栽培6月中旬左右播种,7月底至8月初定植。培育壮苗移植,株行距50厘米见方。

3. 重施沤熟基肥,及时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搭支架栽培,以防倒伏。

4. 栽培过程中应重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同时注意钙肥的施用,果实膨大期避免发生缺钙现象。

适宜地区
适宜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种都超越208辣椒


品种名称种都超越208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特大果型早熟泡椒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生长势强,株高45~53厘米,开展度48~53厘米,果长20~25厘米,果粗5~7厘米,单果重180~200克,最大果可达250克;辣味适中,青熟果绿色,果面光滑。腔小肉厚,商品性好,耐运输。耐低温弱光,生长势好,挂果力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培育壮苗。选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地势高、水源好的沙壤地作苗床,床土可用未种过蔬菜的新园土与腐熟有机质加草木灰按5﹕4﹕1的比例混匀。苗床土消毒可用恶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液喷施杀菌。

2. 播前先用52~54℃温水浸种3分钟,浸泡时,应不断搅动种子,然后用清水浸泡4~6小时,沥干待播。

3. 长江流域播种期早春栽培一般在10至11月,秋播至7月,667平方米用种量50~70克,适当稀播为好。一般每1平方米苗床播种10克左右,播后用药土覆盖约1厘米。种苗出齐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夜间温度18℃左右。待幼苗2叶1心时即可假植,播种出苗后,应注意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虫害。

4. 适时定植。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高、水源方便,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新园地。667平方米 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千克,同时施入硫酸钾复合肥30~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尿素20千克,翻耙2~3遍,按1.1~1.3米包沟开厢,厢高15~20厘米。

早春约在春节前后定植,秋种在8月初定植,1厢2行,株行距均40厘米,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

5. 田间管理。定植后浇水1~2遍,3~5天后再浇1次水,保证成活。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施肥。前期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盛果期需水量大,注意保证水量供给,但遇雨要及时排涝。

6. 施肥注意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则,一般每次施肥量为667平方米复合肥10~20千克。

7. 适时采收。根据市场价格,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后及时采收,若青椒价格不好,可留作红椒。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国塔102辣椒


品种名称国塔102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品鉴椒2011021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AB05-11105-11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短羊角形杂交一代品种,中早熟。生长势强,半直立株型,青熟果翠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果面光亮。辣味浓,辣椒红素含量高。果实中长锥圆羊角形, 果纵径14厘米左右,横径2.1厘米左右,单果重24~27克。持续座果能力强,单株座果40个以上,是红鲜椒、干椒兼用的出口大果品种。适宜干制,耐贮运。适宜露地栽培。

产量表现

2007、200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224.3公斤,比对照红龙3号增产25.6%。2007、2008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10.5公斤,比对照红龙3号增产19.9%。

品质分析

老熟果中,Vc含172.4毫克/100千克、可溶性糖含5.89%

抗性

抗病毒病和青枯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华北地区露地1月下至3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中旬定植,小高畦栽培,平均株行距35~4050~60厘米,亩栽3000~4000株。

2. 重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注意钙肥施用,果实膨大期避免发生缺钙现象。

3. 干椒生产时果实完全着色后采收,并在充分成熟后再自然凉干或烘干,避免爆晒。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各地露地或保护地种植。

中农208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208

分类 瓜类-黄瓜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中早熟,从播种到第一次采收约60天,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植株蔓生,生长势旺盛,主蔓结瓜为主。后期肥水充足,管理得当时,也会抽生短侧蔓,也可进行侧蔓结瓜。幼苗健壮,子叶大,呈长椭圆形,绿色。成株浅根系,侧根发达。主蔓上分枝特短,叶掌状,中等大小,全缘,植株第2~3节起每节都有雌花,全雌花,花单生。瓜棒形,长约30厘米,横径3.0~3.5厘米,单瓜重150~200克,把短,瓜把长度与全瓜长比小于1/7,条直,无黄条,皮色深绿均匀,有光泽,白刺,刺瘤较密,肉厚0.6厘米,心腔小,心腔直径与瓜直径比小于1/2,瓜皮较薄,品质脆嫩,味微甜无苦味。种子千粒重25克左右。

产量表现

20002001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 201.7公斤,比对照品种长春密刺增产10.55%;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02.6公斤,比对照品种长春密刺增产14.29%。

抗性

苗期鉴定,高抗角斑病、枯萎病,抗黑星病,耐白粉病和霜霉病。田间抗病性强。植株田间表现较耐低温,生长后期也表现一定的耐热性。


栽培技术要点

1. 黑龙江省春大棚多层覆盖栽培,3月上旬播种育苗,一般苗龄25~30天,不宜过长,4月上旬定植于大棚。

2. 日光温室栽培,2月上中旬加温温室育苗,苗龄30天内,3月上中旬当幼苗两叶一心时定植。适宜春季塑料大棚、加温或不加温日光温室,育苗移栽,大小行,株距28~30厘米,大行行距90~95厘米,小行行距40厘米,每亩可栽培3500株左右。

3. 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水良好的地块。深耕前,亩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以上,作畦前亩施三元复合肥100公斤,腐熟鸡粪100公斤。

4. 定植缓苗后,分期追肥。每次亩施100公斤三元复合肥或膨化鸡粪或亩施化肥25公斤和腐熟人粪尿2 500公斤。移栽后要促进尽早返苗,早搭架绑蔓。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进行适当的植株调整。

5. 及时采收,特别是早期瓜要早采、勤采,盛果期每隔1~2天采1次,以便小瓜的膨大。

适宜地区
适宜黑龙江省早春大棚栽培。

国禧204甜椒


品种名称国禧204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甜椒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雄性不育系育成,中熟甜椒F1,始花节位11~12节,果实方灯笼形,果实干物质含量高,果实浓绿色,果面光滑,商品率高,耐贮运。果型11厘米10厘米,肉厚0.65厘米,单果重150~250克, 低温耐受性强,持续座果能力强。

抗性

高抗病毒病和抗青枯病。

适宜地区
适于山西、内蒙古等脱水甜椒生产基地露地种植。

丰乐特大羊角椒


品种名称丰乐特大羊角椒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安徽省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安徽省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辣椒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株高70厘米,长势旺盛。果实长粗羊角形,果色绿,辣味浓,果长15~18厘米,果粗3.8厘米,单果重40~60克,最大单果重90克。耐热抗病,高温多雨季节坐果力强,适应性广,耐毒素病。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在2至3月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定植,7月下旬至11月采收上市,栽植株行距4060厘米。

适宜地区
是南方露地晚熟栽培的理想品种。

福佑佛手瓜


品种名称福佑

分类 瓜类-佛手瓜
学名Sechium edule (Jacq.) Swartz

审(认)定年份2012年

审(认)定情况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审(认)定编号闽认菜2012011

选育单位 尤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尤溪县良种繁育场
品种来源从尤溪县八字桥乡地方佛手瓜品种群体中系统选育而成的。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福佑佛手瓜品种早熟,从定植至始收100天左右,始花节位19~24节。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茎绿色、粗壮,分枝力强,枝蔓茂盛;雌性同株异花,雄花为总状花序,雌花一般单生;叶呈掌状、绿色;瓜呈梨形、皮绿白色、具光泽,品质优,一般单果重200~400克。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2800公斤左右。

品质分析

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检测,每100克鲜样含维生素C10.43毫克,蛋白质0.62克,粗纤维0.6克,蔗糖0.21克,还原糖2.9克。

抗性

经尤溪县植保站田间病害调查,霜霉病、灰霉病轻。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3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种瓜需进行催芽,一般亩种植25~30株。注意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

适宜地区
适宜福建省中高海拔山区种植。

国禧201甜椒


品种名称国禧201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甜椒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雄性不育系育成,中熟甜椒F1,始花节位11~12节,果实方灯笼形,果实淡绿色,果面光滑,商品率高,耐贮运。果型11厘米10厘米,肉厚0.65厘米,单果重150~260克, 低温耐受性强,持续座果能力强。

抗性

高抗病毒病和抗青枯病。

适宜地区
适于华南海南、广东南菜北运基地种植

国禧105甜椒


品种名称国禧105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品鉴椒2011020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05-30305-189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灯笼形甜椒杂交一代品种,早熟,果实方灯笼形,果表光滑,4心室率高,果实淡绿色,连续坐果能力强,青熟果翠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果纵径10厘米左右,横径9厘米左右,单果重200克左右。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很好,低温耐受性强,耐贮运。适宜设施栽培。

产量表现

2005、2006、2007三年区试平均亩产3785.7公斤,比对照福椒4号增产14.5%。2007、2008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11.4公斤,比对照福椒4号增产13.1%。

品质分析

青熟果中,Vc含123.1毫克/100千克、可溶性糖含3.03%、可溶性固形物含5.2%。

抗性

高抗病毒病,抗青枯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华北地区保护地栽培于12月中旬至1月上旬播种,3月初至3月下旬定植。露地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定植。小高畦栽培,平均株行距35~4050~60厘米,亩栽3000~4000株。

2. 培育壮苗移植,株行距5050厘米。

3. 重施沤熟基肥,及时追肥和防治病虫害。

4. 注意搭软支架栽培,以防倒伏栽培过程中应重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同时注意钙肥的施用,果实膨大期避免发生缺钙现象。

适宜地区
适于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国禧101甜椒


品种名称国禧101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品鉴椒2011019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05-10505-525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圆锥形甜椒杂交一代品种,早熟。果实长圆锥形(大炮椒),青熟果绿色,生理成熟果深红色,红果亮丽。糖和椒红素含量高,果实肉厚光滑,耐贮运,并适于脱水加工。果纵径15.5厘米左右,横径5.9厘米左右,单果重150克左右,持续座果能力强。适宜露地及设施栽培。

产量表现

2006、200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103.2公斤,比对照甜杂1号增产12.0%。2005、2006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77.6公斤,比对照甜杂1号增产9.9%。

品质分析

青熟果中,Vc含104.9毫克/100千克、可溶性糖含2.74%、可溶性固形物含4.4%。

抗性

抗病毒病和青枯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云南、四川、贵州等高海拔地区栽培于8月中旬至11月初播种,10月至翌年1月初定植;春露地栽培2月初播种,4月中旬前定植。小高畦栽培,株距35~40厘米,行距50~6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3000~4000株。

2. 结果盛期随时打掉基部老叶和无效侧枝,这样可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并使养分集中供应果实,促进果实充分长大。

3. 由于植株结果早,座果多,易造成坠秧,因此应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促进植株生长。

适宜地区
适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秋延后大棚、露地种植。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