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湘辣7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一代中熟长线椒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长线椒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好,分枝多,叶片小,叶色浓绿;果实细长、顺直,果长19~22厘米,果宽约1.8厘米;青果深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红熟后硬,前后期果实一致性好,单果重22克左右,味辣,有香味;耐湿热,干旱,坐果性好,综合抗性强,适宜鲜椒上市或酱制加工。

栽培要点

1.适宜在嗜辣的丘陵、山区或平原地区作中熟丰产栽培。

2.适时育苗移栽,每亩用种量40克左右。

3.选择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参考密度3000株/亩。

4.重施有机肥,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省种植。

精选阅读

湘辣6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辣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湘审椒2011004

选育单位 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9704A03F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线椒品种。从开花至采收约22天。生长势较强,侧枝少,茎节绿色,略带紫,叶片小,叶色浓绿,始花节位10~11节,株高65厘米,植株开展度70厘米65厘米。果实细长线形,表面光亮,青熟果浅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果长20~22厘米,果宽1.7厘米,肉厚0.15厘米,单果重22克。肉质脆,味辣。抗逆性强,挂果力强,果实生长迅速,在连续阴雨天气下座果率高。

产量表现

2008年2009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量1930公斤。

品质分析

果实中Vc含量约150.0毫克/100克鲜重,含糖量3.5%,辣椒素含量0.18%,干物质含量15.4%。

抗性

较抗炭疽病、疫病,耐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湖南12月至1月播种,采用温室或温床育苗,每亩用种量40~50克。

2.3月份假植一次,露地4月底到5月初定植,参考株行距45厘米50厘米。

3.施足基肥,勤施追肥。

4.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省种植。

湘辣3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辣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配组的杂交辣椒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株高65厘米,株幅88厘米75厘米,始花节位13~15节,果形细羊角形,果色深红色,果面光滑,果纵径16厘米,果横径1.3厘米,果肉厚0.13厘米,果肉质嫩,辣度辣,平均单株果数80个左右,单果重11克。

产量表现

每公顷产干椒5.25吨。

抗性

较抗病毒病、疫病、白绢病,耐旱性强、耐湿、耐热。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于丘陵地区及干椒生产区栽培,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增施过磷酸钙,追肥应增施钾肥,少施无机氮肥,定植行株距55厘米45厘米,单株定植,应加强中后期的栽培管理。

适宜地区
适于丘陵地区及干椒生产区栽培。

湘椒24号(湘辣4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24号(湘辣4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XS0032002

选育单位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704A为母本,970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9704A是利用湖南地方品种河西牛角椒中天然不育株,采用多代回交选育成的不育系。9701是从四川地方干椒品种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前期果开花至采收约25天。植株生长势旺盛,株高56厘米,植株开展度94厘米85厘米,分枝多,叶绿色,卵圆形,叶长9.5厘米,宽4.6厘米。始花节位13节。果实牛角形,纵径19.5厘米,横径1.8厘米,肉厚0.22厘米,2~3个心室,果肩斜,果实光滑,果形整齐较直,青果为浅绿色,生物学成熟果红色,平均单果重17.4克。种子扁平,卵圆形,金黄色,千粒重6.8克左右。果皮较薄,肉质脆,味辛辣。适宜鲜食、酱制。中晚熟。连续坐果能力强。

产量表现

鲜椒产量35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果实中含维生素C155.64毫克/100克鲜样,可溶性固形物3.4%,辣椒素0.18%、干物质15.6%。

抗性

抗高温,耐湿,抗炭疽病、疫病,耐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长江流域12月至翌年2月均可播种,温室或温床育苗,2~3月假植一次,播种量50克/亩左右。

2.3~4片真叶时分苗1次,8~10片真叶时定植。

3.宜选择土壤肥沃的沙质壤土栽培,注意不与茄科作物连作。

4.栽植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

5.施足基肥,坐果后重施追肥,每次采收后及时追肥,亩施粪肥3000公斤或饼肥100公斤,100公斤磷钾肥作基肥。

6.注意摘除侧枝和老叶,增加透气性,封行前培土防倒伏。

7.座稳果后可喷一至两次波尔多液,预防病害。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省辣椒种植地区种植。气候温和湿润地区也可栽培。可作为嗜辣地区丰产栽培或加工酱制原料生产基地主栽品种。

湘椒22号(湘辣1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22号(湘辣1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XS0012002

选育单位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湖南地方品种5901与不育系9704A多代回交转育成的优良不育系5901A为母本,四川地方干椒品种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的优良株系970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品种,定植至采收约45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一般,株高50厘米,开展度60厘米58厘米,分枝多,节间较短。叶深绿色,卵圆形,先端渐尖,长约8厘米,宽3.8厘米。第1花节位第12节。坐果性好,挂果多。果实羊角形,纵径13.1厘米,横径1.6厘米,肉厚0.13厘米,2~3心室,果肩平,果顶锐尖,果面光亮,商品成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平均单果重9.9克左右,单株产量516克。种子扁平,肾形,金黄色,千粒重6.9克左右。果皮较薄,果肉中等厚,肉质脆,辛辣,以鲜食红椒为主,可加工酱制成干制。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20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果实维生素C含量为151.4毫克/100克鲜重,全糖含量3.1%,辣椒素含量0.18%,干物质含量16.1%。

抗性

较抗炭疽病、抗疮痂病,耐病毒病和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可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

2.长江流域12月至翌年1月均可播种,温室或温床育苗,每亩播种量50克,3月份假植一次,4月上中旬定植。

3.宜选择早春温度回升快,排灌方便的缓坡地种植,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4.忌连作,参考株行距为40厘米40厘米。

5.亩施粪肥4000公斤或饼肥100公斤,磷、钾肥各施50公斤。

6.定植后至开花前追肥1~2次,坐果前追肥要少,浓度低,防止植株徒长。

7.搞好种子消毒,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疫病和沤根。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省辣椒种植地区。该品种适应性较强,种植范围广,嗜辣地区或早熟外运基地均可栽培。

湘椒39号(早辣1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39号(早辣1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湘审椒2004003XS0

选育单位 湖南隆平高科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是从长沙地方品种矮树早中经单株选择而成的自交系B31,父本是从北方地方甜椒品种中经单株选择而成的自交系920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株高48~52厘米,开展度50厘米50厘米,侧枝少,节上带紫色,叶色绿,首花节位12~13节,果实粗牛角形,表面光亮微皱,果柄粗大,果色由绿色转鲜红色,果长13~15厘米,果宽5.0厘米,肉厚0.4厘米,单果重70克左右。肉质脆,果实味辣,为鲜食辣椒品种。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2600公斤左右。

抗性

抗疫病,高抗炭疽病,耐病毒病。

品质分析

抽样检测,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约147.0毫克/100克鲜重,含糖量3.7%,辣椒素含量0.15%,干物质含量13.6%。

栽培技术要点

1.早春大棚或早春露地栽培可在10月中旬至12月份播种,每亩用种量50克左右,次年3~4月定植;作高山反季节栽培可在3~4月播种,5月定植。

2.参考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

适宜地区
适应湖南省辣椒种植地区种植。

湘干椒2号(湘辣2号)


品种名称湘干椒2号(湘辣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湘品审321号

选育单位 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种植中心
品种来源湘辣2号的母本9704A是从鲜食品种21号牛角椒中发现的不育株育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父本8001是从湖南地方干椒品种中选育的优良自交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品种,从定植至采收红椒约68天。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52厘米,开展度62厘米64厘米,始花节位12~13节。果实牛角形,纵径17.7厘米,横径1.4厘米,肉厚0.21厘米,果肩平,果面光滑,深绿色,平均单果重15克左右,单株产量1000克。味辛辣,商品性好。挂果力强,坐果率高,丰产稳产。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鲜椒1800千克,干椒300千克。

品质分析

果实中含维生素C156.5毫克/100克鲜样、可溶性固形物3.3%、辣椒素0.21%、干物质16.1%。

抗性

抗炭疽病,耐疫病和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可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

2.长江流域12月至翌年1月均可播种,温室或温床育苗,2~3月假植一次,播种量50克/亩左右。

3.3~4片真叶时分苗1次,气温稳定在10~15℃时即可定植,覆膜定植可适当提早播期,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

4.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及时追肥,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

5.做好清沟排水,注意防虫治病。

6.及时采摘。

适宜地区
适应性较强,种植范围广,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湘杂7号茄子


品种名称湘杂7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选育单位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
品种来源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配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植株生长势强,株高95厘米,开展度85厘米,较直立。叶绿色,茎青紫色,花单生,少数2~3朵簇生,门茄着生于主茎8~10节。果实长棒形,长25~30厘米,横径4~5厘米,果皮紫红色,光泽好,单果质量约200克,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味甜,子少,商品性好。

产量表现

667平方米产量4000千克左右。

抗性

抗茄子青枯病和黄萎病,耐寒,耐湿,耐热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

华南地区春季栽培年前10-12月、秋季栽培6-8月播种育苗。华中地区12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均可播种育苗。华中地区露地栽培,4月上旬至5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采收期最长可达150天。一般栽植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施足基肥,及时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安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作春季早熟栽培或秋季栽培。

湘杂油7号油菜


品种名称湘杂油7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7年

审(鉴)定情况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湘审油2007001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亲本来源:402S99104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全生育期220天。株高16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1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00个左右,每角粒数20~22粒,籽黑色,千粒重4克。

产量表现

2004年省区试平均亩产185.56公斤,比对照湘油15号增产25%;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72.44公斤,比对照湘杂油2号增产10.49%;两年平均亩产185.56公斤。

品质分析

种子含油量41.94%,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7.94mol/g饼。

抗性

田间菌核病、病毒病发病率低,抗倒性好。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育苗移栽播种期湖南地区的湘中、湘南9月中、下旬,湘北、湘西9月上、中旬为宜,周边省份参照湖南同纬度地区适时播种。苗龄期控制在30~40d,一般在叶龄为5叶到7叶时为最佳移栽期。合理密植:移栽密度根据田间肥力水平控制在0.8万~1.2万株/667 m2,直播栽培种植密度控制在2.0万~2.5万株/667m2。科学施肥:以底肥为主,底肥量约占总肥量60%。以农家肥为主,注意早施苗肥,适施腊肥,氮肥施用总量以10~15 kg/亩为宜。精心管理:注意抗旱、排渍,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全省种植。

辣优1号辣椒


品种名称辣优1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平衡,株型中等。中晚熟品种,株高65厘米,开展度100厘米。果实长羊角形,长17厘米,果肩横径2.5厘米,肉厚0.3厘米,果皮光滑,绿色,味辣,单果重30克左右。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2000~3000千克/亩。

抗性

抗性强,较耐疫病及病毒病,耐寒,丰产。

栽培技术要点

1.华南地区7月至翌年1月均可播种育苗,用种量50~75克/亩,育苗移栽苗龄30~45天,选晴天下午定植,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栽植密度3500~4000株/亩。

2.定植前要施足基肥,追肥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全年生长期追肥量30~50千克,以随水浇施为好,重点在开花结果期追施。

3.及时打掉门果以下侧芽。

4.严防田间积水,注意防治病虫危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辣优9号辣椒


品种名称辣优9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0501

选育单位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33A17号椒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羊角型辣椒,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11~13节。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深绿色,株高50厘米左右,开展度50厘米左右。商品果羊角形,深绿色,长16~20厘米,横径2~3厘米,果肉厚0.23厘米左右,果形指数8.9左右,单果重30克,果面光滑有光泽,青熟果墨绿色,老熟果鲜红色,肉厚,辣味浓,耐贮运。属青红椒兼用型。前期可收青椒,后期可收红椒。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4000~5000千克/亩。

抗性

高抗青枯病、疫病和病毒病。田间病害调查病毒病平均发病率17.4%,平均病情指数3.9,炭疽病平均发病率1.7%,平均病情指数0.5(对照湘辣2号病毒病平均发病率10.2%,平均病情指数3.2,炭疽病平均发病率0.7%,平均病情指数0.3),抗逆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春季保护地栽培播种时期南京地区一般为10月下旬,冷床播种,亩用种量50g左右。华南地区7月至翌年1月均可播种育苗,用种量50~75克/亩,育苗移栽苗龄30~45天,

2.适宜密度。株距28cm左右,行距40cm、70cm,宽窄行定植,每亩定植3500~4000株。

3.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适时适量追肥,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以随水浇施为好,重点在开花结果期追施。

4.及时打掉门果以下侧芽。严防田间积水。

5.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两广及海南全年可播种。

辣优11号辣椒


品种名称辣优11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适于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极早熟、极丰产泡椒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极早熟,粗牛角形,青果绿色,果面光滑,肉厚,果长可达18厘米以上,横径4.5~4.8厘米,单果重100~150克。抗病,耐湿性强,耐贮运,微辣。

适宜地区
是南方越冬露地、长江流域春季露地及早春保护地栽培的最佳品种。

湘椒30号(湘运2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30号(湘运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XS0092002

选育单位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704A(不育系)为母本,6429(河南地方品种云丰椒中选育的优良株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晚熟,前期果从开花到采收约32天。株高67厘米,开展度69厘米70厘米,株型紧凑,生长势强。叶绿色,卵圆形,叶长10.2厘米,宽3.9厘米。第一花节位11~14节果实长牛角形,长18厘米,横径2.4厘米,果肉厚0.2厘米,果肩平,果表光滑,商品成熟果浅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平均单果重35克。肉质细软,辣味中等。种子扁平,卵圆形,金黄色,千粒重7克。

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在湖南省岳阳、常德、邵阳、衡阳、长沙等地试验示范,一般亩产2800公斤。

品质分析

果实维生素C含量149.3毫克/100克鲜重,全糖含量3.6%,辣椒素含量0.11%,干物质含量14.1%。

抗性

较抗疮痂病、炭疽病、疫病,耐病毒病。耐热、耐旱能力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长沙地区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均可播种,亩用种量为50克,2~3月份假植一次。

2.4月中、下旬定植,参考株行距45厘米50厘米。

3.亩施粪肥4000公斤,饼肥100公斤,磷、钾肥各40公斤。

4.多雨时注意排水,忌连作,实行轮作,控制病害。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省辣椒种植地区种植。

湘椒16号(湘研19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16号(湘研19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259

选育单位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004为母本,8217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母本9004是从伏地尖与祁阳牛角椒杂交后代中分离选育出的优良材料,父本8217是从长沙地方品种常德牛角椒中用单株选育法经多代自交纯化选育的优良自交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从定植到采收48天左右,前期果实从开花到采收约22天。植株较矮,株高48cm,开展度58cm,分枝多,节间密,叶色深绿。第一花着生节位10~12节。果实长牛角形,纵径16.8cm,横径3.2m,肉厚0.29cm,2或3心室,果肩微凸,果顶钝尖;果长光滑无皱,果直,商品成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平均单果重33g,果皮中等厚,空腔小,适于贮运,肉软质脆,味辣;风味好,品质佳,座果率高,果实生长快,早期产量高且稳定,较耐寒、耐热。

栽培技术要点

1.北运基地可在8~9月播种,采用遮阳网覆盖育苗,长江流域春播在10月至12月底,温室或温床育苗,667平方米用种量50~80g,2~3片真叶时假植一次,10~12片叶时定植于大田。

2.宜选择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忌连作。

3.行距50cm,株距40cm。

4.施足基肥,667平方米施猪粪5000kg,饼肥150kg,磷、钾肥各100kg,定植后至开花前追肥2次,以10%的猪粪水为好,第一批果坐稳后,可在植株行间开沟穴施复合肥,667平方米用量10kg,每次采收后均施肥一次,以稀猪粪水加钾肥或复合肥为宜,不宜偏追氮肥。

5.由于该种早熟,座果率高,故应及时采摘,防止早衰。

适宜地区
适宜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冬季作北运菜栽培。

湘椒11号(湘研9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11号(湘研9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1996年

审(认)定情况199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59016907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从定植到采收46天左右,前期果实开花到采收约25天。株型紧凑,株高44cm左右,开展度51cm57cm,叶卵圆形、绿色,先端渐尖,第1l~13节着生第一朵花,果实长牛角形,纵径14cm,横径2.4cm,肉厚0.24cm,2~3心室,商品成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单果重25g,最大单果重40g。果皮较薄、肉细软,辣味浓。

产量表现

大田生产一般亩产2500Kg左右。

品质分析

Vc含量140.mg/100g鲜重,全糖含量3.1%,辣椒素为0.39%,干物质含量14.4%。

抗性

耐热性中等,较抗疫病、炭疽病,对病毒病、疮痂病抗性中等。

栽培技术要点

1.11月至12月份播种,温室育苗,3月份假植一次,4月上中旬定植,亩栽3500~4000株。

2.忌连作,苗期防治猝倒病、灰霉病、立枯病,成株期防治疮痂病、病毒病、蚜虫和烟青虫等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省各地以及相同生态区种植。

辣优12号辣椒


品种名称辣优1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耐高温越夏、秋延后栽培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果实粗牛角型,果直且硬,果面光滑,耐高温、耐热,果绿色,红色果鲜艳,果长18厘米,粗3.5厘米,果肉极厚,极耐运输,单果重55克。特别适合耐高温越夏、秋延后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

1.亩用种量40克。

2.充足基肥很重要,采收后及时追肥,以保持后期果实不变短。

3.注意防治蚜虫、螨类。

适宜地区 适合广东省越夏、秋延后栽培。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