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改良青杂三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晚熟一代杂种,生育期95~100天。株高45.5厘米,开展度87.4厘米;外叶绿色,叶面较皱,叶脉细,叶柄薄而平,浅绿色;叶球呈短圆筒形,球叶浅黄绿色,球顶圆,叠抱,球高30.5厘米,球径25.2厘米,球叶数65片,单球重3~4公斤。冬性强,播种期弹性大,耐抽薹,品质好,亩产净菜5000公斤。

抗性:较抗霜霉病、软腐病,易感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山东地区于立秋前后播种,11月中旬收获。种植密度每亩2500株,行株距60厘米50厘米。其注意事项:

1. 本品系列一代杂种,不可在留种。

2. 因气候,栽培,土壤等不宜条件造成减产,恕不负任何责任。
3. 请将种子放于阴凉干燥处。

适宜地区 适宜在天津、河北、内蒙、北京、山西、甘肃、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栽培。

延伸阅读

青研4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青研4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青岛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青研4号大白菜是青岛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常规育种技术为主,结合室内抗病性鉴定、生化成分及营养成分分析等方法选育出的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秋白菜中、晚熟品种,生长期约85天。植株较披张,株高约50厘米,开展度80厘米,外叶浅绿色,叶面较皱,叶柄白绿色,稍厚、较平;球叶浅黄色,叠抱,球叶约50片,叶球呈卵圆形,球顶平圆,单球重3.6公斤左右;净菜率69.7%,软叶率52.7%,亩产净菜6500公斤。风味、品质一般。

产量表现:青研 4号大白菜自2004年通过审定以来,共销售良种9642千克,为联系单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万元,创社会效益0.5亿元,新增社会效益2500万元。将来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后,预计10年内可累计实现社会效益5.56亿元。

抗性:耐贮藏,高抗病毒病,抗霜霉和黑斑病,综合抗病能力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山东省内于8月1520日播种,亩栽1900株左右。起垄栽培。

适宜地区 在全国适宜地区作秋白菜中、晚熟品种推广种植。

晋菜三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晋菜三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87年

审(认)定情况1987年通过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河头早和玉青作亲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晚熟一代杂种,生长期75~80天。叶球为直筒拧心形,株高55厘米,球高45厘米,上下一般粗,球径14厘米。叶色深绿,叶柄浅绿色,单株净菜重2.5~3公斤,亩产净菜5000~7500公斤,净菜率90%。品质优。

抗性: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在太原地区于8月上旬播种,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安排适宜的播种期。因外叶展开度小,适宜密植,亩留苗3000~3500株,行株距50厘米40~46厘米。

适宜地区 适应地区广,山西、河北、贵州、辽宁、陕西、内蒙古均可栽培。

太原二青大白菜


品种名称太原二青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青麻叶和玉青作亲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晚熟品种,生育期90天。叶球为长筒拧心形,卷心紧实,顶端略尖,球高60厘米,叶球重4.5公斤,外叶深绿,叶柄浅绿色。单株净菜平均重4公斤左右,亩产净菜7500~10000公斤。净菜率占85%,是丰产型一代杂交种。品质佳。本种纤维少、口味浓,绵软开锅烂,凉拌、烹炒、火锅皆宜。收获后入窖耐贮性好,太原地区一般立冬后入窖,春节前后才陆续上市,直到来年四月份,比其它品种明显地表现极少脱帮和腐烂。

产量表现:在大白菜主产区连续种植10年以上,能连年丰产稳产,在病害大流行年,一般品种出现绝产的情况下,太原二青仍能亩产净菜4000~5000公斤。

抗性:抗病毒病和霜霉病和腐烂病,耐贮藏。

栽培技术要点:

1. 在太原地区于8月上旬播种,亩留苗3000株左右。

2. 植株直立生长,适宜密植,株行距1.51.3尺。

3. 生长期约90天,太原地区适宜于立秋前下种,全国其它地区可参考太原气候条件,确定本地区的适宜下种期。
4. 需要高水肥,注意施足底肥。

适宜地区 适应地区广,山西、河北、贵州、辽宁、陕西、内蒙古均可栽培。

沪青杂1号白菜


品种名称沪青杂1号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沪农品审(认)蔬菜2003第035号

品种来源青4A/605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单株重202克,株高18.3厘米,绿叶数13片,最大叶片长17.2厘米、宽10.6厘米,叶柄长6.5厘米、宽5.4厘米、厚0.78厘米,叶脉粗细中等,叶片绿色,叶柄浅绿色。

栽培技术要点

适应于四季栽培,可以育苗移栽,亦可直播。栽培密度可根据不同季节相应调整。

适宜地区
适宜上海市种植。

豫白菜8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豫白菜8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生长期55~60天,植株生长势旺,植株生长整齐一致平均,株型直立。株高约36厘米,开展度72厘米左右。外叶10片,外叶浅绿,叶面少毛,叶帮白色,叶球矮桩叠抱,球高24.5厘米,横径20.3厘米,球形指数1.21,单株净菜重2.4千克,净菜率67.4%。

产量表现:大田生产一般净菜产量为3900~6700千克/亩。

品质分析:丰产稳产性好,品质嫩,口感好,含可溶性固形物2.22%、粗蛋白质1.09%、维生素C24.1毫克/100克鲜样、粗纤维0.66%。叶帮少,软叶率64.8%。

抗病性: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黑斑病、软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河南省适宜播种期为7月20日至8月25日。播前每667平方米撒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垄下条施复合肥25千克。定植株行距50厘米57厘米,栽植密度2300株/亩。用种量100克。高垄直播,如育苗移栽需在5片叶前带土定植。因播种期早,苗期要注意多浇水,以利降温出苗。做到三水齐苗,五水定棵,中后期保持地面见干见湿。应适当追肥,每667平方米可随水冲施尿素10千克或人粪尿500千克,莲座期及结球中期各1次,管理以促为主,一促到底。病虫害防治同一般大白菜生产,叶球紧实后即可上市销售。

适宜地区
适宜河南、河北、甘肃、陕西、山东等地作秋季早熟大白菜栽培。

早熟5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早熟5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89年

审(认)定情况198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由自交不亲和系10383-1二环系26-5-4-5配制的优良杂交组合。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较直立,株型小,一般株高31厘米,开展度40~45厘米。叶片较厚,深绿色,无茸毛,叶面较皱,最大叶长36厘米,宽36厘米。叶球白色,稍叠抱,球顶圆形,叶球呈短筒形,高球25厘米,横径15.5厘米,叶球紧实,球叶数23片左右,单球重1~1.5千克。净菜率70%。早熟,耐热、耐湿,生长期55天,能耐35~37℃高温,平均气温在20~25℃能正常结球,适应性强,适于高温、多雨时期作小白菜栽培,也适合早秋作结球白菜栽培。纤维少,口感稍甜,品质好。

产量表现:亩产净菜2500~3000千克,高的可达5000千克。

抗病性:抗炭疽病和病毒病,耐霜霉病。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弹性大,播种期范围大,411月均可播种,大棚内可周年生产。5月上旬至9月上旬可作为小白菜栽培,幼苗生长很快,播种后30天即可上市,亩产量约3000千克。作为结球白菜栽培,视各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外叶较少,适宜密栽,行距50厘米,株距30~40厘米,栽植密度3600~4000株亩。除施足基肥外,还应在莲座期和结球期各重施追肥1次。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各地栽培,最适宜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高温多湿地区种植。浙江省各地普遍栽培,江西、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也正在成为主栽品种之一。

早熟6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早熟6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2004年

选育单位 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大白菜杂种一代。
品种来源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父母本均为自交不亲和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株高33厘米,开展度45~48厘米。叶面稍皱缩,深绿色,茸毛稀少。外叶少,边长叶边结球,叶球紧实,白色,矮桩,叠抱,倒锤形,包心快,叶球高25厘米,横径18厘米,单球重2~3千克,内叶洁白,叶质柔嫩,品质优良。早熟,生长期60天左右。适应性强,耐湿耐涝,不感染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恢复生长,表现稳产、高产。结球适宜温度18~20℃,平均气温20~23℃也能正常结球。因适口性好,球型适中、美观,很受市场欢迎。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在4000千克/亩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 选择前作为茄果类、瓜类、豆类等作物的地块,忌前作为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前茬罢园后及时清洁田园深耕晒垡,深沟高畦,防止田间渍水。

2. 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选择最佳播期,适于密植,一般行距55厘米,株距35厘米,亩栽2500~3000株。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于7月底至9月下旬播种,10月底至11月中旬采收。

3. 施肥 一般667m2施厩肥1500~2000kg、人粪尿1500kg作基肥,幼苗期结合浇水薄施少量速效肥,莲座期和结球期各追肥1次,每次施尿素15~20kg/667m2。

4. 生长前期需水量不多,而此时常有台风暴雨,宜适当控制土壤水分,使植株生长健壮,供水过多将造成植株徒长,从而降低植株的抗病性。结球初期,植株生长量很大,需保持水分充足,但各地的土壤水分状况及降水量不同,浇水的次数和水量应有区别,原则上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准。

5. 病害主要为炭疽病和软腐病,要采取农业综防措施加以预防,如适当延迟播种,深沟高畦,控制土壤含水量等。虫害主要有菜螟、菜青虫及蚜虫等,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及时防治。

6. 10月至12月均可收获上市。一般叶球八九成紧实时即开始收获,过迟收获易产生裂球,影响商品质量。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作早秋白菜栽培,有条件地区也可作春白菜栽培。

豫园50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豫园50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采用国内先进的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培育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抗热,极早熟,生育期45~50天。外叶深绿色,叶球白色,半高桩、叠抱,球形指数1.4,单球重1~2千克,口感好、风味佳。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产量表现:一般净菜产量为4000~6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高温结球能力强,适宜于夏季反季节栽培。河南省6月下旬至8月中旬播种,用种量100克/亩,球形较小,适宜密植,一般种植密度为3000~4000株/亩。注意除草和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一促到底。

适宜地区 适宜河南等地夏季露地栽培,现已推广到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江苏、湖北、湖南等地。

北京80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北京80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1年

审(认)定情况199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审菜字第3号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用782182和玉青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晚熟一代杂种,生长势旺,生长期80~85天。株型直立,株高62.7厘米,开展度70.3厘米,外叶深绿色,叶缘波状,叶面皱,叶柄绿。茸毛少。叶球拧抱,叶球绿色,高桩,直筒形,拧抱。球高45.8厘米,球径15.2厘米,球形指数3,结球紧实,单株净菜重3~3.5公斤,亩产净菜7000~8000公斤,净菜率80%。该品种可作为冬贮大白菜大量砍收前的搭配品种和冬贮品种。

产量表现:品质好,叶球含水量为95.68%,还原糖含量为1.57%,每百克鲜菜含维生素C 17.17毫克。

抗性:抗病毒病、霜霉病,适应性强,耐贮藏。


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于8月初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行距56厘米,株距43厘米。栽培时应多采用优质、腐熟有机肥,生长期不应缺水,一切管理措施要及时进行。不适合盐碱地栽培。

适宜地区 适于在北京、河北、内蒙、广西、贵州等地栽培。

津夏2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夏2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矮桩头球类型,株高34厘米,球高24厘米,开展度38厘米,株型半直立,外叶绿色,中肋白色,球顶叠抱,结球紧实,球型整齐美观。商品品质和口感品质均好,粗纤维含量少,生食甜脆,熟食易烂。耐热、耐湿,35℃高温下能正常结球,抗霜霉病和病毒病。早熟,生育期45~50天,单株重1.3千克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35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天津地区6月至8月均可播种,定苗密度4000株/亩,栽植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因为生长速度快,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并参考当地同类型品种进行管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津秋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秋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高桩直筒青麻叶类型,株高58厘米,球高52厘米,开展度65厘米,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深绿油亮,中肋浅绿,球顶花心,叶纹较少。商品品质和口感品质均好,粗纤维含量少,生食甜脆,熟食易烂。中熟,生育期78天左右,单株重3.5千克左右。抗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在78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要严格控制播种期,不可过早播种,一般以当地日平均温度在25℃时为适宜播种期,天津地区一般以立秋播种为宜,适当晚播,有利于生长。定苗密度2400株/亩,栽植行距56厘米、株距50厘米。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并参考当地同类型品种进行管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琴萌8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琴萌8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青岛国际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由自交不亲和系93-2-2SI和93-7-5SI配置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琴萌8号为早熟秋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65天左右,植株较披张,株型整齐,株高34.9cm,开展度80.8cm;外叶绿色,叶面稍皱,叶柄白绿色;叶球倒卵圆形、叠抱,球高23.5cm,横径19.1cm,球叶浅黄绿色,单球质量3kg左右,净菜率70%以上;一般每667m2产商品菜5500kg左右,风味品质好,适应性强。适于秋季及早秋栽培。

抗性:高抗霜霉病、病毒病、黑斑病和软腐病,耐贮运。

栽培技术要点:山东地区7月下旬直播,小高垄栽培,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4500kg、磷酸二铵10kg、过磷酸钙30kg作基肥。株距35cm,行距60cm,每667m2栽3000株左右。干旱年份要三水齐苗、五水定棵,加强苗期水分管理,定苗后及结球初期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速效肥10~15kg;雨水多的年份要注意排水防涝。注意防治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山东、河北、北京、黑龙江、陕西、天津、河南等地早秋栽培

津夏3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夏3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出的耐热结球白菜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矮桩头球类型,株高35厘米,球高27厘米,开展度40厘米,株型半直立,外叶绿色,中肋白色,球顶叠抱,生长速度快,球形整齐美观。耐热、耐湿,35℃高温下能正常结球。商品品质和口感品质均好,粗纤维含量少,生食甜脆,熟食易烂。早熟,生育期45~50天,单株重1.0~1.5千克。抗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40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天津地区7月下旬至8月均可播种,定苗密度4000株/亩,栽植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因为生长速度快,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并参考当地同类型品种进行管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亚蔬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亚蔬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引进的早熟、耐热、结球大白菜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极早熟大白菜优良品种,生育期45~50天。株高24厘米,开展度45厘米。叶呈椭圆形,外叶深绿色,7~8片,心叶浅绿色,叶柄白绿,叶全缘,叶面稍皱。叶球近圆,叠抱,叶球高18厘米,球12厘米,单球重0.6公斤,生育期45天~50天。软叶率高,外叶净菜率75%,每亩产净菜2500公斤。

抗性:抗霜霉病、黑腐病、耐热性较强。

栽培要点:7月份播种,可在8~9月淡季收获;8月初播种国庆节上市。株型小,适于密植,采用行距50厘米,株距37厘米窄垄单行,或采用行距60厘米,株距宽垄双行。每亩种4000~5000株。

适宜地区 可在全国适宜地区作夏白菜品种种植。特别适合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种植。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