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热抗3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沪农品审(认)蔬菜2003第037号

品种来源93172/9315C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矮桩类型,植株高30厘米左右,开展度55厘米,外叶绿色、叶面稍皱,刺毛稀少,叶柄绿白色,外叶少、净菜率高。叶球淡绿色,叠抱,球高23厘米,球横径20厘米,单球重1.0公斤左右。熟性60天左右,平均产量2500~3000公斤左右。

产量表现

1996年上海市郊崇明、南汇、松江等地进行田间品比试验和示范试验,产量可达3000公斤左右,较夏阳平均增产30%左右,较亚蔬一号平均增产51%左右;1998年在崇明绿华镇种植20多亩,平均产量3000公斤。

抗性

该品种耐热性好、抗病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种期为5月至8月下旬,直播或育苗均可,播种后应保持充足的土壤含水量,以利出苗。育苗苗龄以20~25天为宜,每亩密度3500~4000株。整个生长期间,肥水管理以促为主,肥料到基肥为主,追肥1~2次。适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栽培。

适宜地区
适宜上海市夏秋季生产。

精选阅读

红抗2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红抗2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山东省春秋大白菜育种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红抗2号是以B908与T9172个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配制的中晚熟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红抗2号为中晚熟一代杂交种,生育期75~80天。球叶扣抱呈圆桶状,叶色浓绿,叶面有细核桃纹,白帮,中肋薄平;球叶橘黄色,经日光照射后呈橘红色;耐贮藏,贮后风味品质良好。高抗病毒病,兼抗霜霉病和软腐病等。适宜作冬贮白菜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红抗2号适于8月8~15日播种。各地应参照当地气候,适期播种。

2. 合理密植。红抗2号2500~2800株为宜。

3. 加强肥水管理。红抗2号于莲座期适当控水蹲苗10~15天,可有效减轻病害,结球期水肥齐攻,收获前控水,以利贮运。

4. 及时防治害虫。苗期重点防治蚜虫、跳甲、小菜蛾危害,及时喷施农药。一般情况下无须喷施防治病的药剂。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津夏3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津夏3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选育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出的耐热结球白菜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为矮桩头球类型,株高35厘米,球高27厘米,开展度40厘米,株型半直立,外叶绿色,中肋白色,球顶叠抱,生长速度快,球形整齐美观。耐热、耐湿,35℃高温下能正常结球。商品品质和口感品质均好,粗纤维含量少,生食甜脆,熟食易烂。早熟,生育期45~50天,单株重1.0~1.5千克。抗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40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条件好的中性土壤种植。天津地区7月下旬至8月均可播种,定苗密度4000株/亩,栽植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因为生长速度快,整个生长期要供应充足的肥水,并参考当地同类型品种进行管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豫新3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豫新3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日本品种与国内品种二环系杂交种的二环系与国内另一品种的双单倍体纯系配制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早熟,生育期65天。外叶上举、深绿色,株高48厘米,开展度62厘米,叶球白色、高桩、近柱形,球形指数1.8,单球重3~5千克,商品性好,净菜率高,食用风味佳。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一般产净菜5500~7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于日平均气温26℃时播种,河南省7月底至8月中旬高垄直播,用种量100克/亩,定苗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留苗约2200株/亩。注意虫害防治,宜进行高水肥管理。

适宜地区
适宜河南等地秋季栽培,现已推广到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江苏、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等地。

哈白3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哈白3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黑登记2004020

选育单位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F300H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37厘米,株幅61厘米,球叶数46片,外叶数14片,总叶数60片。叶色深绿,叶面泡皱,最大叶片长34.5厘米,宽27.2厘米,叶柄白色,叶柄长16.8厘米。球型矮桩,球型指数1.58,结球整齐一致,净菜率75.5%。熟食易烂,生育期75~80天。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4.3公斤,较对照哈白二号增产20.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31.4公斤,较对照哈白二号增产13.9%。

品质分析

维生素C含量15.3毫克/100克鲜重,固形物含量5.35%,,纤维素含量0.52%,干物质含量5.47%。

抗性

接种鉴定:病毒病发病率14.29%,霜霉病发病率26.34%。

栽培技术要点

1. 哈尔滨地区7月18~24日播种。株行距为35~38厘米70厘米,直播,亩保苗2500~2800株。选择保肥保水力较强,结构良好的土壤,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亩。

2. 拉十字、3片真叶时间苗两次,6~8片真叶时定苗,三铲两趟,莲座初期追一次肥,施尿素或二铵15~20公斤/亩,结球初期追一次尿素10~15公斤/亩。

3. 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灌水,苗期保持不旱,注意防治跳甲,生育期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地蛆等害虫。

适宜地区
适宜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天正夏白3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天正夏白3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审(认)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0号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组合为99-364/99-184,母本99-364为从引进材料91-9中筛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父本99-184为用引进材料94-3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杂交种属夏白菜品种,生长期约50天,开展度50厘米50厘米,外叶绿色,少毛,白帮,叶球半高桩,小花心。单球重1.1千克左右,净菜率60.8%,软叶率61%。风味品质较好。

产量表现

该杂交种在20012002年全省夏白菜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净菜2406.4公斤,比对照鲁白13号增产9.4%;在2002年全省夏白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净菜2216.5公斤,比对照鲁白13号减产2.9%。

抗性

耐热性较强。两年区域试验田间表现霜霉病病株率45.1%、病情指数13.6%;病毒病病株率0.9%、病情指数0.4%;软腐病病株率7.6%,综合抗病能力强于对照鲁白13号。

栽培技术要点

点母本早播5天,定植时株行距60厘米35厘米,即1.2米宽畦栽2行,栽后覆盖地膜。父母本比例为1∶1。及时去掉花期不遇花枝,严格控制方圆2000米以内不能有其它易杂交的蔬菜作物。

适宜地区
可在全省适宜地区作夏白菜品种推广利用。

丰抗60大白菜


品种名称丰抗60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种苗研究所
品种来源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蔬菜分公司引进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生长期55~60天。外叶绿色,叶面皱缩,叶柄白绿,柄宽6厘米,叶球叠抱,呈卵圆形,株高32厘米左右,开展度60厘米左右,球形指数1.57。单株重3.37公斤左右,净菜率69.2%,软叶率55%,每亩净菜产量6150左右。商品性好,抗病毒病、霜霉病、较抗软腐病,结球早而实,品质、风味优良。

产量表现:19941998年在荆州、黄石、襄樊、武汉等地小区试验,一般单产6万kg, 比对照小杂56、鲁白6号均表现增产,单株毛重、净重、净菜率等均较对照明显增长。

抗性: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发病率较对照轻,但不抗黑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宜播种期7月底8月初,做到10月上旬上市。密度每亩2800株。

2. 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 肥能力强、排灌良好的沙壤土或粘壤土,播种前翻耕炕晒,深沟高畦。

3. 每公顷种植4.5万株左右。

4. 勤灌水薄施肥。起垄时每公顷施有机肥7.5万kg,氮、磷、钾复合肥225kg作基肥,结球初期重施氮肥。包心期及时追肥浇水。

5. 适时防治病虫害。
6. 制种要点。双亲均为自交不亲和系,父母本行比要求1∶1;放蜂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加强肥水管理和治蚜工作。

适宜地区 在山东、河南、四川、湖北、江西、浙江、河北、甘肃、内蒙作早秋栽培。

备注原代号西白92-6。

丰抗78大白菜


品种名称丰抗78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7年

审(认)定情况199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种苗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F91-3-3-1-5-1京90-1的杂交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晚熟秋杂交结球大白菜,生长期75~80天。株高51厘米,开展度70厘米,外叶深绿,叶柄绿白,柄宽7厘米。叶球合抱,心叶闭合,球叶白绿,球形指数1.9,结球紧实,叶球炮弹形。单株重5公斤左右,净菜率80%,软叶率47%。生长势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商品性好,耐贮。可生食、炒食,口感及风味极佳。

产量表现:19941995年参加山东省大白菜新品种(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7876Kg,比对照品种鲁白10号增产1.6%,居第一位;199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7979Kg,比鲁白10号增产18.1%。

抗性:高抗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在山东地区于立秋前后起垄播种,每亩种植2000~2200株。由于单株生产潜力大,应加大肥水管理,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并适时防治病虫害,一般每亩产净菜10000公斤左右。

适宜地区 适于全国各地大白菜产区栽培。

备注又名鲁白16号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