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海丰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中熟一代杂交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熟一代杂种。果实长灯笼形,浓绿色,果面光滑,味甜,商品性好。最大单果重200克。抗逆性强。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5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栽培中需要搭架。

适宜地区
适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编辑推荐

海丰28号辣椒


品种名称海丰28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早熟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早熟一代杂种。果实粗羊角形,绿色,味辣。果面光滑,果长20~23厘米,横径3厘米左右。单果重80克左右。植株生长势强,连续坐果性好。抗病和抗逆能力强。

品质分析

每667平方米产量4500千克左右。

适宜地区
露地和保护地均可栽培。

海丰24号辣椒


品种名称海丰24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中早熟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早熟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绿色,果面光滑,顺直而有光泽。果长22~25厘米,横径2~2.5厘米。平均单果重50克左右。生长势旺,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辣度适中,尤其适合做辣椒酱。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5000千克左右。

抗性

抗病毒病,耐疫病,耐热性、耐湿能力强。

栽培技术要点

1.每平方米栽2500~3000穴,每穴2株。

2.前期注意控水,防止秧苗徒长。

3.如果做越夏栽培,注意高温来临前秧苗提前封垄,适当控制生殖生长。高温过后,追肥浇水。

适宜地区
适合南北方露地和北方秋延后栽培。

海丰34号辣椒


品种名称海丰34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中早熟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早熟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绿色,果长23厘米左右,横径2~2.5厘米。单果重35~40克。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耐疫病,耐湿,耐高温能力强。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4000千克左右。

抗性

抗病毒病。

适宜地区
适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海丰8号辣椒


品种名称海丰8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 syn. C. 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早熟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浅绿牛角椒,果长16~18厘米,果粗4厘米左右,果肉厚0.3~0.4厘米,座果集中,座果率高。

产量表现

平均亩产4500~5000公斤。

适宜地区
目前在山东的寿光、青州,新疆的阿克苏、云南的大理均广泛种植。

海丰23号辣椒


品种名称海丰2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早熟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早熟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绿色,微辣。果长22~26厘米,横径4厘米左右,果肉厚3毫米。单果重100克左右,最大果重可达150克。果实顺直,果面光滑,商品性好。植株生长势强,坐果集中。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45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每667平方米种植3500株左右。

适宜地区
保护地、露地均可种植。保护地栽培,单株种植,应搭架或吊秧。

海丰37号辣椒


品种名称海丰37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 syn. C. 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早熟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深绿色,粗牛角型辣椒杂交一代,果味微辣,果面略皱,果长15~17cm,果肉厚约0.35cm,平均单果重120g,生长旺盛,座果率高,连续座果能力强,抗病性好。

产量表现

亩产5500kg左右。

适宜地区 露地、保护地均可栽培。

新海丰19号辣椒


品种名称新海丰19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 syn. C. 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早熟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浅绿色羊角椒杂交一代,果型顺直美观,果面光滑有光泽,商品性好,果长24~30cm,果粗4cm左右,植株长势旺,株型紧凑,节间短,膨果速度快,连续座果能力强,单果重100克左右,抗逆性强,耐病,高产。

适宜地区
适宜保护地栽培。

天骄6号(宁椒6号)辣椒


品种名称天骄6号(宁椒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0101

选育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星光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91-6/91-12作亲本,1993年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极早熟品种,株型紧凑。株高55厘米,开展度约48厘米,不易早衰,株形直立紧凑,茎节距短。始花节位第6~7节,连续结果性好。植株上下果均匀,坐果率高。果实长灯笼形,嫩果果皮深绿色、光亮微皱,成熟果红色,长12~15厘米,果肩宽5厘米左右,肉厚0.3厘米,果腔小,平均单果重约28克。味中辣,脆嫩。结果后期果实仍大于同类品种,表皮光亮,外观美,比同类型品种辣味强。熟果鲜红色,转色均匀商品性好。兼有极早熟与大果型的特点。

产量表现

19981999年参加江苏省早熟组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前期亩产和亩总产分别为1109千克和2988千克,分别比对照通椒一号增产36.52%和3.4%,2000年生产试验,前期亩产和亩总产分别为1490千克和3660千克,分别比对照增产31.0%和3.5%。

抗性

抗病毒病、炭疽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9月底至翌年1月播种,2月中旬至3月中旬定植,忌连作。

2. 高畦覆膜,亩定植密度4000株,大小行定植。

3. 结果期每隔15天追肥、浇水1次。

4. 注意防病治虫。

适宜地区 适宜江苏省各地保护地栽培。

中椒6号辣椒


品种名称中椒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2001003,0108011-2000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
品种来源79-183-58-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在露地生长条件下,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50~55厘米。叶色深绿,始花节位9~11节,连续结果性好。果实粗牛角形,果色绿,果面光滑,纵径12厘米,横径4.0厘米,肉厚0.33厘米,单果重45~60克。中早熟,定植后30~35天始收。味微辣,品质优良,商品性好。

产量表现

19921993年山西省辣椒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36千克,比对照22号尖椒增产45.05%。19971999年北京市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2711千克,比对照湘研一号增产31.35%;1998199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51千克,比湘研一号增产28.26%。

品质分析

VC100毫克/100克,干物质6.69%,全糖2.44%。

抗性

耐贮运、耐热、抗病毒病,中抗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京津地区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或5月初终霜后定植露地,每亩定植4000穴左右。

2.利用保护设施栽培要适当控制营养生长。

3.生长期间应注意及时防治蚜虫、茶黄螨和棉铃虫等虫害。

4.该品种由于生长势强,分枝和结果多,因此需选择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种植,并要求有水源、能灌溉,雨后能及时排涝,以防疫病发生。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地膜覆盖。

适宜地区 该品种抗逆行强,适应性广,适宜华北、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等地区种植。

镇椒6号(镇研6号)辣椒


品种名称镇椒6号(镇研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0503

选育单位 镇江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Y9012Y902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粗长羊角型辣椒,始花节位8~9节。植株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株高65cm左右,开展度50cm左右。果实成熟期较早,粗长羊角型,黄绿色,果面光滑,果长16.8cm左右,果肩宽2.5cm左右,果形指数6.8左右,果肉厚0.2cm左右,平均单果重29.7g左右,味辣,成熟果鲜红色。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前期产量平均亩产1504.9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3%,总产量平均亩产3313.3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10.4%;2004年生产试验前期产量亩产1541.5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55.6%,总产量亩产3276.5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34.5%。

抗性

田间病害调查病毒病平均发病率29.2%,平均病情指数7.4,炭疽病平均发病率3.5%,平均病情指数0.8(对照苏椒3号病毒病平均发病率27.9%,平均病情指数7.6,炭疽病平均发病率2.4%,平均病情指数0.8),抗逆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露地栽培播种时期南京地区一般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保护地育苗,亩播种量50g左右。

2.适宜密度。株距30cm左右,行距50cm左右,每亩定植4500株左右。

3.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适时适量追肥,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

4.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适宜地区
适宜江苏各地露地栽培。

渝椒6号辣椒


品种名称渝椒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6年

审(认)定情况2006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审(认)定编号国品鉴菜2006023

选育单位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利用辣椒优势育种原理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大果型辣椒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大果型辣椒新品种。株高67.2cm,开展度69.4cm;第一始花节位为11~12节。果形长灯笼形至牛角形,果长11.2cm,横径4.9cm,果肉厚0.45 cm。单果重55.5g。果色浅绿。风味微辣,汁中,脆,座果率高,结果期长。商品性好,耐贮运。

产量表现

一般每亩产量3000公斤以上。

在20032004年全国青椒第四轮区试中,前期平均亩产1063.3公斤,比对照苏椒五号减产7.2%,差异不显著;全生育期平均亩产2865.3公斤,比对照苏椒五号增产13.3%,差异达显著水平,居参试4个品种第2位。从2002年起分别在四川、贵州等省及重庆市多个区县示范,平均亩产2800.0公斤以上,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平均增产15.0%以上。

抗性

高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

栽培技术要点

1.重庆及西南地区,塑料大棚冷床育苗在10月中旬催芽播种。

2.株距0.3~0.4m,行距0.5m,一般种植密度为3000穴/亩。

3.定植前施足底肥,应占总量的60~70%。

适宜地区
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