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豫番茄1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通过黑龙江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990005

选育单位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从茹矮粉T中选出的47号株系为母本,用从郑番1号自交后代系统选出的54号株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型,中早熟。株高70cm左右,普通叶、深绿色,单株开花量大,自然坐果率高,丰产稳产。粉果,果实圆形,幼果具绿肩,单果重150~200克。果实色泽鲜艳,肉厚质沙,品质及商品性状好,畸形果、裂果率很低,畸裂果率11%~12%。全生育期170天左右,开花至成熟约43天。

产量表现

平均产量为6800千克/亩,丰产田块可达120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总糖3.29%,总酸0.4%,糖酸比8.2,Vc含量17.6mg/100g。

抗性

综合抗病性强。高抗番茄花叶病毒病,耐早疫病、晚疫病和叶霉病,耐热,耐低温。

栽培技术要点

1. 春季栽培注意培育壮苗,施足底肥,地膜垄栽;夏秋季栽培注意防高温干旱、暴雨及病虫害,同时注意防落花;保护地栽培注意棚室温湿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2. 用种量35g/亩左右,单株留4~5穗果,每穗3~4个果,花期用激素保花保果,及时浇催果水,追膨果肥,及时采收。

3. 杂交制种时要疏除过多的花果,黄苗为假杂种,苗期剔除。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适宜全国广大地区春、秋季露地、保护地及夏季栽培。

编辑推荐

豫番茄6号


品种名称豫番茄6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豫番茄6号

选育单位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是从浙江品种矮粉T中选出的具有薯叶、黄化、粉果3个隐性性状的47号株系,父本是从(多毛番茄强丰)混合花粉后代经多代自交分离筛选出的综合性状优良的87-4-3株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型,早熟,株高约60厘米,节间短,株型紧凑,6节着生第一序花,花序间隔1~2节,2~3序花封顶。粉果,单株花量大,自然坐果率高,丰产稳产。果实近圆形,幼果具绿肩,单果重约160克。果实色泽鲜艳,光滑均匀,品质及商品性状好,风味较好。畸形果、裂果率低。

产量表现

历年试验平均产量7000千克/亩,丰产田块达10000千克/亩以上。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2%,维生素C含量19.6毫克/100克鲜样。

抗性

综合抗病性强,高抗TMV(烟草花叶病毒),中抗CMV(黄瓜花叶病毒),兼抗早、晚疫病,耐叶霉病,耐低温。

栽培技术要点

1.郑州地区春季中棚栽培,于11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中旬定植,单干整枝,栽植密度5000株/亩。春季露地栽培,1月底至2月初播种育苗,4月中旬定植,栽植密度4000~4500株/亩。

2.春季栽培苗龄60~65天,秋季栽培苗龄35天左右,均在二叶一心期前分苗。春季低温条件下育苗,应注意加强分苗后苗床管理,以减少畸、裂果现象发生;秋季育苗应注意苗床遮阴防暴雨,避免高温干旱发生病毒病,并注意害虫的防治。

3.开花结果期使用10~20ppm的2.4D沾花,或用30~40ppm的番茄灵喷花,并注意疏花疏果。秋季育苗期高温多雨,防苗徒长,可在分苗前和分苗成活后,使用比久(B9)200倍液,或100~150ppm的PP333溶液,或用1000ppm矮壮素溶液喷洒植株,抑制徒长,促进结果。结果期用50公斤水、加1~1.55克赤霉素(920),或用400~600倍的5406细胞分裂素溶液喷洒植株,每10天一次,喷2~3次,可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果实膨大,提早成熟,能提高产量20%左右。

4.该品种丰产潜力好,果实膨大快,成熟集中,定植整地底肥应施足优质农家肥,每亩8方左右,并增施磷酸二铵每亩30~40公斤。果实膨大期追施化肥。

5.注意病虫害防治:注意对早、晚疫病及病毒病的防治,保护地应注意灰霉病、叶霉病的防治。可定期喷打扑海因、瑞毒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或速可灵防治。对棉铃虫、蚜虫、白粉虱等,可喷打敌敌畏、敌杀死、三氯杀螨醇等农药进行防治。

适宜地区
适应性较强,适宜春、秋季露地及保护地栽培,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

豫红1号胡萝卜


品种名称豫红1号胡萝卜

分类 根菜类-胡萝卜
学名Daucus carota L. vat. sativa DC.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01年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肉质根圆柱形,畸形根少,长18~23厘米,横径5厘米,单根重300克左右,根皮、肉、心均为红色,商品性佳。抗逆、抗病性强。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在4000千克/亩左右,高产可达5 000千克/亩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适于秋季栽培,严禁春播。河南地区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为宜,其他地区依当地气候适时播种。

2. 播种量,垄播需种子400~500克/亩,撒播需种子500~750克/亩。

3.整地前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尿素20千克/亩,过磷酸钙25千克/亩,硫酸钾10千克/亩。

4.最好采用垄播,播深1.5厘米左右,留苗28000~33000株/亩。

5.适时间苗,清除杂草,及时追肥浇水,注意防治软腐病、黑叶枯病、菜青虫、蚜虫及斜纹夜蛾病虫害。

适宜地区
各地均可进行秋季栽培。

豫白菜7号(豫园1号)


品种名称豫白菜7号(豫园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7年

审(认)定情况1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游离小抱子培养产生的两个自交系635和B83配制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生育期85天。外叶深绿色,叶球矮桩、叠抱、黄白色,球形指数1.4。单球重6~9千克,丰产潜力大,对肥水要求严格。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产量表现:一般净菜产量为8000~12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于日平均气温25℃时播种,河南省88月中旬高垄直播,用种量100克/亩,定苗株距60厘米、行距60~65厘米。属大棵高产类型,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栽植密度1500~1800株/亩。要求高水肥管理,不宜在旱薄地种植。

适宜地区
适宜河南等地秋季栽培,现已推广到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江苏、湖北、湖南等地。

豫艺新星2号番茄


品种名称豫艺新星2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选育单位 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利用现代离子束诱变育成的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第一雌花出现在12节。单株可留果6~10穗。果实高圆形,粉红色,外观漂亮,风味酸甜适中,口感好,口质佳。果型大,单果重300克,大果可达800克,厚皮,厚肉,肉质硬,极耐贮藏和长途运输。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7000千克/亩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密度2500株/亩左右。对番茄灵较敏感,花期保花保果时应适当减少番茄录的使用浓度。

适宜地区
适宜各番茄种植区春、秋季温室、大棚及露地栽培。

豫生1号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豫生1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春甘蓝,生育期58天。外叶深绿色,叶球绿白色、圆球形,球形指数1.0,早球重1~2千克。叶球紧实,不易裂球,叶质脆嫩,粗纤维少,品质佳。耐先期抽薹。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5000~6000千克/亩。

抗性

高抗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可春、秋两季栽培,用种量40克/亩,栽植株距43~45厘米、行距50厘米,栽植密度3100株/亩左右。

适宜地区 适宜河南省春季或秋季早熟栽培。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