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皖粉1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皖品审第98120249号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60~65厘米。熟性早,始花节位5~6节。果实圆整,果形扁圆,粉红色,无绿肩,果脐小,果皮较厚,单果重200克左右。

产量表现

适宜春秋保护地栽培,春种产量约5100千克/亩,秋种产量约48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以上,维生素C含量20.12毫克/100克,酸度0.663毫克/100克,糖酸比为7.89,硬度为 0.38千克/平方厘米,甜酸适中。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叶霉病、早疫病,耐低温弱光。

栽培技术要点

育苗移栽春种苗龄50~60天,秋种苗龄30天左右。长江流域地区春季大棚栽培12月播种,秋季大棚、温室栽培78月播种,栽培密度4000株/亩左右。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果3~4个,每株留3~4穗。

适宜地区
适应性广,适宜春早熟和秋延后栽培。适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陕西、河南、广西等地种植。

扩展阅读

皖粉3号番茄


品种名称皖粉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皖品审第99120282号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早熟。果实粉红色,呈高圆形,无绿肩,单果重300~350克,果实商品品质好,畸形果和裂果少,风味上等。

产量表现

一般单产为7500~80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6.2%,每100克鲜重含维生素C21.3毫克,糖酸比5.95,

抗性

抗逆性强,耐低温、耐弱光、耐湿,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抗叶霉病、早疫病和枯萎病。

栽培技术要点

江淮流域秋冬温室栽培,播种适期为89月,苗龄30~40天,栽植密度3500株/亩。冬春季棚室栽培,播种适期910月,苗龄40天,栽植密度3000~3500株/亩。早春保护地栽培,播种适期为12月至翌年1月,苗龄60天,栽植密度3500株/亩。春季露地栽培,播种适期23月,苗龄40~50天,栽植密度3000株/亩。麦茬地栽培,5月播种,苗龄30天,栽植密度3000株/亩。

适宜地区
适宜华东、西北、东北地区保护地和露地种植。

皖粉2号番茄


品种名称皖粉2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皖品审第99120281号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型,早熟。粉红果,果实圆形,无绿肩,单果重250克左右。株高80~100厘米,始花节位6节,主茎3~5个花序封顶。

产量表现

一般平均产量为65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5.5%,每100克鲜重含维生素C20.5毫克,糖酸比5.85,风味上等。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早疫病和灰霉病。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坐果率高,无畸形果和裂果,

栽培技术要点

江淮地区早春大棚栽培,适宜播种期1112月,苗龄60~70天,栽植密度4000株/亩。秋季栽培,播种适期78月,苗龄30天左右,栽植密度2500株/亩。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果3~4个,每株留果穗3~4个。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各地保护地及长江以北地区露地栽培。

新皖椒1号


品种名称新皖椒1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选育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配制的杂交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品种。该杂种属耙齿类型,植株生长健壮,株高70~80厘米,开展度50厘米。果实长度一般可达18~20厘米,最长达25厘米,横径为4~5厘米,平均单果重为80~120克,青果为深绿色,果肉厚0.35厘米,品质极佳,辣味适中。老熟果为鲜红色,产量高,抗性强,可作秋冬栽培。鲜椒可延迟供应到春节。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为3500~4000千克。

抗性

抗病毒病和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春栽时,一般采用冷床育苗,立冬前后播种。

2.采用地膜覆盖加弓棚栽培,可于3月下旬定植,5月上旬采收。

3.秋季栽培的播种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

4.华南地区播种期9~11月初。

适宜地区
适宜春秋两季栽培,最宜秋延后南菜北运基地栽培。

佳粉17号番茄


品种名称佳粉17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1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京审菜2001033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96秋-1096秋-26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型,叶片较稀疏,有利于通风透光,中熟,粉红果,果实圆形至扁圆形,幼果有绿肩,单果重180~200克。坐果良好,畸形果、裂果少。品质优良,口感风味上等。植株被有茸毛,对蚜虫和斑潜叶蝇等害虫有明显防效。

产量表现

丰产性良好,每株留3~4穗果时产量可达5500~65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4%,含维生素C13.4毫克/100克鲜样。

抗性

复合抗病性强,高抗番茄花叶病毒病及番茄叶霉病,耐黄瓜花叶病毒病、早疫病和晚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北京地区春季大棚栽培,1月中下旬温室播种育苗,花芽分化期(3~8叶),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3~14℃。苗龄65~75天,栽植密度3600~4000株/亩。

2.露地栽培,2月20日左右温室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栽植密度4000株/亩左右。秋季塑料大棚栽培,6月下旬至7月初温室播种,苗龄25天左右,栽植密度3600株/亩左右。果实膨大期可适当提早浇水、追肥,以促进果实膨大。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适宜各地进行各种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佳粉2号番茄


品种名称佳粉2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代杂种,佳粉1号的姊妹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第一花序着生于7~9节。果实扁圆或圆形,粉红色,平均单果重200g左右,品质好,比佳粉1号果形整齐,畸形果少;较抗病,丰产。

栽培技术要点

北京地区大中小棚栽培,于12月上旬到翌年 1月中下旬在保护地播种育苗。春露地栽培于2月育苗。温室栽培于7月中旬露地育苗。每667平方米播种量35~50g。苗龄70~75天,见蕾定植,秋季苗龄20~25天定植,行距50~53cm,株距24~33cm,栽植密度3500~4500株/亩,保护地栽培可稍密些。一般每株留果2~4穗。花期用生长素点花,每穗选留3~4朵花点药,多余的花可疏掉或不点花。

适宜地区 适于华北及东北地区栽培。

粉珠3号番茄


品种名称粉珠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审定。

选育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CLN5915-10为母本,T98-5为父本于1999年配制的杂交一代良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粉珠3号为早熟品种,中架自封顶类型,植株高130~140cm,第7片叶着生第一花序,每隔一片叶着生一花序,主干三层花封顶,第一花序下无侧枝,结果集中,每序花平均结果13个,单株坐果数100~120个。果实长圆形,单果重13~15g,未成熟果为绿色,成熟果为粉红色,无绿色果肩,果脐小,果实匀称、整齐,表面光华亮丽,有香味,商品性好,味甜酸,品质佳。早熟、生长期短,采收期50~55天,全生育期160天左右。

产量表现

平均亩产3499kg。2002年在陕西省进行多点生产试验,产量均高于对照,平均亩产3551kg,比对照增产9.60%。

品质分析

经陕西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定,粉珠3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8%,维生素C含量为19.5mg/100g,还原糖含量5.0%,总酸含量0.5%,糖酸比为1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

抗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粉珠3号TMV发病率为5.46%,病情指数为4.83;CMV发病率为16.67%,病情指数为7.25,属于高抗;叶霉病发病率为46.67%,病情指数为30.56,表现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适时定植: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栽培一般于11月上旬育苗,苗龄60天左右,1月上旬定植于大棚。春季露地栽培于2月中下旬育苗,4月中旬定植于大田。秋延后栽培于7月中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播种量根据栽培方式而定,一般亩用种量8~10g。

2. 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0kg,磷酸二铵50kg。在定植后一周施缓苗肥,第一穗果膨大时第二次追肥,采收期7~10天追肥一次,氮、磷、钾肥结合。用人粪尿作追肥时,初期施用宜稀薄,后期要浓。盛果期喷施叶面肥或其他微量元素,可提高果实品质。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小,在盛果期、高温期5~7天灌水一次,但也应注意排涝。

3. 病虫害防治:粉珠3号抗病毒病较强,生育期应注重晚疫病和灰霉病的防治,保护地栽培要加强管理,及时通风,灌水严防过量,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速克灵粉剂1500倍液或多菌灵粉剂5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

4. 植株调整:粉珠3号属中架自封顶类型,生长期不需整枝,只需打掉第一花序下的侧枝,但每周需绑蔓1次。

5. 适时采收:粉珠3号果实硬度大,不必每天采收,整个采收期只需采收3次。但为了提高产量,延长采收期,一般5天采收1次较为适宜。

适宜地区
粉珠3号从2003年至今已推广到陕西各地、西北各省以及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省。

佳粉10号番茄


品种名称佳粉10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86年

审(认)定情况1986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86)京审菜字第3号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以强力62为母本,温3 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属无限生长类型。第一花序着生于7~9节上,以后每隔3叶着生 1花序,每花序5~12朵花。果实扁圆形,粉红色,有绿果肩,果面光滑,多心室,平均单果重 150~200g,最大单果重500g以上。中熟。在北京地区春露地栽培,从定植到始收60天左右。苗期遇低温易出现畸形花。

产量表现

亩产5000kg以上。

抗性

对烟草花叶病毒病抗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

北京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于 2月上旬阳畦育苗,4月下旬定植。春大棚栽培,于1月上旬温室育苗,3月下旬定植。育苗时要掌握好温度,分苗后保持17~25℃,如温度过低易出现畸形花。6~7片叶时逐步降温炼苗,防止徒长。第一花序要用生长素沾花,沾花每穗留3~4个果,其余花要疏掉。留三穗果打顶。定植行株距为5333厘米。

适宜地区 适于春季露地和春大棚栽培种植,也可秋大棚栽培种植。

西粉3号番茄


品种名称西粉3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3年

审(认)定情况1993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1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GS09006-1993

选育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番茄品系(F1),亲本组合为1720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类型,株高55~60厘米,株幅45~55厘米,长势较强。主茎第7节叶上方着生第一花穗,开花早,3穗果封顶,果径7~8厘米,单果重180克左右,果粉色,果面光滑、圆正、美观,幼果有青肩。果肉厚,酸甜适口,鲜食性好。熟性早,生育期180日。早期产量高,果实大。耐寒,低温下植株正常生长,果实发育良好。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4500千克,最高可达6000千克。是粉果类型早春保护地栽培的理想品种。

品质分析

果实含蛋白质1.24%,100克鲜果含维生素C12.87毫克,可按性固形物5.05%。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耐黄瓜花叶病毒。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苗龄控制在67~70日为宜。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有机肥5000千克。及时定植,适宜密度4500株/亩,行株距44厘米23厘米,亩栽4500株。采用一干半整技或改良单干整,定植后应注意及时打权和病虫害防治。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亩施尿素15千克。同时,对每层刚开的花要用15-20毫克/升的2,4-D点花,以防落花。

适宜地区 适宜陕西及华东、华北部分地区的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粉的帅2号番茄


品种名称粉的帅2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选育单位 河南农大豫艺种业有限公司所
品种描述
品种特性

粉的帅2号为无限生长型粉红果番茄,耐低温性能较好,在低温弱光下坐果能力强,早春畸形果和裂果率较低;果实为高圆形,无绿肩,果面光滑,亮度好,果肉厚,耐储运;单果重250~280克。果实大小均匀,产量高。

产量表现

高产田每667平方米产量在5000千克以上。

抗性

对番茄花叶病和叶霉病有较强的抗性,中抗黄瓜花叶病,对筋腐病和根结线虫也有较强的耐性。

栽培技术要点

1.严格培育壮苗。

2.本品种的叶片比保冠、金棚稍大,

栽培株行距应稍大一些,以每667平方米2500株为宜。第一穗果留果2~3个,3穗以上每穗留果3~4个,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

3.注意试验点花浓度,浓度要适当低一点,一般为当地常用浓度的1/3~2/5。

4.本品种属于高产品种,为保证产量和长势,需施足基肥,并注意及时追肥。

5.整个生育期建议用健植宝、康润二号、好意、霹速净、可汗等农药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春秋大棚及早春露地栽培。

豫番茄1号


品种名称豫番茄1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通过黑龙江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990005

选育单位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从茹矮粉T中选出的47号株系为母本,用从郑番1号自交后代系统选出的54号株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型,中早熟。株高70cm左右,普通叶、深绿色,单株开花量大,自然坐果率高,丰产稳产。粉果,果实圆形,幼果具绿肩,单果重150~200克。果实色泽鲜艳,肉厚质沙,品质及商品性状好,畸形果、裂果率很低,畸裂果率11%~12%。全生育期170天左右,开花至成熟约43天。

产量表现

平均产量为6800千克/亩,丰产田块可达12000千克/亩。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总糖3.29%,总酸0.4%,糖酸比8.2,Vc含量17.6mg/100g。

抗性

综合抗病性强。高抗番茄花叶病毒病,耐早疫病、晚疫病和叶霉病,耐热,耐低温。

栽培技术要点

1. 春季栽培注意培育壮苗,施足底肥,地膜垄栽;夏秋季栽培注意防高温干旱、暴雨及病虫害,同时注意防落花;保护地栽培注意棚室温湿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2. 用种量35g/亩左右,单株留4~5穗果,每穗3~4个果,花期用激素保花保果,及时浇催果水,追膨果肥,及时采收。

3. 杂交制种时要疏除过多的花果,黄苗为假杂种,苗期剔除。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适宜全国广大地区春、秋季露地、保护地及夏季栽培。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