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症状

病斑主要产生于叶片上,为直径29mm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 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的有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 发病严重时,病斑相连,叶片局部枯死 胡湿时病斑上产生黑霉,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病斑易穿孔。

2 发病规律

此病为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真菌所致.病菌生长最适馒17℃,主要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种子表面越冬。病菌可侵染油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病菌在土面上可存活一年。

据谒查,大理地区通常910月种植大头菜,此时温度有 于病害,如遏上时晴时雨气候或低凹、田间积水的田块,发病就重。种植时管理不善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3 防治措施

(I)选用抗病品种。
(2)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1年以上轮作。
(3)大头藁生长的前、中期注意松土锄草,增加土馒,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强抗病性。
(4)用种子重量0.4% 的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5)发病初期喷洒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刺6110 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柏%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渡,隔7~10天喷l欢.连续防治23次。

精选阅读

儿菜-西瓜-大头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值,儿菜一西瓜一大头菜是遵义县新舟镇农民经济效益较好的栽培模式之一,一般儿菜产量 3000kg/667m,单价0.4frog,产值1200元/667m2:西瓜产量3500kg/667m,单价0.7元/kg,产值2450 元/667m2;大头菜产量4000kg/667m'(连叶子整株称重),单价0.24元/kg,产值960元/667mz,共计年产值4610元/667m2。现将搭配方式及关键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搭配方式及季节安排

儿菜于上一年10月中旬播种育苗,12月份移栽,株行距50cmx60cm,栽种密度2000株,667m2左右,3月底采收上市;西瓜4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上、中旬移栽,株行距0.5mx2m,定植密度500 株/667mz左右,8月份收获;大头菜8月底育苗,9 月底移栽,株行距(20.25)cm~(55-60)em,移栽密度 5000株/667m2左右,l1月中旬采收,订单收购。

2栽培技术
2.1儿菜栽培技术
2.1.1产地环境选择

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并且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

2.1.2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抗病毒病,不易抽苔,不易空心,品质柔嫩,形状整齐的品种。如:精品大儿菜、川农 1号儿菜、四川抱儿菜等。

2.1.3适时播种

采用撒播育苗移栽,10月中旬播种。

2.1.4培育壮苗

选择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作苗床。床土要求lmz施用腐熟的土杂肥4.56.0kg,过磷酸钙 2.53.0kg,钾肥1.52.0kg,生石灰lmz床土用3.0 - - 4.0kg或托布津或多菌灵、敌克松3g兑水施足底水,另加腐熟人畜粪水3-4kg,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苗床按1.5m 开厢,沟宽25.30cm,沟深12.15cm。选阴天或晴天下午播种,lmz苗床播种子0.6.0.7g,播后用遮阴网或稻草覆盖。3d左右子叶长出后及时揭去覆盖物,在幼苗具1片、3片真叶时分别间苗1 次,去掉弱苗、病苗、劣苗和杂草,第1次匀苗后保持苗距3cm,第2次保持苗距7cm 左右。第2次间苗后,施1次稀薄的腐熟人粪尿,在干旱时施肥可以水带肥结合抗旱,多次低浓度进行。

2.1.5整地开厢

栽培田块深耕晒垡耙碎。1.5m带沟开厢,沟宽 30cm,畦高15cm 左右。667m施腐熟人畜类 1000-1500kg,尿素10kg,过磷酸钙20-30kg,钾肥 10-20kg。

2.1.6定植

苗期40d左右,以5.6片真叶定植为宜。定植前1d苗床要洒水,使床土充分湿润,以便带土移栽不伤根,提高成活率。起苗后,如果主根过长,可去掉末端,保留710cm。定植株行距为50cmx6Ocm,密度为2000株/667m2左右。应在土壤干湿适度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定植后务必浇足定根水。

2.1.7田问管理

(1)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能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养分分解,并能消灭杂草,减轻病虫害,一般在第2次追肥时植株封行前进行中耕除草。

(2)追肥:儿菜的追肥原则是前期轻、中期重、后期轻并看苗追肥,这样有利于提高产量并降低空心率。一般追肥34次,第1次在定植成活后,667m 施稀人畜粪或稀沼液1000kg加2kg尿素,促进幼苗迅速生长;第2次在定植后35d左右重施开盘肥, 667m2用人畜粪或沼液2000kg加3kg尿素,过磷酸钙20和氯化钾20kg,促进茎叶生长;第3次在定植后5565d,儿菜迅速膨大的初期,667m 用人畜粪或沼液2500kg加5kg尿素,以后视植株情况,可在定植后90d左右再追施人畜粪或沼液2000kg/667m ,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及时防治病虫害:危害儿菜的病虫害有: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蚜虫、菜螟、跳甲等,必须及时防治。

2.1.8采收上市
2.2西瓜栽培技术
2.2.1土壤选择
选择5年未种过瓜类作物,能排能灌的肥沃土壤或沙壤土。
2.2.2苗床准备

播种前一周准备好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处lm开厢,厢长不超过7m。用5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肥沃园土2份与1份腐熟有机肥加三元复合肥lkg/m3混合制成营养土,湿度以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宜,装入营养钵(袋),整齐摆放入苗床,并用立枯灵或多菌灵与细土拌匀,均匀洒施在土面,然后用塑料薄膜闷盖3d后揭膜,气味散尽后播种。

2.2.3播种育苗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西瓜品种如:大尼508、景丰宝、庆发8号等,4月中下旬选择冷尾暖头播种,用两开一冷50-55℃的温水浸种10mm,不断搅拌,冷却后再浸种6h,然后用10%磷酸三钠消毒 30min,随后用饱和石灰水搓洗35min,最后清水冲洗3次,捞起种子用干毛巾撮干或晾干。

破壳催芽:用指甲刀或嘴轻轻嗑开种子,注意不伤及种胚,然后用消毒过的湿毛巾包裹种子(每100g 左右一包),放入电热毯或压紧的嫩草堆中(28 32℃,最高不超过35℃)24h左右,80%的种子已发芽胚根5mm左右可播种,未发牙的种子选出继续催芽。

播种:播前检查营养土湿度,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淋透一次,用小木棒在营养钵中央插一小孔,然后将胚根朝下插入孔中,种壳平放在土面上,随后立即覆盖lcm厚的干细土,完毕盖好薄膜,四周压紧。

苗床管理:出苗前不揭膜,2-3d后开始出苗,出苗后早晨及时去壳摘帽,动作要轻,不伤及子叶。根据天气情况白天中午揭膜调节棚内温湿度。晚上盖好膜,苗龄20d左右逐渐全部揭膜炼苗5-7d。

2.2.4定植

整地作畦:采用深沟高畦栽培,畦面呈龟背形,厢沟深0.3m左右,边沟深0.5m左右,腰沟深0.4m 左右,三沟配套,能排能灌。

重施基肥:一般667m 用腐熟人畜肥 1500-2000kg加西瓜专用肥30kg加尿素10kg加复合肥10kg加硫酸钾5kg,盖土后于雨后初晴覆盖地膜。注意移栽时幼苗根部不能接触肥料。

定植密度:按株行距O.5m~(22.5)m,667m2栽500株左右。

2.2.5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西瓜倒蔓前追施23次提苗肥,用腐熟人畜粪尿加0.5%的复合肥或0.1%的尿素淋施;主蔓长至0.7m时预施座瓜肥,667m 施复合肥25 加硫酸钾10kg或腐熟人粪尿1000kg,在距瓜根部 0.25m处挖穴施入覆土;开花前57d控制肥水,特别控制氮肥供给,防止瓜苗徒长;当植株80%以上座瓜且瓜有拳头大时施膨瓜肥,667m2施腐熟枯饼50 加腐熟人畜粪尿1500kg,或复合肥50kg加硫酸钾 10kg;后每隔7d叶面喷施一次0.3-0.5%的磷酸二氢钾;当瓜长至1.52.5kg左右时,每35d浇水1次;西瓜成熟前5~7d停肥停水。

整枝压蔓:采用三蔓或双蔓整枝。当蔓长至0.4m 后开始压蔓,西瓜座稳后,摘尖打顶,使养分集中于瓜果。

翻瓜垫瓜:当西瓜碗口大时开始用麦秆或稻草等物垫瓜,座瓜15d左右开始翻瓜,使瓜颜色一致,内部糖分均匀。

病虫防治:苗期主要防治猝倒病,生长期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等,虫害有蠕虫、黄守瓜等。猝倒病可用64%的杀毒矾粉剂500倍液、枯萎病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旌;蚜虫可用40%乐果800--1000倍液,防治黄守瓜要用80%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2-3大头菜的栽培技术
2.3.1品种选择

选用四川地马桩大头菜或新一代圆大头菜等。

2.3.2播种适期

采用撒播育苗移栽,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之间播种。

2.3-3合理密植

株距20--25cm,行距55.60era,667m2载5000株。

2.3.4肥水管理

大头菜移栽定植后,需立即浇活棵肥。在大头菜生长发育期间,要勤施薄旌优质有机肥和氮磷钾肥。一般每l520d旖一次,连旖35次,每次用三元复合肥5-10kg/667m ,配旌沼液或薄人粪尿带水旌肥。在地下根迅速膨大期,旌磷酸二氢钾3 5kg/667m~;并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均匀供应,切忌时多时少,土壤开裂。

2.3.5病虫防治

幼苗期要注意防治蚜虫和生产期霜霉病,防治蚜虫,可用叶面喷旌1.2次2500倍蚜虱净;霜霉病可用 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苋菜黑斑病


病害中文名: 苋菜黑斑病
病害英文名: Edible amaranth black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苋黑斑链格孢
病原学名: Alternaria amaranthi (Pk.) Venkat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苋黑斑链格孢
病原介绍: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 2~7 根成束 , 褐色 , 顶端色浅 , 有隔膜 2~6 个。分生孢子倒棒形 , 褐色 , 嘴喙略长 , 色浅或近无色 , 孢身有横隔膜 3~9 个 , 纵隔膜 0~5 个 , 隔膜处稍溢缩 , 嘴喙由孢身渐细 , 有横隔膜 0~2 个。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苋菜

侵染部位: 叶
病害症状: 初生水渍状褐色小斑点 , 后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 , 大小 5~10 mm,浅褐色至灰褐色 , 有时可见不明显轮纹 , 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出浅黑色霉层。 病情严重时 , 病斑融合成片 , 造成叶片干枯。
发病规律: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 , 可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 形成初侵染 , 经 2~3 天潜育后现出病斑 ,3~ 4 天产出分生孢子 , 并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当番茄进入旺盛生长及果实迅速膨大期 , 基部叶片开始衰老 , 病菌在番茄田上空得以积累 , 这时遇有持续 5 天均温 21 ℃左右 , 降雨 2.2~46mm, 相对湿度大于 70% 的时数大于 49 小时 , 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因此 , 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 , 雨日的多少 , 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 , 均影响相对湿度的变化及番茄早疫病的扩展。此外 , 该菌属兼性腐生菌 , 田间管理不当或大田改种番茄后 , 常因基肥不足发病重。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保护地重点抓生态防治。由于早春定植时昼夜温差大 , 白天 20~25 ℃ , 夜间 12~15 ℃ , 相对湿度高达 80% 以上 , 易结露 , 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 , 尤其是定植初期 , 闷棚时间不宜过长 , 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 , 做到水、火、风有机配合 , 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2) 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撒 5% 百菌清粉尘剂 , 每 667m2 1 次 1kg, 隔 9 天 1 次 , 连续防治 3~4 次。 (3) 施用 45% 百菌清烟剂或 10% 腐霉利烟剂 , 每 667 ㎡ 1 次 200~250g。(4) 按配方施肥要求 , 充分施足有机活性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或腐熟有机肥 , 适时追肥 , 提高寄主抗病力。 (5) 发病前或进入雨季后开始喷洒 3% 多氧清水剂 600~900 则倍液或 86.2% 氧化亚铜 ( 铜大师 )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50% 异菌脲 ( 扑海因 )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70% 丙森锌 ( 安泰生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65% 十烷二胍 ( 多果定 )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70% 百菌清?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上述保护剂对早疫病防效高低的关键 , 在于用药的迟早。凡掌握在发病前看不见病斑即开始喷药预防的 , 防效 70% 以上 ; 发病后用药虽有一定抑制作用 , 但不理想。因此 , 强调在发病前开始防治 , 压低前期菌源 , 把病情控制在经济为害指标以下。 (6) 种植耐病品种 , 可因地制宜选用。 (7) 大面积轮作。应与非苋科蔬菜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8) 合理密植。以 667㎡ 定植 4000 株为宜 , 前期产量虽低 , 但中期产量高 , 小果少 , 发病轻。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水渍状褐色小斑点 , 后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 , 大小 5~10 mm,浅褐色至灰褐色 , 有时可见不明显轮纹 , 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出浅黑色霉层。 病情严重时 , 病斑融合成片 , 造成叶片干枯。病原 Alternaria amaranthi (Pk.) Venkat , 称苋黑斑链格孢 ,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 2~7 根成束 , 褐色 , 顶端色浅 , 有隔膜 2~6 个。分生孢子倒棒形 , 褐色 , 嘴喙略长 , 色浅或近无色 , 孢身有横隔膜 3~9 个 , 纵隔膜 0~5 个 , 隔膜处稍缝缩 , 嘴喙由孢身渐细 , 有横隔膜 0~2 个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 , 可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 形成初侵染 , 经 2~3 天潜育后现出病斑 ,3~ 4 天产出分生孢子 , 并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当番茄进入旺盛生长及果实迅速膨大期 , 基部叶片开始衰老 , 病菌在番茄田上空得以积累 , 这时遇有持续 5 天均温 21 ℃左右 , 降雨 2.2~46mm, 相对湿度大于 70% 的时数大于 49 小时 , 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因此 , 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 , 雨日的多少 , 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 , 均影响相对湿度的变化及番茄早疫病的扩展。此外 , 该菌属兼性腐生菌 , 田间管理不当或大田改种番茄后 , 常因基肥不足发病重。无公害防治法 (1) 保护地重点抓生态防治。由于早春定植时昼夜温差大 , 白天 20~25 ℃ , 夜间 12~15 ℃ , 相对湿度高达 80% 以上 , 易结露 , 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 , 尤其是定植初期 , 闷棚时间不宜过长 , 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 , 做到水、火、风有机配合 , 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2) 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撒 5% 百菌清粉尘剂 , 每 667m2 1 次 1kg, 隔 9 天 1 次 , 连续防治 3~4 次。 (3) 施用 45% 百菌清烟剂或 10% 腐霉利烟剂 , 每 667 ㎡ 1 次 200~250g。(4) 按配方施肥要求 , 充分施足有机活性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或腐熟有机肥 , 适时追肥 , 提高寄主抗病力。 (5) 发病前或进入雨季后开始喷洒 3% 多氧清水剂 600~900 则倍液或 86.2% 氧化亚铜 ( 铜大师 )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50% 异菌脲 ( 扑海因 )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70% 丙森锌 ( 安泰生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65% 十烷二胍 ( 多果定 )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70% 百菌清?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上述保护剂对早疫病防效高低的关键 , 在于用药的迟早。凡掌握在发病前看不见病斑即开始喷药预防的 , 防效 70% 以上 ; 发病后用药虽有一定抑制作用 , 但不理想。因此 , 强调在发病前开始防治 , 压低前期菌源 , 把病情控制在经济为害指标以下。 (6) 种植耐病品种 , 可因地制宜选用。 (7) 大面积轮作。应与非苋科蔬菜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8) 合理密植。以 667㎡ 定植 4000 株为宜 , 前期产量虽低 , 但中期产量高 , 小果少 , 发病轻。

辣根黑斑病


病害中文名: 辣根黑斑病
病害英文名: Horseradish black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芸薹链格孢
病原学名: 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 Sacc.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芸薹链格孢
病原介绍: 菌丝褐色至灰褐色 , 分生孢子梗长 14~74(m), 分生孢子浅黑褐色 , 单生或 2~3 个串生 , 体长 90~114(m), 具喙 , 喙长 45~65(m), 生横隔 10~11 个 , 纵隔 0~6 个 , 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 , 很少形成厚垣孢子。可产生毒素。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辣根
侵染部位: 叶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叶片染病 : 初在叶片上现近圆形褪绿斑点 , 后扩展至 4~8mm 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 , 四周具较宽的黄色晕圈 , 后期有的病斑中央穿孔。湿度大时 , 病斑表面现黑灰色霉层。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成大的斑块 , 造成半叶或整叶干枯而死。叶柄染病 : 产生梭形暗褐色凹陷斑 , 亦有黑色霉层。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 种子也常带菌。翌年春天病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 , 发病后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 该菌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产生芽管 , 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 经 5~7 天潜育即可出现症状。气温 20~24 ℃ , 相对湿度高于 80% 或连续阴雨持续时间长 , 易流行成灾。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从无病株上采种 , 播种前种子用 0.3% 的 50% 异菌脲 ( 扑海因 ) 或 75% 百菌清拌种 , 进行种子消毒。 (2) 施足有机肥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提高抗病能力。 (3) 发病初期喷洒 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 ( 达科宁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为害叶片和叶柄。叶片染病 : 初在叶片上现近圆形褪绿斑点 , 后扩展至 4~8mm 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 , 四周具较宽的黄色晕圈 , 后期有的病斑中央穿孔。湿度大时 , 病斑表面现黑灰色霉层。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成大的斑块 , 造成半叶或整叶干枯而死。叶柄染病 : 产生梭形暗褐色凹陷斑 , 亦有黑色霉层。病原 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Sacc.,称芸薹链格孢 ,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或单生,绿褐色,不分枝。分生孢子近长圆形 , 具喙。孢身自喙渐粗 , 底部钝圆 , 单生 , 褐色至绿褐色 , 有横隔膜 3~10 个 , 纵隔膜 1~2 个。除为害辣根外 , 还可侵染白菜、油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 种子也常带菌。翌年春天病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 , 发病后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 该菌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产生芽管 , 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 经 5~7 天潜育即可出现症状。气温 20~24 ℃ , 相对湿度高于 80% 或连续阴雨持续时间长 , 易流行成灾。无公害防治法 (1) 从无病株上采种 , 播种前种子用 0.3% 的 50% 异菌脲 ( 扑海因 ) 或 75% 百菌清拌种 , 进行种子消毒。 (2) 施足有机肥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提高抗病能力。 (3) 发病初期喷洒 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 ( 达科宁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圆葱 西瓜 大头菜高效栽培技术


圆葱 西瓜 大头菜一年三作三收,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一般每 1/15公顷(1亩)产圆葱45oo。千克,西瓜 4000千克,大头菜45oo千克, 效益达 5000-6000元。

合理安排茬口

9月中旬育圆葱苗,l1月中旬施肥整地,种植圆葱,翌年6月上旬收获。:4月上旬育西瓜苗,5月上旬在圆葱田埂上套种西瓜.7月下旬收获。7月中旬育大头菜苗,8月中旬移栽,l1月上旬收获。

选用优良品种

圆葱最好选用泉州中甲高黄、欧凯黄等黄皮品种,也可选用半高桩品种。西瓜可选用优质、高产的中晚熟品种,如景丰宝2号、庆农5号、百丰2号等.大头菜应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如柘城大头菜等。

栽培技术要点

圆葱 播种期在9月10日前后,一般66.7平方米苗床撒播400~500克种子.可栽2/15~3/15(2~3亩)公顷大田。11月上旬,每1/15公顷(1亩)施腐熟的有机肥 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loo千克,深翻土地后做成宽2米的平畦,畦埂宽0.4~0.5 米。l1月中旬定植,每1/15公顷定植2、5 万株左右。浇水后,每1/15公顷用施田补 150200毫升,加水3O千克喷雾除草,然后覆膜越冬。年后3月上旬放苗。根据圆葱长势和土壤墒情,确定浇头遍水的时间,一般年份应在4月中旬浇头遍水: 圆葱年后应追2次肥,第一次结合浇头遍水进行,每1/15公顷施尿素20千克:第二次在叶片生长将要结束时,每1/15公顷冲施三元冲施肥l5~20千克。进入鳞茎膨大期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7~8 天停止浇水。

西瓜 4月上旬,在小拱棚内采用营养钵育苗,苗期根据苗床湿度适当浇水,白天温度保持在22~ 25℃,夜间保持在l2~15℃ ,定植前-5~7天,加大通风蚤进行炼苗。4月下旬侮1/15 公顷畦埂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千克,三元复合肥30-50千克,然后深飘整畦。5 月上旬移栽,移栽前,公顷畦埂用50%敌草胺粉剂 50~80克,加水15千克喷雾,防除杂草。然后覆盖地膜,打孔移栽,栽后浇缓苗水。西瓜采用三蔓整枝法整枝,在主蔓上对第二或第三雌花进行人工授粉,以第三雌花结果最好。当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肥水齐攻,每1/15公顷追三元肥 20千克,一般7月下旬即可收获。西瓜苗期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美洲斑潜蝇、炭疽病等,可用毒死蜱和炭特灵进行防治。中后期有红蜘蛛、白粉病等,可用齐螨素和多抗灵进行防治。

大头菜的主要病虫害有甜菜夜蛾、菜青虫、黑腐病等,可根据田问发生情况,用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

桂东南地区大头菜高产栽培技术


大头莱,又称大头芥,别名蔓菁、圆根、盘菜等。大头菜每100g鲜重含水分87---95g、糖类3.8~6.4g、粗蛋白0.4~ 2.1g、纤维素0.8~2.0g、维生素C19.2~63.3mg,肉质根柔嫩、致密,常作加工用蔬菜,盐腌晒干作咸菜。大头菜生长喜冷凉气候,可在两广地区双季稻收获后利用冬闲田或冬季至春汛洪水到来前的低洼河滩地种植。

广西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地处桂东南,为典型红壤河谷地带,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9.5度,降雨量1 590mm,全年无霜期352d,具有优越的蔬菜栽培环境,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经过多次栽培试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大头菜利用季节性菜地优质栽培模式,于2010年10月~2011年3月开展推广应用,推广面积31.5hrn2,年产量达1210t,产品均达到市场准人标准。

1 品种及育苗
1.1 品种

宜选用适应性广、抗病、耐热、耐湿、叶片厚、纤维少、肉质脆嫩、商品率高等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如温岭大头菜、济南疙瘩菜、板叶大头菜等。

I.2 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确定: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定植在河滩地以8 月下旬到9月上旬为宜;移栽到水稻田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宜。

1.3 培育壮苗
1.3.1 营养杯育苗

大头菜栽培一般采用先营养杯育苗,后移栽的方式。先配好营养土,用60~70 未种过蔬菜的田土加30 ~ 40腐熟农家肥打碎成粉状,再加入0.1 多菌灵拌匀装杯,装好营养杯后淋透水,第2天即可播种,每杯2~3粒种,播种后盖1层0.5cm厚细土,用稻草覆盖保持湿润和防雨水冲刷;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再用遮阳网遮盖防烈日和暴雨。出苗后2片真叶展开时,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800倍液喷雾,在4叶期再喷1次,防止苗期病害,视苗情施 1~2次稀薄腐熟沼液或0.5 尿素液。

I.3.2 苗床育苗

育苗时,先精细做好苗床,选择肥沃、富含有机质、管理方便、前茬不是蔬菜的地块、耕翻敲碎土块,曝晒7~10d后,整理成畦宽80~100 cm,畦高10~20 cm。苗床播种量250~ 400g/667m2,可供1.0~1.2hrn2大田移植。播后盖稻草或遮阳网,出苗后揭除。出苗后10d左右间苗1次,苗距6~8 cm,追施1次稀腐熟沼液。为防秧苗蚜虫和病毒病,从苗期第1叶起,每隔7~10d喷洒一遍净1500倍液1次。育苗期间苗床土壤经常保持湿润,防止过干,以免影响根的生长。

2 移 栽
2.1 大田及时整地。施足基肥

晚稻收获后或在低洼滩涂地,选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块,施腐熟有机肥3 000 kg/667 m2,均匀施入,及时犁耕30 cm,翻晒5~7d;起高畦,畦宽1~1.2m 畦高20~30crn,在畦上开种植沟。化肥用量为:过磷酸钙30,氯化钾15kg或三元复合肥50kg,可在种植穴附近开沟施入,并盖土。

2.2 适龄定植。合理密植

当苗龄在18~35d,幼苗长4~6叶期为移栽适期,一般每畦栽3行,株距30~40 crn,植3000~4000株/667 m2为宜,移植前1~2d喷50%多菌灵600倍液,带药下田,减少缓苗期的病害缺株。起苗前,苗床要浇足水,带土移栽,选阴天或在晴天傍晚进行移栽,栽植时注意使秧苗的直根直埋于穴中,先放入一些细泥,将苗稍向上提,使根伸直,以免影响根的伸长,肥大,覆土然后稍压实,栽后淋足定根水。推广高穴种植,以种植后种植穴略高于畦面2~3 cm,淋定根水后,土壤下沉平或略高于畦面为好。

3 田间管理
3.1 施肥管理
3.I.I 基肥

大田要求施腐熟农家肥3000kg/667 m2,在翻地时全田均匀撒施,然后耕翻;化肥用量为45 复合肥5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30kg,氯化钾15 kg,视情况可添加草木灰50 kg,在种植穴附近开沟施入,并盖土。

3.1.2 追肥

第1次追肥在定植后5~7d,施尿素4kg/667m2,溶解在灌溉水中,过10d后再追施1次。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上旬,大头菜肉质根进入旺盛生长期,追1次重肥,用腐熟沼渣 1 500 kg/667 m2或尿素15 、三元复合肥(NI5%PI5% K15%)20 ,施肥前先中耕松土,在行间开沟深施,后盖土。干旱天气施肥时结合浇1次水,促进肥料溶解,以利于根系吸收。

3.2 水分管理

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大头菜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尤其肉质根形成期不能缺水,后期缺水影响品质。收获前7d 停止浇水。若天气干旱时应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应在下午进行。

3.3 及时中耕、除草、培土

缓苗后浅耕一次,以促根系生长,封行前中耕2~3次,防止土壤板结,适当培土,生长期间清沟培土1~2次,以免根部外露变绿,粗老,影响品质。注意防除杂草。

4 病虫害防治

大头菜,主要发生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炭疽病等,虫害有蚜虫、黄(曲)条跳甲、菜青虫。

4.1 软腐病

注意控制田间水分,避免大水漫灌;注意农事操作,减少机械伤口。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淋根或用可杀得500倍液喷雾。

4.2 霜霉病

一般在初秋天气转冷时开始发生,发病初期用雷多米尔或甲霜灵1 500倍液防治,用药时喷施在叶片正反两面,特别是叶片背面。

4.3 蚜虫

可挂银色塑料膜驱蚜或用涂有机油的黄板诱杀,也可用 10 大功臣3000倍液或10吡蚜酮2000倍液防治。

4.4 小菜蛾

可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乳剂600倍液可使小菜蛾幼虫感病致死。或用灭幼脲700倍液或25 快杀灵2000倍液或24 万灵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5 黄曲条跳甲(俗名狗虱虫)

可用安绿宝1 500倍液或用BT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辛硫磷50 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幼虫。

4.6 菜青虫

防治该虫最佳时期应掌握在低龄幼虫期用药。较好药剂有:5%锐劲特2 500倍液、抑太保1 500倍液、阿维虫清 1 500倍液。

5 采收

进人次年2月间可陆续采收,采收标准以植株基部的叶已枯黄,根头部由绿转黄色,叶腋间发生侧芽10~12 cm,小叶卷缩变黄。经霜后大头菜品质提高,但过迟采收,硬心大,肉质根纤维发达,加工品质下降。选择晴天,挖出块根,削顶去部分老叶、病叶;晾干外部水分,去掉附土,叶子编成辫子,挂起风干。

6 粗加工(以下适用于农户少量加工)

新鲜块根(肉质根)有强烈的芥辣味并稍带苦味,常进行粗加工后分批择机出售。

6.1 洗净切片

采收后的大头菜去须根去黄叶,晒1~2d,用水洗净,然后用刀对肉质根切片,其厚度为5~10m m,深度为离大头菜根颈部1 cm左右为宜。

6.2 上缸腌制

切片后的大头菜即可上缸腌制,腌制时每50kg大头菜用盐4~4.5 kg,一层大头菜一层食盐。大头菜上缸腌制的 1~2d,每天翻缸2次,以防大头菜发热变质,以后每天翻缸1 次,腌制7d,大头菜基本上成熟可进甏存放。

6.3 进甏(一种肚子大口小的陶器)存放

已腌制成熟的大头菜,其叶子应绕在大头的根颈上,然后逐个逐个的放入甏中,每放一层大头菜撒少许已腌制的红辣椒(腌制辣椒时每5kg辣椒放1 kg盐加100g八角),每个大头菜在甏中要紧密排列,尽量不留空间,盛满后挤紧倒置1 d,让水份淋干,再用泥土封住甏口,封甏泥与大头菜间不留空间,以免大头菜与甏壁相离(以免混入过多的空气)而变质。值得注意的是封甏口的泥块必须要用腌制大头的渍水进行捏软,不可用清水来捏泥土,存放环境要注意通风阴凉避光,保质期约1a。

贵州旱地“蜜本南瓜—大头菜”高效栽培模式


名称贵州旱地蜜本南瓜大头菜高效栽培模式

分类 蔬菜
资料来源苏小俊. 瓜类蔬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栽培技术
1.适宜区域及茬口安排

(1)适宜区域:海拔700-1 200米的区域。

(2)茬口安排

①蜜本南瓜:3月上旬-4月上旬育苗,4月中旬-5月上旬定植,8月中旬-9月下旬采收。

②大头菜:8月下旬-9月中旬育苗,9月下旬-11月中旬定植,12月中旬-3月中旬采收。

2.主要栽培技术

(1)蜜本南瓜栽培技术

①品种选择:选择金韩牌、白沙牌蜜本南瓜。

②育苗: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将种子用50-55℃的水浸种10-15分钟后置于25-28℃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时注意将种子平放在营养钵或营养块中,上盖2厘米厚的细土,播种后的厢面覆盖地膜保湿,上搭小拱棚保温,待1/3的种子出苗后即揭去地膜,以后注意揭盖小拱棚膜调节温湿度。蜜本南瓜苗期的病害主要是猝倒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使用方法用洒水壶浇淋苗床。

③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的地块。深翻27-30厘米,炕晒15天;按2-2.2米带沟开厢,厢高15-20厘米,厢宽1.7-2米;在厢面上顺厢一侧按株距70厘米做成瓜墩,每个瓜墩施复合肥1.1千克,钾肥0.05千克,农家肥4-5千克。

④定植:待幼苗长至1叶1心时即可将苗定植在瓜墩中央,定植的幼苗苗龄应不大于3叶1心,定植时应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栽,定植后一定要浇定根水。

⑤田间管理

A.肥水管理:在植株定植成活后,每667平方米可用清粪水或复合肥5千克对水1 000千克施1次提苗肥;在植株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追1-2次肥,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

B.植株调整:在蜜本南瓜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办法是:当主蔓长至7-8片叶时摘心,并选留2条健壮的侧蔓结瓜;当侧蔓结1-2个瓜时,将侧蔓留3-4片叶摘心。另外,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还应每隔40厘米进行1次压蔓,以促进不定根的生长。

C.主要病虫害防治:蜜本南瓜整个生长周期的病虫害较少,定植后应注意防治地老虎、蚜虫。可选药剂有敌白虫、地虫杀尽、吡虫啉等;生长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进行喷雾。

⑥采收:当瓜果皮硬化、颜色老黄时即可采收。

(2)大头菜栽培技术

①品种选择:可选用本地大头菜、大花叶、小花叶、成都萝卜叶等。

②育苗: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的肉质根叉根少,形状整齐,产量高。但育苗移栽的苗期管理方便,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故多行育苗移栽,育苗方法同蜜本南瓜。苗期应注意防治跳甲。

③整地:将土块深耕细翻,打碎耙平。每667平方米施经堆制腐熟的有机肥3 000-3 500千克,草木灰5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翻耕入土后,2米带沟开厢,沟宽30-40厘米,厢宽1.6-1.7米。

④定植:出苗后20天左右,幼苗有3-5片真叶,苗龄不超过45天时按株行距25-30厘米30-33厘米定植。幼苗栽种过晚,缓苗慢、弱苗多影响产量,栽植时不能栽得太深。且直根栽入土中一定要直,这样才能获得整齐的肉质根,定植时要浇足定根水。

⑤田间管理

A.肥水管理:为了提高产量,大头菜宜早追肥。大头菜对肥料的要求以氮肥为最多,因此幼苗定植成活后应进行中耕锄草和第1次追肥,可用腐熟粪水对水、或每667平方米用尿素5千克对水浇施;到生长中后期可增施磷钾肥,每667平方米每次可施复合肥10千克。大雨后注意排水培土。

B.主要病虫害防治:大头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斑病、白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跳甲、蚜虫、菜青虫等。跳甲可用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48%乐斯本乳油防治;菜青虫用50%辛硫磷乳油防治;蚜虫用40%乐果乳油、辟蚜雾可湿性粉剂防治;霜霉病、黑斑病、白斑病用25%瑞毒霉、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等防治。

⑥采收:基叶枯黄,地下茎充分膨大,根头部由绿色转为黄色时及时采收。采收过晚会抽苔影响品质,不符合加工要求。

文章推荐